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由杭氧股份公司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的淄博齐翔化工45万t/a低碳烷烃脱氢项目冷箱分离系统一次开车成功,在102%负荷下,各项产品及工艺指标均超过设计要求。该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UOP Oleflex工艺混合烷烃脱氢装置冷箱分离系统,其成功运行得到了业主和UOP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这是杭氧在烷烃脱氢领域的又一突破。该冷箱分离系统新鲜进料采用丙烷和异丁烷的  相似文献   

2.
为确立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中低温分离单元的最佳制冷流程,采用PRO/Ⅱ8.2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低温分离单元进行模拟计算,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低温分离效果的影响,分析并确立了最佳分离温度和压力范围;在分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比较了丙烯+乙烯级联制冷、丙烯预冷+混合制冷和丙烯预冷+富氢气膨胀制冷3种制冷流程的公用工程消耗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产品压缩机出口压力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小,在确保下游装置能够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分离压力应尽可能低;分离温度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较为经济的分离温度为-90—-100℃;相对于其他2种流程,丙烯+乙烯级联制冷流程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更适合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  相似文献   

3.
异丁烷脱氢装置脱氢单元停用脱异丁烷塔T1501,用于节省0.4MPa蒸汽,但在开工时无法对反应系统进行垫料,按照原有流程只能重新投用脱异丁烷塔T1501,能耗和原料造成浪费.利用现有流程,增加一根管线在保证垫料组分为气相,不仅保证了装置顺利开工,而且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乙烯工业》2014,(4):19-19
宁波海越丙烷与混合碳四利用项目600 kt/a丙烷脱氢制丙烯(PDH)装置采用Lummus工艺包,其中低温分离工艺段冷箱和板翅式换热器采用杭州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也是该工艺包在国内首套采用国产冷箱及换热器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异丁烷脱氢装置冷箱系统经过改造,增加丙烯气体加热器,更换冷联合进料换热器和二级冷却器,增加跨线及调整部分调节阀的位置,解决了冷箱进料量低,操作温度高,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东东营某炼化公司20万t/a UOP Oleflex异丁烷脱氢装置的工艺简介及更换脱氢反应主催化剂后装置开工过程和标定结果。从反应器总温降、反应器总压力降、催化剂转化率与选择性、粉尘生成量、催化剂再生部分等方面做了分析总结。通过对两次装置检维修作业的总结分析,检修时对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约翰逊网进行清理和修补,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对冷箱的二次改造,提高了C4烷烯烃和氢气的分离效果,使装置的加工能力提高至100%以上;通过C5和循环碳四流程改造,实现了C5纯度提升和二甲醚脱除率的提高,助力装置效益提升和稳定运行;通过更换使用特殊材质和形式的福莱西高温垫片,科学的法兰紧固方案解决了高温密封泄露的问题。对工艺流程及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改造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宁波海越公司60万t/a丙烷脱氢制丙烯( PDH)装置于2014年9月2日产出合格产品。该装置采用Lummus工艺包,其中低温分离工艺系统的冷箱和板翅式换热器由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和制造,标志着该工艺包中的冷箱及换热器等国产化设备首次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为应用平台,建立能良好描述裂解气在冷箱中预冷和脱甲烷塔中分离的工艺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扬子乙烯装置老区冷箱和脱甲烷塔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过程优化;研究了裂解气负荷、裂解气组成等几个因素,对冷箱与脱甲烷塔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操作参数的优化调整;找到了现有冷箱与脱甲烷系统的用能瓶颈;解决了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问题;实现了装置高负荷情况下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张忠群  刘文杰 《化学世界》2019,60(2):125-128
介绍了国内外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技术,和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SRIPT)开发的基于铂系催化剂的成套技术,包括多段串联绝热固定床反应工艺、低压油吸收分离工艺等关键技术,该技术具有能耗和装置投资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丙烷/异丁烷脱氢装置反应进料/产物换热管道的设计情况。反应产物管道通过设置膨胀节来吸收热胀,反应进料管道通过改变管道走向吸收热涨。用应力分析软件CAESARII对管壳程进出口管道进行详细应力分析。用石油化工静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管道真空工况进行受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异丁烯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我国异丁烷和异丁烯资源的利用现状,重点对异丁烷脱氢制备异丁烯的反应机理、反应流程和催化剂类型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对我国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催化剂开发现状的总结,指出我国应大力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异丁烷资源。  相似文献   

