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科技金融理论综述1.科技金融的内涵科技金融,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在我国政府公文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对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投入与金融相关服务的归纳式总结;也是新经济时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是由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制度.实施金融科技产品认证,有助于提升金融科技产品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纳入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框架 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体经济依托的基础.而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推动金融科技健...  相似文献   

3.
正在创新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围绕科技创新的各类金融服务创新非常活跃,"科技金融"作为一个独特的金融创新领域而备受关注。近十几年来,从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到科技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新三板等,科技金融不但是金融市场的创新热点,也成为了我国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源于技术创新而成于金融创新,经济发展存在着由技术与资本相  相似文献   

4.
《硅谷》2014,(8):I0004-I0004
正构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联动机制,是杭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发展"五个倍增"战略目标和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县、区)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一是加强部门联动,集聚资源协同创新。近3年,市科技部门共统筹集中资金39亿元支持52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4996户重点技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16亿元,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二是科技金融结合,改革机制激发创新。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功能,建立创投引导基金、创投服务中心、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杭州模式",推动社会资本向科技型企业集聚。近3年科技资金累计投入5.75亿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是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开始不断细化分解,各创新要素不断进行重组和对接,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创业苗圃、研发外包、互联网众包等在内的大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出现并快速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已经具备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新经济是时代要求,这不仅是旧动能的演进升级,更是新动能的原创培育。新经济生态是创新驱动经济的成熟形态,是新动能内生性的最佳体现。构建新经济生态,是培育壮大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是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要求;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区域崛起、换道超车的关键路径。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阶段。在未来,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新动  相似文献   

7.
《硅谷》2014,(2)
正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央行透露,央行会同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从金融组织体系、信贷产品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等多个维度,出台变革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展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向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推动金融租赁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租赁服务。"《意见》称,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目前,国内小贷公司数量在8000家左右,贷款余额约8000亿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中国科技博览》2009,(36):119-120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金融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因此,在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反映了金融剞新与风险防范间的一些严重问题,为发展我国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文对国际领域近年来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现状,并对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的进步,国家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欲将其发展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是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较多还处在萌芽阶段,普遍存在内部各项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而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科技型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经营路线提供了一个衡量的标准。本文正是基于此,对TRIZ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将其与科技金融创新相融合,旨在促进我国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9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9日-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创新求变再出发——优质发展谱新篇"。7月10日,为期一天的"2019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数字金融发展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承办,论坛旨在深入推动金融领域与科技行业的双向跨领域交流互动,有效提升数字金融全面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这一切都在彰显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新一轮科技革  相似文献   

12.
正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国将从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4个重点方面向世界阐述中国主张。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环保科研和产业发展,建材产业的环保科技创新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硅藻泥等绿色建材产业迅猛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为我国建材产业发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却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现阶段间接融资占主导的金融结构条件下,应该通过融资模式的创新加以解决,以开发性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建立社区银行应是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硅谷》2014,(8)
正近日,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办、粤科金融集团承办的"广东省高新区与金融服务对接会"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举行。各高新区、企业与以"粤科金融集团"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机构,分别就设立投担贷机构、项目及资金需求等进行了现场对接和沟通交流,实现"无缝对接"。会议透露,今年将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重点搭建广东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行动,在符合条件的地市、高新区组建一批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近年来,广东把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硅谷》2011,(20):I0002-I0004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支撑力量,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对于突破融资瓶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近年来在产业发展、创新资源聚集等方面均进行了较多探索。面向未来,海淀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1年  相似文献   

16.
《硅谷》2013,(8):30
河北省渤海新区在持续推进"港、产、城"主体战略的基础上,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人才建设、生态新区、金融创新,促进开放招商提质提速,推进全区开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驱动。目前,新区已与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华南理工等多家知名院所建立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已于2008年7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我国各项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法",不仅仅规范科技工作本身,也规范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国家发展科技事业、依靠科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参与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18.
《硅谷》2014,(22)
正近广东省科技厅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召开全省科技信贷服务模式总结推广会议。这是继2012年双方签署《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又一探索,对深化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要求在科技信贷方面"支持在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设立科技银行、  相似文献   

19.
《安装》2016,(9):5-7
正《"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与以往不同,《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以来,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战略决策,依托"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等先行先试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六争攻坚",加快人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