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信息化施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岩溶强发育地区隧道信息化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本文在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综合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结合”原则,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前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预报,利用监控量测技术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因大变形而导致的地质灾害事故进行预警,以高风险特长岩溶隧道为例,将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相结合对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如大型塌方、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所采用的灾害预报技术手段和所提出的预警机制及方法及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隧道地质灾害预警体系中岩溶裂隙水综合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目前国内外所进行的岩溶裂隙水预报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普遍存在准确性和精度不高,而新方法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工程需要的问题.考虑将常用方法的优点加以综合,建立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岩溶裂隙水综合预报方法.在总结了国内外隧道工程界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综合各种预报方法优点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流程,提出并建立了针对岩溶裂隙水的综合预报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掌子面前方的涌水灾害进行了成功地预报和预警.实践证明,综合预报法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工作效率,使岩溶裂隙水的预报准确性和精度大大提高,并可对涌水灾害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地处山体内部或地下,往往存在极为复杂多变的工程地质情况,使得勘察设计阶段围岩级别难以准确预测或预报,这就给隧道的施工开挖过程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困难。为此,较为准确地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对调整支护结构以及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以椿树垭隧道为工程实例,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法对隧道围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高,能够有效指导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隧道施工中面临的复杂地质状况探讨了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式、预报原理及科学实践策略,对快速、及时、准确的预报隧道地质状况.提升隧道施工质量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地区,富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常是制约隧道正常施工的主要因素。超前地质预报是探查地下工程开挖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降低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文章提出了运用“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岩溶地区隧道不良地质情况进行探查,建立了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使用TSP长距离辅助探测技术,以小线圈瞬变电磁法为核心手段,最后再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来验证的综合预报流程。以某岩溶地区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超前预报方法,达到了提高预报准确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唐力文 《商品与质量》2012,(Z4):270-271
本文介绍了某高速公路四峰隧道塌方情况,从超前地质预报和现场情况出发分析了塌方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处治方案,并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对处治效果进行了分析,证明处治方案合理,效果较好,避免了塌方的扩展,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评价和预警预报系统的流程;基于多层体系架构,给出了构建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研究了构建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webGIS技术,构建了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原型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评价和预警预报信息的发布;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TSP法+地质雷达法+超前钻孔法组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模式,对巴朗山隧道进口段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地勘资料和开挖揭露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组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隧道施工期间围岩稳定和支护结构体系安全,本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与洞内、外地质观察,通过对某大断面软弱围岩公路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分析处理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监测数据,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设计合理,围岩变形大都呈现“急剧增大—增速放缓—趋于稳定”趋势。当掌子面通过地表下沉监测断面10倍B时(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下沉趋近最终稳定值。当掌子面通过洞内监测断面3倍B时,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变化量可达最终值的80%左右;6倍B时,变化基本趋于稳定,且上台阶收敛变化量明显大于下台阶。当后行左洞与先行右洞掌子面之间的间距大于5倍B时,能有效减小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对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薛城隧道K30+708~K30+673段内右壁布设了24个激发孔,K30+728段左右壁各布设了1个接收孔,对出口段K30+652~K30+540段进行了测试,并利用TSP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围岩的实际开挖情况,由测定的纵波波速和岩体声波波速数据以及地震波的反射界面图,结合TSP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SP技术在薛城隧道安全施工中的应用总体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为对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薛城隧道K30+708-K30+673段内右壁布设了24个激发孔,K30+728段左右壁各布设了1个接收孔,对出口段K30+652~K30+540段进行了测试,并利用TSP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围岩的实际开挖情况,由测定的纵波波速和岩体声波波速数据以及地震波的反射界面图,结合TSP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SP技术在薛城隧道安全施工中的应用总体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施工地质预报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穿越岩溶区域时,容易发生坍塌,涌水,突泥等事故,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在施工时辅之以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地质分析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某隧道中岩溶预报中的应用,提出针对岩溶地质条件的施工建议,并对照实际开挖情况,分析了由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而成的预报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在指导施工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超前地质灾害预报方法在椿树垭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隧道工程在开挖过程中面临着断层、溶洞、涌水、涌泥等各种地质灾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能够探测隧道前方不良地质条件,优化隧道开挖和支护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快速施工。但目前各种预报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单一预报方法预报精度较低,不能保证安全施工要求。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方法能发挥多种预报手段的优点,提高预报精度,当预报方法与地质条件相适应时更是如此。结合椿树垭隧道工程实际,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分析、TSP、GPR等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通过与开挖情况对比,分析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合理性,同时提出改进意见,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坪子上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为例,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成果,为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坪子上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为例,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成果,为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岩溶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方法,给出了岩溶隧道施工地质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根据各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程度及诱发环境问题的程度等,将岩溶隧道复杂程度分为A级、B级、C级进行管理;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分级、不同类型的地质问题,将超前预报工作分为A级、B级、C级3个等级,并选择不同的预报方法和手段进行预报;最后根据预报结果,进行灾害评估,提出灾害预警和工程措施的建议意见,供岩溶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参考.该方法体系在宜万铁路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浅埋软岩段塌方变形特征,对隧道地质情况进行有效辨识,结合隧道施工过程围岩监测数据,并依据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阶段,拱底与拱顶位置均出现明显塑性区,伴随掌子面逐渐靠近围岩破碎区域,塑性区范围逐渐扩大并向拱顶右上方及围岩内部转移,破碎区域应力水平较低且位移显著增大,围岩完整性大大降低;不良地质构造是隧道发生塌方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降雨和地表水的入渗劣化围岩力学性质加速了隧道灾害的发生。对于隧道五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应加强监控量测分析并及时做出预警,对关键部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隧道塌方灾害的防治,对于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以乌池坝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为例,介绍了应用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方法进行预报工作,并对其进行总结,提出一套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综合体系。为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变化情况和及时制定处理预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确保了乌池坝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对同类工程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降雨对龙胜县滑坡、崩塌发生的数量与发生当日的降雨量、3日累计降雨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其滑坡、崩塌发生的数量与上述两种降雨量关系曲线图出现2处拐点,拐点处所对应的降雨量值被认为是降雨诱发滑坡、崩塌发生数量产生重大变化时的临界降雨量值(日降雨量60、110mm,3日累计降雨量100、200mm)。以龙胜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各易发区为基本单元,分别计算各易发区在不同降雨量段下,这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信息量值,再根据信息量值大小,把全县划分出5个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预报时,先将预测的当日降雨量值或3日累积降雨量值归入相应的降雨量段,再采用相应降雨量段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报图来预报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