12.
异丁烷催化脱氢产物异丁烯可用于制备甲基叔丁基醚、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也可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酯和异戊二烯等各种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学品。从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机理、现有工艺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异丁烷催化脱氢的研究进展。催化剂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助催化剂的作用以及评价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黏胶纤维厂废气源中主要成分硫化氢为原料,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硫化氢气体经分离提纯后与1,4-丁二醇反应,反应后产物经过分离及精制得到质量分数为99%的四氢噻吩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工艺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并对塔的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同时通过对传统工艺改进和节能方案的优化设计可以节约电能37. 7%及精馏操作成本14%。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醇胺催化脱氢制备氨基酸的研究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醇胺脱氢工艺所采用的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脱氢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反应收率的因素,以及醇胺脱氢产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烷烃、烯烃等多种类型的化工原料需求日益增加,促使我国企业转变为精细化的工业企业。冷箱分离系统作为应用烷烃脱氢装置的重要单元,需要确保设计的管道能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冷箱分离系统的整体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冷箱分离系统中的管道设计进行探究,最后对配管的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对配管的支吊架设计位置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石威 《广州化工》2014,(19):163-165
针对C4加工企业烯烃原料短缺问题,提出以碳四烷烃为原料的多种工艺路线,通过对比各工艺路线的产品竞争性、市场情况、技术特点及经济性,分析认为C4烷烃的开发利用将会成为碳四深加工的发展方向,异丁烷脱氢生产MTBE工艺技术成熟,是异丁烷深加工的良好工艺路线;建设具备一定规模的异丁烷脱氢生产MTBE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异丁烷共氧化产PO/MTBE工艺投资回报收益高,但需结合企业码头、储运等实际情况实际情况作详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化工文摘》2005,(6):6-7
美国薄膜技术研究公司(MTP)开发了一种VaporSep薄膜分离技术,可分离和回收烃类和氮气。这是一种聚合物薄膜,可选择性地分离烃类和轻质气体(例如氮气和氢气)。在液态淤浆法聚乙烯工艺中,乙烯、1-己烯和异丁烷在反应器内反应生成聚乙烯,生成的粉状聚合物含有大量未反应的单体和稀释剂。在聚合物挤压之前必须除去这些烃类。脱除烃类的最后一步是用热氮气在汽提塔(清扫塔)内脱除烃类。有些工厂用高压和低温冷凝的一般方法进行回收,只能回收一部分烃类,不能回收氮气。采用膜分离工艺可先将清扫塔顶的排气(含25%异丁烷的氮气及少量乙烯和1-己烯)经压缩和冷却后在气液分离器内回收异丁烷,排出的气体(仍含有大量异丁烷)送至第一薄膜分离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存在容易烧结与积碳的问题,开发了采用水热法制备的2种不同形貌的Al2O3载体,将其负载Pt-In获得的催化剂用于异丁烷脱氢反应中,研究其对异丁烷脱氢催化行为的影响。借助XRD、SEM、TEM、NH3-TPD、XPS、TG-DTA及低温N2吸-脱附法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纳米片构建的多孔空心微球氧化铝负载Pt-In催化剂具有较小的Pt纳米粒子、低的比表面积、强的Pt-In相互作用、高的In3+/In0比例且缺少强酸位,从而获得优异的异丁烷脱氢性能,其异丁烯选择性和产率高达93.5%和40.3%,同时异丁烷转化率可稳定在43.0%,反应后的金属颗粒无聚集烧结现象,表现出优异的抗烧结和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19.
赵明军  刘志钢 《工业催化》2015,23(5):401-405
对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101和国外某催化剂L进行性能比较。采用XRD和BET研究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两种催化剂的异丁烷脱氢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结果表明,催化剂YBD-101较催化剂L具有Cr2O3颗粒细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反应温度(500~620)℃和空速(1.0~2.0)h-1条件下,催化剂YBD-101的异丁烷转化率高于催化剂L8个百分点,产物选择性高于催化剂L 3个百分点。催化剂YBD-101的活性稳定性优于催化剂L,再生周期明显延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低碳烷烃催化脱氢转化制烯烃一直是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未来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异丁烷脱氢制取异丁烯的反应机理、反应流程,并对其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