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试件表面激光加工表面织构,采用喷涂法制备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沟槽型表面织构对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就固体润滑膜的寿命而言,微沟槽的几何参数存在最优值。分析发现,织构可以储存固体润滑剂,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会使得织构内的固体润滑剂被挤出,不断地补充摩擦接触面间的固体润滑剂,使得固体润滑膜的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2.
在试件表面激光加工表面织构,采用喷涂法制备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沟槽型表面织构对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就固体润滑膜的寿命而言,微沟槽的几何参数存在最优值。分析发现,织构可以储存固体润滑剂,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会使得织构内的固体润滑剂被挤出,不断地补充摩擦接触面间的固体润滑剂,使得固体润滑膜的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黏接固体润滑涂层法,以聚四氟乙烯为润滑剂,利用喷涂方式在试样上制备2种PTFE基固体耐磨涂层,并采用HSR-2M型高速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性全氟涂层的摩擦因数不稳定且明显高于油性全氟;随着固化条件的改变,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当采用油性全氟为润滑剂,固化温度为260℃,固化时间为30 min时,PTFE基耐磨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最小,此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研究超高强度不锈钢CF170材料上MoS_2固体复合润滑膜的真空摩擦特性和耐湿热性能,为空间机构产品选用可靠的MoS_2润滑膜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在CF170材料的表面分别制备有机黏结MoS_2复合润滑膜、无机黏结MoS_2复合润滑膜和溅射MoS_2复合润滑膜,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和耐湿热性能试验,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摩擦磨损形貌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有机黏结MoS_2复合润滑膜在摩擦过程中形成滑移面以降低摩擦因数;无机黏结MoS_2复合润滑膜在摩擦过程中使摩擦偶件与试件之间的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因数和延长耐磨寿命;溅射MoS_2复合润滑膜在摩擦过程中被摩擦偶件剪切剥离,摩擦由点接触逐步过渡到面接触,增强了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溅射MoS_2复合润滑膜平均摩擦因数较小,耐磨寿命较长,磨损率很低,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能,适用于空间机构的润滑。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摩擦磨损试验和盐雾试验等研究了Monel合金粒子注入对MoS2固体润滑膜形貌及摩擦性能、耐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nel合金粒子的注入使MoS2膜层更加致密完整,有效提高了MoS2固体润滑膜的润滑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约为0.103,摩擦寿命超过60mim;盐雾试验后膜层的润滑性能变化不大,膜层的保护等级和外观等级均为10级,满足航天飞行器特种固体润滑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润滑和耐盐雾腐蚀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声光调Q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并填充不同的黏结MoS2基复合固体润滑剂;在销盘线接触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含不同配比复合固体润滑剂的织构表面的滚动摩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织构表面填充黏接型复合固体润滑剂改善了其摩擦性能,其中填充含质量分数50%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的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最低;在线接触滚动过程中,黏结MoS2基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均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高速重载促进了转移膜在对偶面的形成,该转移膜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环氧树脂为胶黏剂,聚四氟乙烯、石墨、二硫化钼为固体润滑剂,采用二氨基咪唑三嗪络合物(HT110)和二氨基二苯砜(DDS)2种不同的固化剂制备黏结固体润滑涂层,并在HDM-20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2种黏结固体润滑涂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使用HT110固化剂可以获得更合适的表面组织结构,使黏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更好的减摩性,更高的耐负荷极压性;固化剂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显著,当HT110固化剂质量分数为6%~8%时,黏结润滑涂层的摩擦因数最低,具有最好的耐磨和高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8.
