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A/A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衣康酸(I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IA/AA /AMPS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5%,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9.5%,反应温度为95℃时,共聚...  相似文献   

2.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合成了一种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对聚合物反应及阻垢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确定反应最佳条件为:单体配比(MA∶AA∶AM)=1∶0.5∶0.3,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引发剂加量(占单体总质量)为14%。  相似文献   

3.
AA/HPA/SVS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和乙烯基磺酸钠(SVS)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在水相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AA/HPA/SVS水溶性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系统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该共聚物阻垢效果的影响,并对其阻垢分散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n(AA):n(HPA):n(SVS)为3:1:1,引发剂用量为14%,链转移剂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5 h时,合成的共聚物阻垢性能最佳,在用量为16 mg·L-1时对碳酸钙和磷酸钙的阻垢率均能达到90%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钙容忍度和分散氧化铁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聚丙烯(PP)单体自由聚合合成阻垢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阻垢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与AA摩尔比为7~8,单体PP用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8%~12%时,在80 ℃时反应6~7 h合成的共聚物阻垢性能最好,阻垢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生产中,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垢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以及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而加入阻垢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因此,以马来酸(MA)、丙烯酸甲酯(MA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水为溶剂,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生成共聚物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单体摩尔n(MA)∶n(AA)∶n(AMPS)∶n(MAC)=8∶5∶3∶4,在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7.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条件下,共聚物对碳酸钙阻垢效率达94.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次亚磷酸钠为引发体系,以磷酸二氢钾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备出具有长侧链醚基的聚醚型阻垢剂P(AA/MPEGMA);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阻碳酸钙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丙烯酸(A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的质量比为3∶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4.5%,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1%,反应温度为82℃,聚合反应时间为3.5 h时,共聚物阻碳酸钙垢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MA–AA–BA共聚物分散剂。添加不同量分散剂于氧化铁红颜料悬浮液中,发现粉体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MA):n(AA):n(BA)摩尔比为2:1:0.25,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8%,链转移剂异丙醇用量为20%时,合成的共聚物对氧化铁红颜料的分散性能最佳。并将聚合物分散剂应用于人造彩砂中,发现彩砂耐磨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MA-AM-AA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阻垢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明华  叶庆  黄杰 《精细化工》2005,22(7):533-535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研制出环保型三元共聚阻垢剂PMAA,并通过研究其阻垢性能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的质量配比m(AA)∶m(AM)∶m(MA)=2∶3∶0·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80℃,单体质量分数为15%时,得到的聚合物PMAA的用量为5mg/L时,用国标法测得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94·15%,对磷酸钙的阻垢率达80·93%。  相似文献   

9.
以衣康酸(IA)、苯乙烯磺酸钠(SSS)、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羧酸基、磺酸基和羟基的多元衣康酸共聚阻垢剂。研究了反应物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共聚物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A∶SSS∶DMPA(摩尔比)=4∶1∶1.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的1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5 h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阻垢剂阻垢性能最佳。通过静态阻垢法进行了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的评定,当此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加剂量为12 mg/L时,对CaCO_3的阻垢率可达94.9%,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共聚物阻垢剂的结构和CaCO_3垢样进行了表征。其中扫描电镜表明,加入此衣康酸三元共聚阻垢剂后,CaCO_3呈现明显的疏松结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6,(5):869-871
选用衣康酸(I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在过硫酸铵引发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分别考察了单体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确立了IA/N-MAM/SMAS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单体摩尔配比n(IA)∶n(N-MAM)∶n(SMAS)=2.2∶1.0∶1.0,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IA/N-MAM/SMAS中含有羧基、酰胺基和磺酸基。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5):869-871
选用衣康酸(I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在过硫酸铵引发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分别考察了单体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确立了IA/N-MAM/SMAS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单体摩尔配比n(IA)∶n(N-MAM)∶n(SMAS)=2.2∶1.0∶1.0,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IA/N-MAM/SMAS中含有羧基、酰胺基和磺酸基。  相似文献   

