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Planning》2014,(6)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在中国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学实现由旧文学向新文学现代转型并不断变革发展的历史。其变革发展的历程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变革进程相适应,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势和文学自身的状态,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它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汲取外国文学营养,取得了巨大的创作成就,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教训。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理论体系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和变革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民国文学"、共和国文学等命题的提出,都是从不同视点对展现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思考。在多重方法论提供的新的文学视野中,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以富有真知灼见的史识,准确地把握其历史现象的认识要点并作出科学的史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与建造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分离直接影响了建筑作品的建造质量和效率.本文针对建筑建造现实问题,分析了以船舶制造业为代表的模块化设计制造特点,提出建筑建造应在设计观念、系统控制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展览     
<正>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在20世纪的100年中,德国制造逐渐发展成为卓越设计与高端品质的代名词,其设计思想及推动制造发展的方式,对现代设计制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源头性的。本次展览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德国设计制造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从设计师、制造商与使用者等多个角度来解读设计史上的经典,以当代中国的视角重新理解德国设计与制造互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展览汇集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收藏的德国设计史的代表作品近百件,从1 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的杰作到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设计经典,其中还包括极为稀有的设计原型,如手工锻造的巴塞罗那椅、红蓝椅和康定斯基的版画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中国儒学在20世纪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也为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提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儒学价值观念的倡导下,现代人逐渐领悟并把握了儒学精神中特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价值观念体系,实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期,我们要在回顾儒学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促进中国儒学在21世纪不断发展,实现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崔勇 《建筑学报》2001,(6):32-34
作者在辩析以往的历史分期观念与方法——线性演化论、循环论以及螺旋式进化论、形态变化论、“代以体验”论等的基础上 ,提出了文化整体性—— 2 0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的概念 ,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打破建筑论、建筑历史、建筑评论各自为政的局面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 ,对 2 0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评述。作者认为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编年性质的 ,而应当是观念性质的 ,即观念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多年从事加气混凝土切割机设计和制造的经验体会,从切割机的发展历史,设计的指导思想,加工制造以及安装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地面翻转式切割机的性能和保证及提高切割精度的措施,为切割机制造企业和广大用户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自185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梯诞生在德国柏林之后,世界电梯工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电梯工业真正的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电梯已经与人们日常生活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2004年底.全国注册在用电梯突破50万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师的创造之路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追求原创设计的同时,我们与国外一些著名建筑师事务所也都有过很多合作设计。随着项目实践的不断积累.我们也在问:在高端设计领域中国建筑师还有没有创意的机会?为此我们试图从中国以及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当中寻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金磊 《城市住宅》2017,(12):11-15
<正>近年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建筑思想、建筑艺水及技术的发展脉络出发,论述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前及未来的影响,解析20世纪建筑与建筑师被关注的原因,研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建筑,从多方面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要点,分析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翻转式切割机的设计与制造(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多年从事加气混凝土切割机设计和制造的经验体会,从切割机的发展历史,设计的指导思想,加工制造以及安装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地面翻转式切割机的性能和保证及提高切割精度的措施,为切割机制造企业和广大用户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色,舞步飞旋踏破冬的沉默。融融的暖意带着深情的问候,绵绵细雨,沐浴那昨天、昨天、昨天激动的时刻。你用温暖的目光迎接我,迎接我从昨天带来的欢乐、欢乐。来吧、来吧,相约慕尼黑,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在中国南车一三年德国宝马展……熟悉的歌声将我们带回过往温暖的记忆。一个与您携手八载、历经风雨、共同成长的中国南车桩工机械品牌与您相约德国,共同见证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杜波  庄晓敏 《建筑师》2022,(5):57-65
介绍雨果·哈林、汉斯·夏隆和李承宽为代表的“德国有机建筑”流派的理论,并选定住宅案例进行设计解析。将“德国有机建筑”置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通过与密斯·凡·德·罗对比辨析其空间概念,与勒·柯布西耶对比辨析其功能概念,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对比辨析其有机概念,厘清“德国有机建筑”的理论范畴和设计语汇。提炼出“德国有机建筑”从自明性的器官逻辑(哈林)到互成性的风景导向(夏隆和李承宽)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讨其界限、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13.
《家饰》2009,(9):181-181
美食美酒.观点话题,尽在私家聚会:畅谈生活,超越设计,真正创意社交。7月10日在上海恒隆47楼GAGGENAU SPACE迎来了由GAGGENAU嘉格纳和《家饰》共同举办的第三期“美食与设计沙龙”。  相似文献   

14.
韩冬青 《建筑师》2013,(4):60-65
基于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本文试图建立城市设计实践中从形态理解到形态设计的基本方法线索。作者将形态分析分解为描述、成因与诠释三种彼此联系的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范式与变形、基底与嵌入、分层与叠合三种基本的设计策略。文章最后讨论了城市设计成果进入城市规划连续决策机制的诸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字化编程到数字化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烽 《时代建筑》2012,(5):10-21
文章论述了"前数字化"时代、"参数化主义"时代以及"多智能体"时代的建筑数字化思想演进过程,并着重阐释了"参数化设计"、"算法设计"、"数字化建构"与"数字化建造"等基础概念。作者还从数字设计方法论角度介绍了"建筑数字编程设计"理论内容,阐释了"自上而下"的建筑几何设计方法以及"自下而上"的涌现理论;在编程与算法的方法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建筑数字化建造"对于数字范式革命的重要意义,涉及内容从建筑形式生成到基于建筑性能与生产方式一体化的数字化建造理论i展望了协同设计与社会多系统整合带来的建筑产业升级及建筑材料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6月12日,日本平面设计的领军人物原研哉(Kenya Hara)的在华首次大型个展——"设计的设计"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了开幕式。此展览历时近三年筹备,占地近2000m~2,是国内首次以设计品实物与图书文献、全方位呈现原研哉及其所处  相似文献   

17.
魏兰 《现代装饰》2008,(10):145-145
2008年9月10目-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家具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以及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早在8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明亮先生就对本次中国国际家具展做了全面介绍,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家具行业发展的趋势、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深度阐述,而如今正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家具展,也很好地展现出了主办方的创意,达到甚至超过了民众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易鑫 《建筑师》2019,(1):23-30
德国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德国当代城市设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文章首先对现代城市设计早期德国的城市设计内涵的基本认识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现代主义兴起、东西德分裂条件下德国各个时期城市设计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三个方面对德国当代城市设计进行了梳理:1)重塑美学和历史在城市设计中的合法地位,帮助确立当代全新的城市设计范式;2)社会导向的福利国家模式应对全球化影响的多种城市设计举措;3)落实一系列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策略。文章最后概括了德国城市设计发展经验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梦麟 《世界建筑》2010,(2):100-105
<正>图纸背后的问题:设计思想图纸中本身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内容,我们最终看见的是所有这些信息交叠的最后结果。我们现在研究图纸,从图纸开始,从最终结果开始,目的并非只是对制图术和图纸本身进行研究。事实上,图纸研究是一种中  相似文献   

20.
构筑世纪之窗——天津博物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津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有着这样的理念: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建筑设计最为关键的因素。天津博物馆设计必须从地域中寻找依据,提升文化内涵,并以现代的手法表达出来。这样,她才能真正体现天津的历史与文化,真正成为属于天津人民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