Sb2S3和MoS2的协同作用对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MPX-2000型磨损试验机和定速摩擦实验机分别测试不同载荷及不同温度下固体润滑剂Sb2 S3和MOS2对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探讨2种固体润滑剂的协同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摩擦材料磨损后摩擦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固体润滑剂Sb2 S3和MoS2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可大大改善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这是因为MOS2和Sb2 S3分别在制动过程中的低温段和高温段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当Sb2S3的体积分数为6%,MoS2的体积分数为3%时,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MoS2/815Z、MoS2/RP4751和MoS2/RIPP4758三种固液复合润滑体系在真空边界润滑工况下的润滑特性,对三种固液复合润滑体系进行了真空往复滑动摩擦试验和真空螺旋轨道摩擦(SOT)试验研究,并对SOT试验后的球盘摩擦副平盘表面进行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MoS2/815Z和MoS2/RIPP4758复合润滑体系中的固液润滑剂间为选择性结合,在摩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固液润滑剂的优势,有利于对偶转移膜和边界润滑膜的形成,MoS2/815Z的平均润滑寿命达到了2327 圈/μg,大于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的润滑寿命之和。MoS2薄膜与RP4751液体润滑剂复合后不能很好地发挥固液润滑剂各自的优势,在摩擦过程中不易形成有效的对偶转移膜和边界润滑膜,并且使得薄膜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消耗从而造成摩擦副表面处于乏油状态,最终导致MoS2/RP4751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因数快速增大和润滑失效。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种可用于300~800℃宽温度范围润滑的熔渗型Pb-Sn-Ag-RE复合固体润滑剂。基于润湿试验研究不同组分与配比对其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频感应熔渗工艺,制备出熔渗型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利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磨损性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磨损表面形貌、成分及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组分组成对基体的润湿性有很大的影响,在Pb-Sn系固体润滑剂中添加Ag、RE既能提高其对母材的润湿性能,又能改善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熔渗Pb-Sn-Ag-RE复合固体润滑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自润滑性能,其600℃下的平均摩擦因数约为0.28。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9Cr18轴承钢材料上制备掺杂Ag的WS_2固体润滑膜,并将该膜层在室内环境(温度为18~25℃,空气相对湿度为30%~50%)中保存8年。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MS-T30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形貌仪及XPS检测保存前、后的WS_2-Ag固体润滑膜样品的摩擦磨损、表面形貌、三维形貌、成分及化学态。结果显示:贮存后的WS_2-Ag膜层内部氧含量的增加,膜层中Ag元素和少量W元素的氧化,以及S元素的损失,导致膜层摩擦磨损磨痕形貌出现了层状或者块状剥落;贮存后的WS_2-Ag复合固体润滑膜耐磨寿命有较贮存前的250 min缩短了103 min,仍然具有较好的固体润滑性能,其中Ag掺杂抑制了WS_2的潮解,提高了其抗氧化性能,大幅度延长了固体润滑膜的性能和寿命。  相似文献   

12.
利用MJP-30A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完成试验工作,针对不同固体润滑剂的作用工况,分析摩擦力矩和摩擦系数随着试验力的变化,探究试验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分析干态和两种不同固体润滑剂作用后的轮轨摩擦性能和固体润滑剂的有效作用时间,探究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性能;分析固体润滑剂的磨损率和附着率情况,探究固体润滑剂的最佳应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试验力变大,摩擦力矩近乎呈线性增大,摩擦系数先降低后趋于平稳;随着蠕滑率增大,1#润滑剂的摩擦系数先达到0.2左右,后趋于平稳;两种固体润滑剂的有效作用时间均相近,均为4分钟左右,1#润滑剂的磨损率较小,1#润滑剂在轮轨试样界面的附着率也优于2#固体润滑剂。  相似文献   

13.
