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幸福的公式我给幸福总结出一个公式:幸福等于一个人的物质所得和精神所得相加之和除以欲望。理论上说,幸福与所得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所得越多就越幸福,欲望越高,越不幸福。实际生活中,在运用这个公式的时候,要分年龄段作具体分析。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有梦想,就是有欲望,但是欲望高了,就感到不幸福,于是就得通过拼搏、奋斗来增大分子,就有了幸福;对于老年人来说,分子(所得)基本定局,就要清心寡欲,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两会,会场内外,频现的“幸福”二字,像阳光一样洒进人们的心里。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还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动。教师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医生的幸福是天下无疾,农民的幸福是五谷丰登……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一种幸福,也许幸福的答案有上百种、上千种甚至更多。但作为矿工,可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了安全,何谈幸福;煤矿企业没有安全,更谈不上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吴翔  许桂苹 《包装工程》2019,40(12):1-7
目的 国民对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幸福感。产品设计作为改善衣食住行乐的主要手段,不仅应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终极目标,更应以激发人们内心的幸福感知为基本导向,而产品幸福设计概念的有效界定,内涵的正确解读,及其层次间的有机演进至关重要。方法 研究基于广泛的文献回顾和产品幸福设计相关要素的提炼与梳理,在定义产品幸福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挖掘了产品幸福设计的内涵及其层次关系的演进,并演绎推理了层级模型中的基本核心要素。结果 研究定义了产品幸福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并推论设定了产品幸福设计的层级构成基本模型。结论 基于内涵解析的产品幸福设计普适性层级模型及各层级核心要素的设定,可以为增强产品设计中的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提供基础性的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娇 《中国科技博览》2014,(48):249-250
目前,“幸福广东”得到全省的普遍欢迎和热捧。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围绕“建设幸福广东”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幸福校园是幸福广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属于校园的一部分,没有局部的幸福,就没有整体的幸福。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建设幸福广东”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DUY Phong Vu 《包装工程》2019,40(12):17-22
目的 介绍博朗设计中提升用户幸福感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介绍了博朗的企业背景;其次,讨论了幸福是如何产生的;第三,介绍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了解日常活动如何产生快乐,进而提出将实践作为抽象的幸福感和设计之间的纽带,并将幸福具象化,将积极实践作为灵感来源;最后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框架。结论 总结了博朗设计中为幸福而设计的经验,例如以实践替代个人、专注于积极体验、向合适的用户学习、将实践画板作为一种通用工具、访谈结果的关联性、设计结果的可追溯性、审查具体目标、专注于幸福的销售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韩超 《包装工程》2019,40(24):282-285
目的廓清设计关怀贫困群体的终极目标,并对它进行伦理学方面的阐析,以便在设计伦理的范畴为相关实践活动提出道德要求,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旨在保障相关活动能沿着符合优良道德价值的方向发展。方法借助伦理学的研究方法,阐释相关活动终极目标的道德内涵,考察民生幸福的实质,同时基于贫困主体与设计行为主体的不同身份,从消费性幸福与创造性幸福以及利己幸福与利他幸福的角度来解析终极目标的性质,并从内在善、手段善和至善的角度来剖释不同层面的道德境界。结论设计关怀贫困群体最终是要借助设计的力量为其谋求和创造幸福生活,不仅应关注其物质幸福,而且应聚焦于社会幸福与精神幸福。在此基础上兼顾其消费性幸福与创造性幸福的两个不同阶段,为他们带来善的事与物,并最终使相关活动升华到至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振 《中国计量》2012,(12):64-64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的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而幸福是什么,可能是千人千面。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幸福就成为人类生活追求的目标,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计量现实与理想接近程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卢敬叁 《中国计量》2012,(12):61-62
编者按:幸福是什么?幸福可以计量吗?幸福与计量有什么关系?本期希望透过几篇计量人感悟幸福与计量的文章,唤起大家对计量与幸福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吴春茂  韦伟  李沛 《包装工程》2019,40(12):29-33
目的 构建一种可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积极设计模型。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法,界定用户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提取积极体验设计需求,揭示主观幸福感评价要素;通过理论模型法,构建基于用户体验地图的积极设计模型;通过实践验证法,运用设计案例进行实证。结论 总结了观察体验、分析体验、塑造体验、评估体验的设计方法,并得出了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积极设计模型,即通过观察体验,归纳出幸福曲线,并描绘用户的幸福愿景;通过分析体验,提取幸福因子;通过塑造体验,实现幸福要素可视化;通过评估体验,评价其在愉悦设计、个人意义、人生美德等方面的价值。有助于设计师利用积极设计模型,从事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熊熊 《硅谷》2008,(12):118
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的发展来推进,走校本研修、校本发展之路是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必然选择,要使教师幸福成长,就要燃起教师幸福成长的激情,营造教师和谐成长的氛围,搭建教师健康成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标准信息》2011,(12):131-131
小时候,幸福是爸爸的右手,妈妈的左手,牵着我,一路走来。 长大后,幸福是什么,却越来越不明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极大的被丰富了,支持精神的活动也呈多样化趋势,但却离幸福的感觉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幸福是爸爸的右手,妈妈的左手,牵着我,一路走来。 长大后,幸福是什么,却越来越不明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极大的被丰富了,支持精神的活动也呈多样化趋势,但却离幸福的感觉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4.
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容易使教师感到工作辛苦、精神疲惫,产生职业倦怠,懒于参加各项活动比赛,工作中提不起劲头,从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幸福”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汉语中是这么解释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说到底,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满足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期盼。教师幸福指数,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生活的满意度。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使教师内心充满幸福感,工作中就会信心十足,积极向上,并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使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呢?  相似文献   

15.
犹如醇厚的美酒一遍遍被热情的主人斟满,近一个时期来,从国际到国内,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幸福”这个词汇也无数次地溢满我们的感官。即便未被美酒灌醉,心中也有了些许的陶醉。谁能不向往幸福?谁又能不追求幸福?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那么,幸福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标准呢?请看——  相似文献   

16.
居住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之一,给居民提供一个幸福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本质和根底。本文以“幸福”这~视角出发,认识社区规划“幸福”的切实重要性,为住区规划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近期,央视推出了"你幸福吗?"系列调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在问到是否幸福这个问题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10月14日央视)说实话,央视的幸福调查问到莫言头上令人有些诧异,而莫言的回复则更出人意料。"我不知道",似乎什么都没有回答,让央视记者与观众都感觉有些不过瘾。可细细回味却又发现,这个脱离了简单的是与否的答案,才是最老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热爱教育、享受教育,在敬业中感悟教师的幸福。教学要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严后宽,先与学生做师生,再与学生做朋友。作为在职业教育最基层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了解职业教育的前沿后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老师幸福,学生也幸福;同样学生快乐,老师也快乐。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和长春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长春"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把探索建设幸福长春的新思路、探寻满足百姓幸福需求的新办法,作为深入推进建设幸福长春工作的新课题,紧紧围绕民用"三表"、加油购物、医疗仪器等百姓最关心、最关注、感受最直接的计量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活动,以实际举措让百姓在家门口感受计量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倾注真情办实事,尽心尽力解民忧,打造"长春质监计量惠民"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0.
陈卉 《中国科技博览》2012,(13):200-200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视角研究幸福的问题。从马克思的人的需要理论观点出发分析与阐释幸福,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上解析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