12.
以衣康酸(IA)、苯乙烯磺酸钠(SSS)、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羧酸基、磺酸基和羟基的多元衣康酸共聚阻垢剂。研究了反应物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共聚物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A∶SSS∶DMPA(摩尔比)=4∶1∶1.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的1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5 h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阻垢剂阻垢性能最佳。通过静态阻垢法进行了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的评定,当此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加剂量为12 mg/L时,对CaCO_3的阻垢率可达94.9%,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共聚物阻垢剂的结构和CaCO_3垢样进行了表征。其中扫描电镜表明,加入此衣康酸三元共聚阻垢剂后,CaCO_3呈现明显的疏松结构。  相似文献   

13.
SSS—AMPS—AA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宁宁 《山东化工》2009,38(5):10-12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在水相中合成了SSS/AMPS/AA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利用静态试验法评价了合成产物阻CaCO3垢性能,探讨Tel发剂的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引发剂用量4%;n(马来酸酐):n(丙烯酸):n(丙烯酸甲酯)=2∶2∶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得到的产品阻垢率为88.37%。并研究了水质条件及共聚物用量与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含磷AA/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恩良 《工业水处理》2003,23(3):52-53,64
以水为溶剂,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次磷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含磷AA/AMPS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m(AA);m(AMPS)=75:25,引发剂与单体(AA和AMPS)的质量比为10%,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90℃,并采用静态实验法评价了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含磷AA/AMPS共聚物阻垢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三元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曦  李飞  张凤华  田晓文 《当代化工》2014,(10):1947-194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甲酯(MAC)、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反应单体,合成无磷聚合物(MA/MAC/SMAS)。探讨了阻垢剂投加量、阻垢实验温度对聚合物阻垢率的影响,在静态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马来酸酐)∶n(丙烯酸甲酯)∶n(甲基丙烯磺酸钠)=1.5∶0.5∶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0%(wt),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是影响聚合物阻垢率的主要因素,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阻垢率高达90.1%,  相似文献   

17.
硫酸钡垢阻垢剂AA-MA-HPA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丽慧  赵景茂  左禹  熊金平 《精细化工》2004,21(1):58-60,66
合成了丙烯酸-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丙酯三元共聚物(AA-MA-HPA),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工艺:单体配比n(AA)∶n(MA)∶n(HPA)=41∶34∶25,m(引发剂)/m(总单体)=10%,m(异丙醇)/m(总单体)=1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h。当共聚物使用质量浓度为24mg/L时,阻垢率可达97%以上,并初步探讨了其阻垢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无磷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衣康酸(I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丙烯酸甲酯(MA)为反应单体,合成了无磷共聚物(IA/AM/SMAS/MA)。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无磷共聚物合成的最佳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取静态阻垢的方法评价了阻垢剂阻碳酸钙生成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n(衣康酸)/n(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磺酸钠)/n(丙烯酸甲酯)=4∶3∶2∶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0%(wt),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合成的阻垢剂的阻垢率可以达到88.6%。  相似文献   

19.
以水为溶剂,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次亚磷酸钠以及过硫酸铵等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水处理剂膦酰基羧酸共调聚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m(AMPS)=3:4,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6.67%,次亚磷酸钠占单体总质量的12.5%,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3.5 h时,所得产品对阻止碳酸钙、磷酸钙和氢氧化锌综合性能达到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衣康酸(IA)、烯丙基磺酸钠(SAS)、乙酸乙烯酯(VAC)为单体聚合得到IA-SAS-VAC共聚物,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阻垢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垢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n(IA)∶n(SAS)∶n(VAC)=2∶1∶4时,引发剂投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异丙醇投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2%时,在90℃的反应温度下控制反应时间为3 h,共聚物投加量为20 mg/L,此时对于碳酸钙阻垢率达到92.6%;当投加量为50 mg/L时,缓蚀率达到88.9%。对阻垢剂的阻垢机理进行了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