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电厂装有ALSTOM制造的3台660 MW汽轮发电机组,其主变高压侧电压为500 kV,通过充油电缆接到GIS开关站。充油电缆采用英国BICC公司产品,单芯中空铜导体截面积为1 000 mm2,主绝缘为PPL(绝缘纸/聚丙烯/绝缘纸),电缆外径为112 mm。电缆内充有绝缘油,作为绝缘和散热的介质。每米电缆油量为2.35 L,通过安装于GIS站侧与SF6电缆头油管相连的绝缘油压力油箱维持电缆内的静止油压。绝缘油正常运行压力在0.125~0.15 MPa。当油压低于0.09 MPa时,发报警信号,当压力低于0.07 MPa时,机组跳闸。 电缆采用直埋敷设。从主变高压侧电缆头到G…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GIS电缆头制作人员的培训效率,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GIS电缆头制作培训系统.以220 kV GIS电缆头制作为原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作业场景、制作流程和制作要点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电缆开剥、电缆处理、零件套装、导体压接、尾管封闭等工序的培训与考核功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升电缆头制作人员的实操技能水平,达到良好的技能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龚炳林 《电气时代》2001,(12):44-44
事故现象 1999年7月16日18时,我厂热电站高压开关室发生了一起电缆头着火燃烧,引起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导致全厂停电的事故。后经检查发现事故是发生在主变10kV侧的高压控制屏内,其三相瓷瓶和1、3两相电流互感器及电缆AB段的A端(见附图)电缆头三相表面均已烧焦。 事故原因 我厂用电系由系统10kV电源经电缆引进高压开关室,经主变压器将10kV电压变成6kV电压后与自备发电机联网运行。 主变压器和各路负载及发电机的控制屏均集中设在零米层的高压开关室内。  相似文献   

4.
刘广清 《广东电力》2007,20(12):63-65
在城市配电网改造中。在安装全绝缘开关柜时,经常会出现因电缆不够长而需安装中间接头的情况。在总结以往电房改造的经验和分析了全绝缘开关柜的结构特点、电缆半导体层和金属屏蔽层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中间接头数量的办法:电气设计时尽量迁就原电缆头位置;土建时扩宽地下电缆走廊;采用肘形电缆头。介绍了10kV肘形电缆头的制作方法以及处理冷缩电缆头三叉部位的工序。  相似文献   

5.
庄思成 《电世界》2010,(9):54-54
请问干包电缆头的做法及热缩电缆头的做法? (1)干包电缆头(应称为干包电缆终端)是用于1~3kV油纸电缆的户内终端,其结构工艺很简单:电缆分叉后,套上聚氯乙烯软手套和聚氯乙烯软管,在交搭处用尼龙绳绑扎,再绕包聚氯乙烯带和黑玻璃丝带,在终端内不采用任何绝缘填充剂。在交联聚乙烯电缆被广泛应用后,干包电缆终端已经淘汰了,聚氯乙烯软手套也无厂家生产。  相似文献   

6.
贺中华 《电工技术》2019,(1):113-116
某光伏电站3个月内发生8起箱变电缆头击穿事故。通过分析交联电缆结构、电缆头连接机理,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发现电缆头制作工艺存在应力管与屏蔽层接触长度太短、热缩电缆附件的密封和绝缘性能较差及热缩工艺不到位、电缆线芯周围的绝缘材料分布不均等问题,在正常运行或存在谐振过电压时,会导致电缆头击穿。据此,提出严格按照电缆头制作工艺制作电缆头、提高电缆头附件及电缆质量、加强检修及运维管理等改进预防措施,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珠海电厂220 kV电缆GIS终端故障,对电缆终端进行解剖检查,并结合实验室进行的试验和微观分析的结果,对故障原因作出了分析,判断出电缆部件中没有导致电缆系统击穿的因素,电缆头安装工艺质量不佳和相关部件老化是故障的主要原因,应该引起重视,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润超 《大众用电》2001,(10):36-36
一、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2日某变电站10kV某用户出线AC相速断掉闸,经现场检查发现该用户出线#1杆上室外10kV电缆头故障,在电缆终端头固定在上方55mm处A相有一个击穿约10mm直径大的孔洞,该处线芯熔化部分约占导线直径的1/3,另外与该电缆头相连的C相刀闸对底座有轻微放电痕迹。二、事故原因分析 该电缆2000年8月20日投运,检查该电缆投运前的交接试验报告,绝缘电阻A、B、C相直流耐压及测量泄露电流试验数据全部合格,说明投运时该电缆整体是合格的。将击穿电缆头由根部截掉,对剩余部分电缆做试验(解开对侧电缆头,并与设备断开一定…  相似文献   

