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带细、粗酒泥和去除酒泥三种陈酿处理,红提葡萄酒陈酿一个月后通过测定酒样的浊度、香气成分和口感评价,探究不同酒泥陈酿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数据表明,带酒泥陈酿使红提葡萄酒的浊度升高,同时酒内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还有少量醛酮类香气物质含量增加,其中共有9种香气物质的OAV(≥10)较高,主要为己酸乙酯、庚酸乙酯、癸酸乙酯...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质联用仪检测花卉酒在橡木桶中陈酿期间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橡木桶陈酿的花卉酒增加了呋喃酮等香气成分,丁香酚、苯乙醇等花卉酒的特征香气随着陈酿的进行,含量有所提高,并且花卉酒色泽诱人,香气柔和,嗅感细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电场对法国中度烘烤橡木桶陈酿白兰地中酸类和酯类物质的含量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白兰地中酸类物质和酯类物质随陈酿时间均呈递增的趋势,电场处理样的酸类物质含量要小于自然陈酿样,而电场处理样的酯类物质含量要高于自然陈酿样.如在5 L橡木桶中电场处理样与自然陈酿样相比,乙酸含量在12个月时降低了20.1%;而辛酸乙酯含量却提高了9.4%.研究表明,电场作用可提高白兰地中呈现香气的酯类物质的含量,同时可抑制酸类物质的过量生成.  相似文献   

4.
以酒精含量为指标,筛选发酵性能最好的混菌酵母组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荔枝酒发酵工艺的3个主要因素.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混菌发酵荔枝酒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温度17.86℃,pH3.47,接种量9.74%(V/V),酒精含量达12.53%(V/V).对比分析了混菌发酵与单菌发酵荔枝酒中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混菌发酵降低了有机酸总量,使酒体协调性增加,增加的氨基酸总量赋予了荔枝酒较高的营养价值;混菌发酵的荔枝酒感官评分高于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5.
利用银杏叶提取物和葡萄醪共发酵方式制备葡萄酒,研究不同加入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对葡萄酒发酵进程﹑抗氧化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量。对照葡萄酒与不同处理银杏葡萄酒在发酵结束和经过6个月陈酿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酵过程中银杏叶提取物对葡萄酒酵母抑制作用很小,不影响银杏葡萄酒酒精发酵的完成;添加500mg/L银杏叶提取物所酿银杏葡萄酒抗氧化性较强,口感、颜色和香气等感官质量与对照葡萄酒相似。  相似文献   

6.
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新鲜苹果为主要原料,利用实验室保藏的果酒用酵母酿造苹果酒.通过监测发酵期间及结束后残糖、酒精度和总酸的变化,用以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并进一步对原酒澄清方法进行摸索,分析成品酒香气的主要成分.最后得出,以起始糖度20%,pH 4.0,温度28℃为条件发酵16d,并在得到原酒后采用浓度为10%明胶溶液,添加量为3.75ml/1 000mL(原酒)以及6%单宁溶液,添加量为1mL/1 000mL(原酒)的复合澄清剂进行澄清,最终酿造出品质优良,酒液透亮,且具有浓郁香味的苹果酒.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恩施茄芯烟叶中性香气成分,筛选关键呈香物质,以晾制结束后的恩施茄芯烟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做了两组处理:无菌水发酵处理、Bacillus megaterium m1加培养基混合发酵处理,利用GC-MS鉴定茄芯烟叶中的中性香气成分,通过气味活性值(OAV)与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筛选其关键致香成分。结果表明:从茄芯烟叶共鉴定出30种中性致香成分,包括酮类11种、醇类5种、酯类1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醛类8种、酚类2种,其中酮类种类较丰富,烯烃类含量较高。挥发性成分中有11种OAV大于1,最终确认苯甲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苯乙醛、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2为恩施茄芯烟叶中性香气成分的关键呈香物质。这为解析恩施茄芯烟叶的特征性香味风格与品质定向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浓缩石榴汁为原料,复原后接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运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模糊综合评价值为响应值,研究白砂糖糖液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及温度对发酵石榴汁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石榴汁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白砂糖糖液添加量12.0%,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接种量分别为1.5%、1.5%和0.02%,28 ℃发酵48 h;发酵石榴汁中共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醇类物质相对含量为35.75%,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42.59%。  相似文献   

9.
不同萃取头对荔枝酒香气成分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荔枝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对荔枝酒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65,μm的PDMS/DVB萃取头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皂土、硅胶、果胶酶对蓝莓酒进行澄清处理,并对澄清蓝莓酒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蓝莓酒澄清效果的因素顺序依次为果胶酶用量、皂土用量、pH和澄清时间,其最优方案为果胶酶用量0.06g/L,皂土用量1.3g/L,自然pH 3.12,澄清时间为5d。GC-MS分析香气成分发现,澄清前后以及冷冻前后蓝莓酒的香气物质中醇类和酸类物质的含量均减少,而酯类物质的含量均增加。其中冷冻后酸类物质基本去除,说明冷冻处理能降低蓝莓酒的挥发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