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震 《舰船电子对抗》2012,35(4):118-120
针对弧形曲面零件的加工生产,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提出让加工工艺人员参与到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与设计师共同商讨零件的工艺,得出零件组合加工的工艺方法,以成功完成零件的加工。这种方法有利于批生产零件的一致性和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无人机生产过程中部分零件涉及较复杂的曲线的加工,一般的G代码编程无法描述曲线,本文以无人机两种零件为例,结合我所的数控加工设备和配置软件,阐述了复杂曲线的加工方法,对后续生产的零件加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模具制造过程中零件裂纹失效分析生产的实践,用金相分析法找出了模具制造中零件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和防止零件裂纹产生的技术措施和对策,对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达飞 《电子测试》2020,(7):77-78,88
针对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零件缺陷检测自动化程度低而现有视觉识别系统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视觉识别技术及stm32单片机的低成本在线零件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图像识别算法与自动控制逻辑,能够通过识别出零件的尺寸,判断出零件是否存在缺陷,再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零件优劣的分拣。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内孔与法兰安装平面成一定角度的零件,分析了生产中常规的气割下料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数控气割下料的方法,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某圆桶形框架类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针对缺陷采用的工艺措施。这些措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套工艺方案可为今后同类型零件的工艺编制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N/A 《中国激光》1979,6(2):63
我厂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锗晶体光学零件的生产,目前已初步形成系列。 锗晶体光学零件可供二氧化碳气体激光  相似文献   

8.
磁头是一种电—磁换能器,它是录音机的心脏。近几年来,日本的磁头生产发展很快,年产录音机约五千万台。目前日本的磁头生产已逐步由单声道转向双声道(立体声)磁头。在日本国内主要生产高档的立体声磁头、微型磁头以及金属带配用磁头。而单声道磁头已逐步转向国外(东南亚)子公司生产,并开始向国外输出磁头制造技术。近年来,我国录音磁头生产蓬勃发展,仅从日本引进的磁头装配线年生产能力已超过七百万套磁头。但目前大部分磁头零件均依赖进口,国内尚无一家工厂能大批量提供全套磁头零件。因此,磁头零件国产化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我们去日本考察了横滨磁性材料公司的磁头生产、东北金属工业公司的磁头材料生产以及各有关工厂的磁头零件生产。现将考察的情况作简要介绍,力求对实现我国磁头零件国产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组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定义,成组生产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然后按成组技术在工厂实施的步骤,分别介绍了电子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对零件群体的分类统计,成组单元的设计,较详细地论述了成组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最后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和建立在成组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辅助产品零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列车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交变力的作用内部会产生裂纹、间隙等缺陷,或是在大量零件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出厂检验,以便确定哪些零件不合格,都要求高效快速完成检测。提出采用敲击检测方法对零件进行无损检测。阐述了敲击检测的理论基础,描述了敲击检测的方法,根据分析进行了敲击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敲击方法能检验出来有损伤的零件和大概的损伤位置。最后设计了自动敲击检测发生装置,配合软件可完成零件无损智能敲击检测。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from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trials of a gap sensing system for Conform/spl trade/ extrusion machinery and associated benefits. It is critical to maintain a precise pre-defined wheel-tool gap for the efficient running of the Conform extrusion process and to maintain product quality. A high-temperature capacitive gap sens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on a copper Conform extrusion machine in a production plant. First, it is shown that machine setup times prior to production can be reduced from 35 to 5 min with active gap sensing. The sensors can be used for on-line direct gap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for the first time, provide a detailed view of extrusion zone gap behavior during a full production cycl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a Conform extrusion cycle, start, slugs feed, and steady-state extrusion, can be clearly identified. The gap sensor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p size, and waste level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duction of waste levels from 20% to 2%, when the gap size is reduced from 1 to 0.15 mm.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绝缘导线挤出工艺过程,提出了必要的工艺参数、工艺要求,分析了工艺问题的原因。希望有助于生产工艺人员在聚四氟乙烯挤出工艺过程当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控制,以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13.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SPC)与传统的产品控制方法不同,具有诸多优点,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某电缆外护套挤出工艺为例,阐述了如何应用SPC技术来分析产品质量数据,实施SPC的工作程序及实施SPC之后的效果。以定量的数理统计方法评估工艺的控制能力,最后通过对生产过程连续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软件对基于微流挤压成型的陶瓷制品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来指导挤出头的设计。通过分析和计算,陶瓷浆料的流变特性符合宾汉姆流体模型。在确定流体特性的基础上设计出挤出成形的关键部件挤出头,并对影响挤出速率的主要工艺参数压缩角和压缩比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分析得出挤出速率与压缩角成反比而与压缩比成正比,影响挤出速率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压缩比。并将此结果用于指导挤压头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当今需求量激增的大尺寸射频同轴电缆、漏泄电缆的生产需要,摆脱大尺寸物理发泡绝缘挤出生产线依赖进口的局面,成功开发了大尺寸物理发泡绝缘挤出生产线,填补了国产设备在该领域的空白。针对大尺寸物理发泡绝缘电缆绝缘生产设备的关键配置及电缆生产中部分重要工艺参数的控制展开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器用电子线缆提出了新的要求。超薄绝缘高同心度挤出线以其电性能优异、机械性能好、重量轻、使用温度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对影响超薄绝缘高同心度挤出工艺质量的主要因素(导电线芯品质、挤出螺杆和模具的设计、生产线配置、真空逸气性能以及辐照剂量等)进行了优化,为超薄绝缘高同心度挤出线的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皮泡皮绝缘单线的生产过程中,需控制的要素比较多.从原材料、工艺参数、挤出模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皮泡皮绝缘单线生产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超塑热压成型技术及其特点,针对微波铝盒体类零件的特点,讨论了影响盒体超塑热压的几个关键因素,介绍了成型零件和模具设计要点,详细分析了压力、温度和速率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及选用原则,提出对不经过预处理的供应态毛坯进行直接压制成型的超塑性等温挤压成型工艺及控制要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超塑性等温热挤压成型工艺在复杂微波...  相似文献   

19.
莱钢冷轧生产线试生产以来,轧机乳化液吹扫系统对钢板板面残留的乳化液一直不能有效吹扫干净,造成乳化液斑迹缺陷,特别是在轧制薄规格产品时由于板型不易控制,乳化液挤干辊对乳化液的封堵效果不佳,乳化液连续或不连续地从挤干辊缝隙中带出而夹带到钢卷中形成乳化液斑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惯性类组合产品朝微型化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型惯性组合封装技术。介绍了该技术所涉及装置的构成及封装过程,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挤压头,并对影响最终铆封接头成型的挤压量做了精心设计。将应用该技术后的产品进行了振动冲击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冲击后的产品铆封接头没有失效情况出现;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铆封接头边缘的最大位移值为0.01 mm。由此判定铆封接头牢固可靠。这种微型化封装技术不仅应用于惯性组合,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的产品,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