9.
李锐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3):58-59,75
0 引言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 ,电缆进水这一现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安全用电的潜在隐患。电缆进水后 ,在电场的作用下 ,会发生水树老化现象 ,水树是直径在0 .1 mm到几 μm充满水的空隙集合。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层结合面的不均匀处所形成的局部高电场部位是发生水树的起点。湿度、温度、电压越高 ,水中所含离子越多 ,则水树发展越快 ,最后导致电缆击穿。本文介绍一种检测电缆进水造成绝缘击穿的方法。1 电缆绝缘击穿现象佛罗里达电力公司报告了许多电缆故障 ,发现均是由于水进入电缆头导致绝缘击穿造成的。当水在电缆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5起35kV单芯电缆终端击穿故障的状况,从电缆终端制作工艺、电缆终端材料优化选择、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电缆头红外线、紫外线成像检测等方面进行的现场分析实践,提出了改善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防止电缆头击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缆终端头安装方法普遍使用热缩型电缆头产品或预先伸展的产品,冷缩型电缆头是新发展的产品,它具有以下优点:安装简便,耐压高(可达36kV),不需要加热,贮藏寿命长,环向压力均匀,线芯可于安装后调整,可应用于室内和室外高压电缆.  相似文献   

12.
对10kV架空线路上电缆现状进行分析。以经验数据为支撑,阐明在此现状下若电缆发生故障时,通过解开电缆上杆处尾线进行故障隔离和安全措施的方式,使得事故处理和复役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了停电时间延长,大大影响了供电可靠性。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杆上开关分割电网的作用,通过杆刀的设置或移位的改造来帮助10kV架空线路中出线电缆和跨越电缆故障处理的思路。最后针对杆上开关方案的缺点,提出通过电缆头上杆处的设备改造提高事故处理效率的设想。从电网调控角度对提高10kV架空线路上出线电缆和跨越电缆故障处理效率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疆某电厂升压站投产4个月后,在严寒冬季相继发生了110 kV,220 kV电缆GIS终端接地短路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和事故电缆GIS终端解剖分析,发现电缆GIS终端设计不合理,GIS终端应力锥和环氧套之间的界面压力不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并对电缆GIS终端设计和安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某220kV变电站在配合主变220kV进线电缆头耐压试验过程中,发生GIS电缆头简体SF6防爆膜爆裂。文章从GIS安装、配合电缆试验等方面作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顾青 《电线电缆》2011,(6):39-42
以22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进水事故为例,分析了目前国内在高压XLPE电缆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进水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对进水电缆进行干燥处理的观点,然后参照变压器、GIS开关在不同状态下SF6中含水量的有关标准,初步确定进水电缆干燥处理后含水量需要达到的目标,接着对进水电缆进行实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6.
指出随着电力电缆在35 kV及以下系统中应用愈来愈多,因电缆头或电缆损坏而中断供电的次数相应增加。以近年来电缆、电缆头现场典型故障为例,从设计、选型、施工、验收、运行等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保证电缆制造质量、合理设计以及加强施工验收、运行管理,防止外力破坏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二次电缆是连接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关键桥梁,其绝缘会影响二次设备动作的可靠性。通过实地取样解剖事故电缆,发现二次电缆绝缘缺陷原因是电缆头破损、潮气入侵、材料与结构缺陷和运检管理缺陷,并给出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包头地区10 kV城市配电网改造中大量采用T形、肘形电缆头。由于原有的电缆头制作工艺不符合新型T形、肘形电缆头的要求,经常发生因电缆头制作工艺不合格导致的电缆故障。针对包头地区欧式及美式T形、肘形电缆头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制作中存在的工艺过于粗糙,半导电层切口刀法不正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改进T形、肘形电缆头制作工艺,并对施工器具进行更新。采用改进后的制作工艺,包头供电局辖区电缆故障率明显下降,保证了包头地区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新电站中5和15kV开关设备和电缆用交流高压绝缘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进行移交比用常规的直流试验更能增加其运行的可靠性。交流试验对终将导致设备事故的缺陷作操辊对模压的聚合物电缆远比直流试验灵敏。从1983年起,公司(Ontario H ydro)即已首次使用谐振的交流电源和商品的局部放电监测器使电站站用部分的交流试验既实用又经济。到目前为止,总共试验了97个电缆回路和60套金属封闭的开关装置。试验发现的故障率为;电缆回路约10%,开关设备装置32%。交流试验中发现的大部分故障问题都是直流试验所没有检测出来的。这套交流试验设备也曾在老电站中用于定期维护以检验电缆,电缆头,开关设备,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GIS的内部缺陷进一步发展造成事故,对GIS局部放电(局放)进行检测十分必要。笔者利用GIS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发现110 kV高新站110 kV GIS秀高Ⅰ线间隔有局部放电信号,并采取现场GIS局放带电测试、定位,以及进行一序列的开盖检查及缺陷排查,发现局放源位于110 kV高新站秀高Ⅰ线GIS A相电缆终端接头位置,最后更换了A相电缆终端接头后局放信号消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GIS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检测GIS设备内电缆终端头故障的有效性,为较早地发现GIS内电缆终端头内部缺陷提供了有效检测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