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建筑防雷系统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智能建筑物易遭雷击的问题,分析了雷电的危害和雷击原理。针对智能建筑的特点,对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提出了综合防雷设计。借助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以规范标准为依据,设计出合理地综合评判数字模型,以期给智能建筑物防雷工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使对建筑物防雷工作整体评价更加客观。最后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给...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真分析雷击建筑物时防雷装置与低电压供电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雷电流的分配问题,国内防雷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对我们学习IEC防雷规范和制订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家从事的工作和专业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同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设性地讨论这些问题。历史上,我国防雷学者曾经进行过大量防雷试验研究,提出过诸如DBSGP(分流、搭接、屏蔽、接地、保护)系统防雷理论,建筑物防雷6项设计要素和3道防雷的防线(或称3个防雷子系统)的整体防雷和综合防雷的设计思想。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危害,分析了防雷工程中六大关键要素及建筑物雷电防护分区(LPZ),对防雷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防雷工程实例进行了防雷设计分析,使防雷技术人员对建筑物系统防雷工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竣工验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臻 《低压电器》2007,(16):34-36
就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民用住宅和普通工业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指出了防雷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古建筑物防雷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增加难度的现状,以武当山金殿防雷设计、施工为例,从古建筑防雷等级划分、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接触电压防护、跨步电压防护等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物防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古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小学雷击事故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建筑电气设计和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从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防雷等级划分和防雷方案确定三个方面对现代建筑电气的防雷设计进行研究,指出建筑物雷电防护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防雷与电子信息系统防护关系紧密,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防雷电波和防电磁波干扰采取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雷击直接击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时,建筑物引下线附近必须采取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否则危及附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结合多年防雷检测工作经验,分析了国家标准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建筑物引下线附近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对部分条款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解释,以期为防雷减灾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建忠 《电世界》2006,47(12):32-33
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似乎很简单,只要按GB50057-19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二章的规定进行分类即可。事实上并不简单,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不少人在做防雷设计时,把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搞错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击建筑物及其附近会危及到人身安全,破坏电气设备及电子设备,在建筑物上安装一套完整有效的防雷系统是减小雷击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国际上现行防雷系统设计规范较多,差异较大,所以对国内外常用的几本防雷规范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规范的使用范围及具体的防雷措施要求,为工程项目中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当山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古建筑物防雷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带来困难的现状,以武当山金殿防雷设计、施工为例,从古建筑防雷等级划分、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接触电压防护、跨步电压防护及雷击电磁感应防护等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物防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古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难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物的防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防雷接地是影响建筑物防雷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防雷接地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建筑物周围敷设人工接地体;二是利用建筑物的基础作为接地体。所谓基础按地体即是利用建筑物基础中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体。这样做可以节约资金,降低开挖土方和回填土的工作量,并且由于基础中的金属结构受到混  相似文献   

13.
李凡  谢彬 《电工技术》2019,(9):70-72
将变电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分为建筑物直击雷接地、室内电气设备接地、室内二次等电位接地。利用CDEGS软件对变电站主控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分析了防雷接地系统内不同接地相互关系,并提出了避免不同接地互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良 《电世界》2013,(12):46-47
我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3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王常余 《电世界》2009,(6):46-49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贮存炸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对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布局问题。提出依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进行合理的跟踪检测布局,按照地网建设、中间层、封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3~4次的跟踪检测,减少了现行程序的工作量,为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精准的技术服务,保障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相似文献   

17.
依据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的实际情况,参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并对比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给出对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一些理解,为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雷电损害风险评估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筱虹  陈明先 《高电压技术》2006,32(3):120-120,122
为客观评价建筑物的雷电损害,从建筑物的年平均预计雷击次数N、雷击损坏类型和原因p、建筑物及其内部造成的损失δ等3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得出雷电损害风险值Rd,将Rd与最大可接受值Ra比较来决定是否要做防雷以及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雷电风险;通过从建筑物内外人员伤亡和内部设备的损失价值量化计算评估雷电的损害度,从而更科学、安全、经济、合理地采取适当防雷措施。提出了雷电损害风险评估在不同阶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变电站主控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了CDEGS软件建模,仿真计算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物在雷击情况下的雷电流和导体电压分布,通过对所得仿真计算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变电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防雷接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汲亚飞  杨宇  邹军 《高电压技术》2009,(6):1382-1387
敏感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雷击建筑物产生的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EMC/EMI)问题备受关注。雷击建筑物防雷系统暂态过程的分析是研究雷击过程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基础,其中电路方法是雷击建筑物暂态问题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防雷系统电气参数计算是电路方法的重要环节。为此研究了防雷系统电气参数的快速计算方法,将电气参数计算公式中积分部分推导成含有电位格林函数双重线积分的形式,并给出了其解析计算方式。这种方法避免了耗时的数值积分运算,计算速度显著提高。选取具体实例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效果。对于选取的实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速度可提高100倍以上。对于大型防雷系统,该方法也能使计算速度大为提高,便于开发出大型建筑物防雷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