聚四氟乙烯基固体润滑剂摩擦表面的X-光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聚四氟乙烯基固体润滑剂摩擦表面及在45^#钢表面所形成的润滑转移膜形貌进行表征;采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仪测定了聚四氟乙烯基固体润滑剂烧结前后、在45^#钢表面摩擦试验前后,试样表面的元素组成及价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固体润滑剂在45^#钢表面形成了润滑转移膜,在烧结及摩擦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产生磨粒磨损、腐蚀金属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SDZH2—10阀门电动装置蜗轮蜗杆分别为ZCuAl9Fe4Ni4Mn2和40Cr,其传动比为70、载荷约为4137N、相对滑动速度为5.3m/s,接触应力大,摩擦时温度达300℃左右、油润滑失效,导致了齿轮表面磨损严重,需要采用固体润滑。采用磷化预处理来提高固体润滑膜和基体的结合力,同时加入钛酸钾晶须来提高膜的强度,3000C和5000C时,加钛酸钾晶须的耐磨寿命分别是未加钛酸钾晶须的2.4倍和3倍。磷化+钛酸钾晶须处理的固体润滑膜(称之为复合固体润滑膜)的耐磨寿命是未磷化处理的3倍,且摩擦系数值只有未磷化处理的1半以下,该复合固体润滑膜在载荷大、滑动速度高、摩擦温度高的极端摩擦状态下,能改善原有的蜗轮蜗杆传动中润滑状况,达到减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环氧树脂TGDDM和固化剂A及固化剂B为基体,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石墨和碳纤维作为固体润滑剂,制备了一种环氧基耐热耐磨自润滑涂料。涂料在150℃×1h的条件下固化,研究了3种填料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能有效降低涂膜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但会降低涂膜的力学性能;过多的PTFE对涂膜的摩擦因数影响不大,但会急剧降低涂膜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碳纤维使涂膜的摩擦因数增大,但对降低涂膜的磨损量和提高力学性能却十分有效。石墨、PTFE和碳纤维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份、40份和30份。  相似文献   

16.
采用2种不同的固体润滑粉末(石墨和二硫化钼)分别与溶剂、粘结树脂组合制得粘结固体润滑剂,涂敷于钢板表面成膜,然后对得到的粘结固体润滑膜的润滑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粘结固体润滑剂中的固体粉末含量越多、颗粒越细,润滑膜的润滑性能越好,但固体粉末含量的增加影响了润滑膜的干燥时间,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能也变差;只有当润滑剂中加入了适量固体粉末后,得到的润滑膜的减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激光微造型表面固体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声光调Q二极管泵浦固体光源(DPSS)Nd:YAG激光器,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表面微造型加工。以聚酰亚胺(PI)和二硫化钼(MoS2)复合固体润滑材料作为固体润滑剂,通过两步加温固化黏结工艺成功制备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在MMW-1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光滑无润滑试样、光滑表面固体润滑试样和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的摩擦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在不同转速和压力下的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激光加工的微凹坑中填充复合固体润滑材料的试样,在摩擦过程中微凹坑中填充的固体润滑材料能有效转移到在摩擦表面,补充消耗掉的润滑材料,因而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固体润滑剂在轴承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水轮发电机轴承为应用研究实例,介绍了轴承镶嵌固体润滑剂的摩擦磨损机理,镶嵌轴承套的结构,固体润滑剂材料;并用摩擦学性能试验及台架模拟试验验证;在水轮发电机轴承上使用固体润滑剂可以提高润滑性能、降低摩擦系数,使摩擦副间能不断形成自补偿固体润滑转移膜,说明在重载,低速,摆动,间歇运动和泥水环境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水轮发电机轴承使用固体润滑剂,比液体润滑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固体润滑剂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润滑剂具有许多良好的特性,其在各种机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固体润滑剂的特性及其应用场合。一、团体润滑剂的特性不管是以固体粉末直接擦抹于摩擦表面,还是用无机或有机粘结剂将其粘结于摩擦表面或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钦覆于摩擦表面,进人际接到间的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润滑膜的形式发挥其作用的,因而都具备以下特性。1.摩擦特性粘着于摩擦表面的固体润滑剂在与对倡材料摩擦时,在对偶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使摩擦发生在润滑剂内部.这样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特性——较低的摩擦系数。而且,摩擦系数随着负荷和速度的增…  相似文献   

20.
(一)基础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干摩擦) 1.1 界面源对金属-聚合物接触中的摩擦化学的影响,Belyi Y.A等(英文) 1.2 聚乙烯在振幅振动中的磨损,Kennedy F.E.Jr.,Smidhammar L.等(英文) 1.3 聚乙烯UhmwpE的摩擦与磨损,第3体的行为:考虑温度和边界条件的流变学,Play D.等(法文) 1.4 金属基体和固体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固体化学膜构成的影响,Eischer F.G.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