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草草 《中国厨卫》2008,(9):74-83
在车上远远眺望这一片住宅区,已然觉得是一片天高云淡的恬静之态,在这个稍显闷热的天气里,不得不说这里是一方难得的清静之地。  相似文献   

2.
安藤忠雄在亚洲建筑业界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在其作品中的运用很好的触合了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的领悟。其作品包括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住吉的长屋等,集结其设计手法之大成,本文总结其设计方法之突出要点,其中着重探讨材料特性以及通过对光线的控制达到营造场所精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宋《营造法式》之"举折"、清工部《工程做法》之"举架"和民国《营造法原》之"提栈"等几种典型定侧之制的梳理,结合对乡土营造中屋面坡度术语、类型和具体作法如起架法、"先起后调"法、 "减尺定侧"法、定斜法及其他方法如提线法、弯板法等实例的分析,窥探中国传统建筑屋面坡度作法的多样性,并在营造思维上试图对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宋《营造法式》之“举折”、清工部《工程做法》之“举架”和民国《营造法原》之“提栈”等几种典型定侧之制的梳理,结合对乡土营造中屋面坡度术语、类型和具体作法如起架法、“先起后调”法、“减尺定侧”法、定斜法及其他方法如提线法、弯板法等实例的分析,窥探中国传统建筑屋面坡度作法的多样性,并在营造思维上试图对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5.
张宇彤 《华中建筑》1997,15(1):109-117
该文探索了澎湖传统民宅之营造方法,程序、深究民宅史料的内涵,阐明传统地方民的营造,营造法,营造仪式及营造禁忌环环相扣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木石缘     
正项目由加利福尼亚本土设计事务所Belzberg Architects设计,座落于夏威夷火山岛上一条冷却的熔岩流间,周围多见泡沫似的熔岩。不像城市建筑那样呆板,它更自然、随性。别墅外观简约的线条并非其主要特征,沿中央的长型走廊为轴分布的房间布局,才是其真正的独特之处,长廊作为中轴线连接起散落于各处的房间,被定义为组织与协调的元素,两侧分别设置有卧室、公共区域、放映室、主套房、厨房及主要生活区等房间,每个房间均拥有良好的观景视野。中轴线的加入使室内布局清晰明确,将空间分成西面欣赏海景的区域和东面欣赏火山的区域,同时将客房与私人区域分隔开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意境营造入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之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阐述了现代园林造景中意境营造如何继承与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立足中国传统造园理论,就其整体景观意匠中蕴含的声音美营造智慧进行解析,主要内容包括:1)园林院落空间的隔声降噪功能"屏俗";2)"掇山理水""莳花艺树""动物点缀"和"建筑经营"的声音美营造意匠"收嘉"。结合中国传统"静"之哲学美学思考,揭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境界之生命颐养特征,由此阐明了园林声音与静谧的内在统一关系。中国园林通过"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整体景观意匠,将生命的颐养目标落实到了园林的境界营造,由此统一了声音与各种有形、无形构景要素的营造过程。不但跨越了物理学安静与声音美营造的二律背反,还实现了园林降噪、声音美营造乃至静谧境界经营的整体把握,其中蕴含的营造智慧对当前声环境面临的瓶颈问题解决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9.
桥梁建筑艺术是一种具备使用功能的空间造型艺术,它与其他视觉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特征——即设计者以创造性的布局、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手法,反映自己要表达的时代主题。但是桥梁建筑作为一种具备跨越功能的实用艺术,又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阐述了桥梁建筑美学的概念、历史,提出了桥梁应遵循的审美原则,并以我国的赵州桥和英国的伦敦塔桥为例,从历史、文化、技术、功能、艺术等多个方面分析东西方古典桥梁建筑之美。  相似文献   

10.
木石绝唱     
《Planning》2014,(12)
<正>树与石对望了几万年后,终于做出牵手的承诺。石说:"树属木,石属土,相克不相生,注定无法走到一起。"树却说:"给我一亿年,让我变成你。"于是,沧海桑田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树状的石头、石头状的玉和玛瑙一样精致透明的心。这是我站在辽西化石林里突发的  相似文献   

11.
金沙鹭岛售楼处毗邻成都金沙遗址。业主希望售楼处简洁现代、充满自然生态之美,而又能呈现低调的奢华。售楼处未建之前,设计师让业主先在基地内种了一片水杉林,一方面将工地和马路的嘈杂隔绝,同时希望水杉竖直向上的形态与建筑的横向延展形成对比的构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地点:新北市新庄区面积:1 670 m2格局:接待区、主控区、洽谈区、机房、会议室、厕所、样品屋、放映室、工学馆模型区建材:石材、砖材、木皮、铁件、地毯近年来,充满自然人文风情的设计风格,盛行于建筑与室内设计业界,这处位于台湾新北市的接待中心亦是如此,运用了自然元素、绿意景观以及迂回动线,一步一景,带出质朴而沉静的氛围,令人无论置身于空间内部或者户外区域,皆可感受木与石的天然温度,以及和周围景观兼容的美感。为延伸建筑本身简约又具自然意象的形象及定位,设计师以木与石  相似文献   

13.
尹豪 《风景园林》2011,(1):114-117
首先从植物营造空间的作用和方式入手,结合分析宿根花卉展示的特点,指出花卉展示中营造空间的重要性.以北京植物园宿根园的改造为例,讨论了空间结构的转变对宿根花卉展示的影响.具体介绍了案例中运用植物材料自身的特点进行空间营造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戏台是古代徽州城乡演戏地方,是娱人、乐人的固定场所。它是明清时期徽州经济、戏剧文化繁荣兴盛的产物,营造技术和工艺标准要求很高,成为徽派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它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乏精”而被世人称奇。由于戏台是古代公共娱乐场所,在建造时非常重视采取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6)
中国书法形式端庄典雅,内涵博大精深,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心手达情、撼人心魄的审美空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文章重点对书法艺术的形神统一之美和虚实相生之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然之风     
《家饰》2009,(4):165-165
东方风格的自然主义元素,在任何时候都能给予人们质朴宁静的心境。沙土色、木色等无彩色系的花器,为居室营造淡雅自然之风。  相似文献   

17.
调和之美     
《现代装饰》2006,(3):94-99
驿动的灯光,醉人的香气和古朴的陈设,营造着一座极具中式色彩的高档文化餐厅。纯粹的中式元素在极简的外衣衬托下,通过灯光设计的形式和材料表现的多种运用,上演了一场耀眼华丽的文化感官盛宴。  相似文献   

18.
桥梁景观不仅展示桥梁自身特征,还蕴含城市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时代科技水平等诸多要素,它是城市地标,即是观赏对象,又是观赏平台。因此,桥梁景观是营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以重庆地区为例对桥梁景观的发展现状的概述,引出城市桥梁的三种分类,即车行、人行、混合型。从美学、生态、人文以及时代性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城市桥梁景观特色。最后,总结桥梁景观特色营造原则,为桥梁建设与景观美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青奥步行桥主体构造,利用现代照明技术,突出桥梁宏伟气势,营造儿时的青年气息,展现桥梁夜间风采。  相似文献   

20.
李茂  唐渝宁 《四川建筑》2005,25(5):27-29
以宋《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则例》为基础,将宋式与清式建筑做法的几个主要部分作比较,了解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发展演变之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