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7.
8.
10.
11.
12.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建筑师通过建筑创作和设计,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具体的“对象”——建筑(Architecture),这种本质力量不是别的,正是建筑师独特的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和谐家园的构建要保持生态和谐,充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贯彻节能减排,少建那些“高大奇异”和过分追求形式的房子;回归建筑本质,更好地使建筑为人服务;理性对待建筑创新,创新应当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15.
回归建筑本质的山地建筑创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筑的原始本质是满足人类挡风避雨、健康生活并延续种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已经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山地城市独特风貌和山地建筑的地方特色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论文分析了影响山地建筑创作的各种因素,提倡回归建筑本质,以共识的现代理念为指导,结合地方适宜技术手段,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现代山地建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建筑师需要专业化UED:您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建成作品了,对于像您这个年纪的青年建筑师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能简单说下您的经历吗? 相似文献
17.
18.
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之一,是一种实用性和景观性的完美结合,因而园林景观与园林建筑具有本质联系,二是密不可分。本文从园林景观与园林建筑的内在联系人手,深入分析了园林建筑的类型以及园林景观与园林建设的本质联系,对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化配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近来建筑界的专家们就国内建筑评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建立建筑评论的基本框架”,并指出当今的建筑评论存在:“概念定义不明确"、“立论建立在零散的观察之上”、“忽略论述的逻辑性”、“引证的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的建筑评论缺乏理论根基。作为一门艺术,其创作过程是具有很大的主观俸、随意性的,而建筑评论就是要将主观性造成的离散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使今后的创作沿着某一个方向发展。因此,首先。必须建立起严谨的建筑评论理论体系。只有有了让人信服的理论,才能拿这个理论去衡量一切建筑。笔者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