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探讨了紫砂壶形态美的构成要素,阐述了形式美原则在紫砂壶艺术鉴赏中的运用,详细论证了紫砂壶形态美创作中,摹古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以形式美原则为审美法则、以个人艺术趣味为审美基准、以“古拙素雅”为审美要旨的紫砂壶形态美鉴赏理念,并以例举证之。  相似文献   

2.
王福君 《陶瓷工程》2011,(10):53-55
“千种妙香盈融待贵客,一壶真味和合承嘉宾”。紫砂壶作为茶道用器中的主器,其实用价值首先是“泡茶”、“晋茶”,这也是茶饮方式决定了的紫砂壶价值的中心原点。但穿越狭义进入广义层面理解,紫砂壶价值中心原点,就由“使用功能”向精神领域产生了放射,从而延伸了紫砂壶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3.
陈杏花 《佛山陶瓷》2013,23(7):55-55
现代人对于紫砂壶的创新之道,又该如何呢?如何使自己创新的紫砂壶,既具有时代风貌,又能达到紫砂壶“形、神、气”的三者和谐统一,是紫砂壶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敏 《陶瓷工程》2012,(2):73-73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紫砂壶的式样可谓是成千上万、千奇百怪,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紫砂壶的款式、品种犹如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一般,艺人、作者几乎竭尽才思、机巧构思,在紫砂壶造型上下足功夫,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新奇作品,使紫砂壶的品种得到极大的丰富、异彩纷呈,使紫砂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哲夫 《江苏陶瓷》2023,(2):15-16+21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结晶,而紫砂壶的泥片拍打成型技艺是这一工艺技术的核心,其与工具系统密切相关,在整个工艺体系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完整的手工加工方式。本文通过对紫砂壶泥片拍打成型制作中的工艺和工具系统的分析,以文献作为参考,结合现代紫砂壶成型工艺与工具系统的发展现状,对紫砂壶拍打成型工艺中工具系统和工艺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对传统手工成型方式中存在的得失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索紫砂壶制作技术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紫砂壶艺的历史及特点,概略地分析了紫砂壶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邢洪林 《江苏陶瓷》2009,42(1):20-21
这几年,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艺人已经很少了,真正具有紫砂传统韵味的紫砂壶也很少见了。紫砂的传统技艺包括泥料的练制、紫砂壶的成型及紫砂壶的烧成。这中间紫砂壶的烧成从以前的龙窑用稻草、松枝烧成,发展到用煤烧成的隧道窑、推板窑,以及现在用液化气、天然气烧成的梭式窑及电窑等。随着时代对环保的重视,改掉了对环境有污染的窑炉是时代所趋。然而紫砂壶泥料的练制和成型是万万改不得的。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由明至今,经历代紫砂艺人及众多文人雅士的不断锤练创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于一身。紫砂壶的自然色泽加上艺术家的创新,给人以雅致、温和、质朴、敦厚等心理体验。因而,紫砂壶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技艺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由明至今,经历代紫砂艺人及众多文人雅士的不断锤练创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于一身。紫砂壶的自然色泽加上艺术家的创新,给人以雅致、温和、质朴、敦厚等心理体验。因而,紫砂壶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技艺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王卫明 《陶瓷工程》2010,(10):42-42
宜兴紫砂壶的手工制作技巧脱胎于传统的陶瓷生产方式,但由于紫砂壶这种得夭独厚的材质特性,形成了紫砂壶手工成型的特有技法,千百年来经先辈的千锤百炼,其技法逐渐精进,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技艺而独步陶瓷艺林。  相似文献   

12.
王余平 《陶瓷》2023,(11):151-152
存世的紫砂壶数量众多,其中不乏造型特异,立意深远的作品。在当代紫砂壶艺创作中,对于紫砂壶形体的理解决定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双重美的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美几乎等同于追求雅,古典意味十足的紫砂壶在现代社会塑造的雅与古时之雅自然有着较为明确的区别,笔者通过紫砂作品《竹石古韵》创作来谈一谈当代紫砂之雅。  相似文献   

13.
周渊 《陶瓷工程》2011,(9):64-64
紫砂壶创作的标准,谈论甚多,众说纷纭,观点各异,而最为权威,且观点鲜明,莫过于已古紫砂壶艺大师,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的形、神、气”之说。  相似文献   

14.
张哲伟 《江苏陶瓷》2007,40(F06):36-37
中国是一个有着民族传统工艺的文明古国,其中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发明。紫砂壶始于北宋,原本是一种生活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紫砂壶也由单一的实用品,逐渐转化为实用艺术品。如今人们对紫砂壶就更加珍爱了。紫砂壶以其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古朴典雅的迷人色泽,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美绝伦的手工工艺独步海内外,赢得了“世间茶具壶为首”之盛誉。紫砂壶具有质朴、古雅、耐看、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原本是喝茶的器皿,自明代开始,由于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的介入,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才使它有了更多可赏、可玩、可进行美学分析的空间,从而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一款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装饰、内涵的完美统一,是长期的手艺积累和纯熟技巧,也是文化修养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紫砂壶的优劣,最终还是取决于器型背后蕴含的文化。紫砂壶的制陶艺人凭借金手工技艺所创造的紫砂壶具备精、气、神、形、美的特征,饱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刘红仙 《江苏陶瓷》2009,42(3):41-41,43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技绝寰宇。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  相似文献   

17.
徐春花 《佛山陶瓷》2011,21(12):60-61
自古以来,文人雅客都有收藏紫砂壶的嗜好,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壶,往往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近年来,紫砂壶成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陈丽萍 《佛山陶瓷》2009,19(1):29-31
宜兴紫砂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宜兴的一些紫砂壶术语也与众不同,本文以宜兴紫砂壶为例,分析了该领域英译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对其中术语的翻译进行了一些初探.并指出作为这个领域的合格译员必须牢固掌握传统紫砂文化和制壶工艺两方面的知识,从而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19.
方华萍 《江苏陶瓷》2012,45(1):62+64-62,64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基本定型为几何形的圆、方器,自然形的花器以及囊纹形的筋纹器三大类。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紫砂壶的发展逐渐受到了一些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和融合,拓展了紫砂壶艺的创新领域,发展并形成了现代陶艺这一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境界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杨秀芬 《江苏陶瓷》2009,42(4):34-34
紫砂壶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以最原始简单的形态,逐步向完善和复杂的形态演变,这充分显示了紫砂壶艺术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