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栏/动态     
《城市环境设计》2014,(8):286-291
UIA-霍普杯2014评委会主席丹尼尔·里伯斯金上海之行 2014.9.23北京UIA-霍普杯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之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本次第三届评委会主席由国际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担任。9月23日下午,刚刚在清华大学完成霍普杯竞赛评审工作的里伯斯金先生抵达同济大学,并发表了题为“DNA-DrawingUrbanArchitecture”精彩的主魈演讲,现场气氛热烈,里伯斯金向在座的约600名听众讲述了他的作品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李茗茜 《华中建筑》2009,27(1):45-47
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学方法、晦涩难懂的建筑内涵、打破常规的大胆构思而被冠以解构主义、观念建筑等“标签”。该文认为只有对建筑师操作手法进行分析,找到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意图,加以总结归纳,方可运用自如,从而在建筑学习过程中避免复制现有模型和单纯照搬里伯斯金式样,创作出既富内涵和独创性又具可建造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作品是对有3000年历史的西洋建筑史的批判,剥离其传统并进行新的交换。"——丹尼尔·李伯斯金建筑师丹尼尔·李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项目中,以解构主义为核心思想,运用符号变形、碎裂、分离和重塑,来达成对建筑灵魂的倾诉。李伯斯金作为一名波兰犹太人,对于博物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有着异乎寻常的精神感受;李伯斯金以分别与重逢,存在与虚无,尝试将过去与现在的界限模糊,将精神以符号语言倾诉其中。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4,(2):20-25
丹尼尔·里伯斯金一直致力于不断扩大建筑的疆域,在哲学、艺术、文学和音乐等领域他都展现出深厚的兴趣。而他的建筑的基础都源于一个理念.建筑是需要用人类感知的能量精心打造的,而且一定要融入它所在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设计》2014,(Z1):24-25
正丹尼尔·里伯斯金一直致力于不断扩大建筑的疆域,在哲学、艺术、文学和音乐等领域他都展现出深厚的兴趣。而他的建筑的基础都源于一个理念:建筑是需要用人类感知的能量精心打造的,而且一定要融入它所在的文化背景。自从1989年在柏林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以来,里伯斯金在全世界范围内设计了多个大型文化、商业和住宅项目,其中包括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计划以及集办公与零售为一体的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国王穹顶商城等。2012年丹尼尔·里伯斯金工作室设计完成了新加坡200hm2的住宅发展项目——吉宝湾·映水苑和韩国  相似文献   

6.
体验建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路峰 《建筑师》2004,(1):95-97
在柏林.最吸引建筑“追星族”前去”朝圣“的地方之一,就是位于克罗伊兹贝格地区林登大街14号(Lindensfrasse 14,Berlin-Kreuzberg),由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JewishMuseum)。尽管事先已有足够多的有关此建筑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作为李伯斯金的代表作,这栋建筑早已成了建筑杂志的明星,但亲历此建筑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在图文阅读中无法体验到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白雪  张曼 《城市建筑》2009,(9):34-36
本文通过对建筑师丹尼尔.李伯斯金4个典型博物馆建筑作品的评介与研究,指出当代文化建筑并非仅是某种功能、性质的标签,而应结合作品周边环境和城市文脉,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人类文化的深层思考,即一种依附于观念艺术的建筑思维。  相似文献   

8.
死亡的诗意     
河西 《建筑与环境》2008,(5):116-119
丹尼尔·利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似乎永远也无法摆脱大屠杀的阴影。所以才那样热衷于建造支离破碎的建筑——伤佛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怪物。经过了二战那次惨绝人寰的人间噩梦,  相似文献   

9.
姜梅 《华中建筑》2008,26(3):16-19
该文通过对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现象学分析,说明20世纪因家园破碎导致人类无家可归.返乡也只能是永远漂泊在路上的命运,而所有这些对人类及其命运的关照都是建筑师通过建筑揭示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滕露莹 《山西建筑》2007,33(4):25-26
结合里伯斯金个人的建筑思想和创作风格,分别从设计的构思、建筑的空间、室内装置以及立面等角度,对其代表作———柏林犹太博物馆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出建筑师在这一建筑作品创作中所赋予的非理性表征之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从不认为伤痛应该被埋葬。只有直面历史,最终才能被治愈;遗忘从来都不是解决之道。建筑是一种语言,与历史相关,与灵魂相关,它不仅仅是材料堆积的构造物,更是诠释生命和态度的载体。"满头银发、戴黑框眼镜、不时露出和蔼亲切笑容的丹尼尔·里伯斯金这样开场白道。丹尼尔·里伯斯金——柏林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纽约9·11世贸大厦遗址重建的总规划师。早在2011年6月,为纪念"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  相似文献   

12.
林源 《建筑师》2005,(2):56-61
美籍犹太建筑师丹尼尔&#183;里伯斯金(Doniel libeskind)在当今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界是个著名的人物。他的国际性的声誉主要源自他跨越或者说综合多个艺术领域的文化初中和吸纳多个学科,如数学、物理、哲学……对建筑进行的全新思考,探索与批评。这些具体地表现为他在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之外,还画画、做装置、做展览设计和舞美与戏剧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建筑     
国外建筑界对“非线性建筑”探索性的教学课程(伦敦建筑联盟的涌现技术课程、麻省理工大学涌现设计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无纸建筑工作室等)与标志性的设计实践(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埃森曼的阿伦诺夫艺术中心,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读书     
《世界建筑》2014,(3):123-123
<正>10座经典建筑:1950-2000年Ten Canonical Buildings:1950-2000作者: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出版: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2008《10座经典建筑:1950-2000年》是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彼得·埃森曼的一本重要理论著作。该书分析了20世纪后半叶10位影响深远的建筑师——莫雷蒂、密斯、柯布西耶、康、文丘里、斯特林、罗西、库哈斯、里伯斯金、盖里——各自的一座重要建  相似文献   

15.
正对话人物/Interview Guest张悦Yue Zhang中国女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米兰理工学院与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建筑学双硕士。张悦现任纽约C3D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及项目负责人;曾于米兰李伯斯金建筑事务所,纽约Only If建筑事务所、上海偏见建筑事务所等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担任建筑师以及城市设计师。任职李伯斯金建筑事务所期间,张悦曾担任2015米兰世博会万科馆的主要设计成员。她的作品曾于中国、意大利、美国等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生平与成就,从研究方法的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里伯斯金如何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类型学、观察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完成不同项目的大胆探索过程,以期为当代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设计》2014,(2):124-127
丹尼尔·里伯斯金主持设计的新柏林犹太博物馆学院,扩大了现有的博物馆旧馆,也是原馆在马路对面的延伸。他把新的学院建筑融进这个前中心花卉市场中,用倾斜的立方体入口打造了一个面对面的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学院将图书馆、档案室、教育部门都合并到了一个屋檐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装饰》2014,(4):150-150
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万科馆由德国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这一设计受到了一系列中国古代与现代思想的启发,其中包括了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现代建筑的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9月27日在伦敦泰特画廊(The Gallery)举办了一次关于新现代主义(New Moderns)的国际学术研讨会,R·迈耶、D·李伯斯金[1]和C·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坐落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家购物休闲中心7日率先向媒体开放,并将于8日正式开门迎接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