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大坝位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移监测是大坝安全运行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建立大坝位移预报模型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严重相关性的情况,会影响模型系数的稳定性,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简述主成分回归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建立了坝体位移量与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偏最小二乘回归能有效地消除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但从其算法特点和实际应用来看,也存在不足。例如,在算法方面,偏最小二乘提取的主成分不一定能同时保证方差和相关程度最大;在应用方面,含有较多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可解释性不高。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后续研究的成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不足。算例表明,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较其他回归模型的可解释性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状态估计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坝体安全监测中动态模型的建立以及在资料中分析中的应用。利用动态平差的成果,根据卡尔曼滤波原理,建立的动态模型,不仅能较确切地描述坝体活动规律,而且反馈了坝体在各种变化着的外界条件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此外,分析了动态初始模型选定方法、状态向量初值X(0)和方差Dx(0)的确定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LonWorks技术及其开放性、互操作性的特点,结合大坝安全监测的特殊要求,将LonWorks技术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讨论,并对该系统应用的监测模块和网关接入设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组合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该模型改进了单一模型考虑因素的片面性,但常规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权系数是固定的。考虑到各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的变化,以及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存在的突变、时效等因素,固定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文中提出了变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实际的大坝安全监测工程。结果表明,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报精度高于其他模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中,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工作需要,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开发出一套实用的安全监测应用分析软件,解决了数据共享、监测成果检查、自动化与人工测值比较、各种数据报表输出、历史数据提取、过程线分布图绘制等许多实际应用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王怀宾 《青海电力》2009,28(1):60-62
目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着7座黄河上游大中型水电站,在建和拟建水电站还有数座,面对众多的大坝,为了保证大坝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黄河公司正分步实施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集中式管理工作,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已初步建立。文章详细介绍了此系统的功能,并通过多坝管理的实际应用指出了系统的优势及在水电站多坝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原大朝山水电站安全监测系统人工观测数据库中的不足进行了更新改造。以Excel内置的VB作为编程工具,在Excel本身强大的操作平台上建立了新型的数据库系统,解决了人工监测数据库在数据录入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原有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了部分改造,使新的数据库结构更加合理,查阅数据和制作图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岗南水库中的应用,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供一个工程借鉴,阐述了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DAU2000监测单元箱的特点及双路供电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介绍系统的结构框架及网络构成,说明了系统在提高水库的科学管理水平、大坝的安全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东北电网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在“九五”期间,大坝某些单项已大部分实现自动化,也相应开发了一些实用性软件,今后要在各厂实现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网络系统,并具有快速在线判断和技术报警等功能;建立东北电网大坝安全信息网络,连接各厂的总线网络,及时为有关领导提供大坝的详细资料和数据,在防汛期间能提供决策依据,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已建水电工程中,三板溪是第2高面板堆石坝,其安全监测系统具有任务重、规模大和难度高的特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自动控制挠度观测系统、光纤测温系统、液压式沉降仪及串联杆式水平位移计、水管式沉降仪及钢丝水平位移计自动测控系统、无浮托引张线等5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对三板溪监测系统的组成、规模、特点及其部分应用成果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工程特点提出了系统运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将模糊规则推理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建立大坝安全监测变形预测模型的新方法。该 方法采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监测样本数据进行离散,根据离散结果确定模糊推理规则,并通过对规 则的模糊推理建立大坝安全监测变形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在大坝变形影响因素重要 性评价和非确定性测值预测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提高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化水平原理的基础上,以时钟控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复触发其Ontimer事件作为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方法,并以某双曲拱坝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库自动备份模块为例,详细说明了其实现过程。由于该方法的实现过程适用于任何前端开发语言和后台数据库的组合,故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我国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3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初创阶段自动化监测系统和遥测仪器的研发过程;发展阶段国内外自动化监测系统产品同台竞技,促进了我国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发展和提高;论述了在本世纪十年间的提高和拓展阶段我国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事业取得的成绩,并向其它工程领域和海外拓展。指出了当前尚需继续攀登的技术要点,展望了未来向水电站/水库综合一体化、高度智能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洪门大坝渗流监测自动化和滑坡体全站仪变形监测自动化的实施 情况,并对提高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在土坝实施变形监测的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修订后刚颁发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所明确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7.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监测界对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和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分歧,从而不利于大坝安全监测的健康、稳定发展。从大坝安全的现状、大坝事故的经验教训、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历程等角度,分别对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范畴、发展趋势、监测项目的分类方法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大坝安全监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以往的经验教训分析,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常会限制各开发商开发方法的灵活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结构标准化的新思路,以实现行业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同时确保各厂商在开发应用时不失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