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近日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考察。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 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遵循的总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 (一)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  相似文献   

2.
万里茶道是始于福建南平武夷山、纵跨我国八省(市)延绵至俄罗斯的“世纪动脉”,从明末清初(1689年《尼布楚条约》)到1863年五口通商条约签订前后,它以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承载着中蒙俄密切的文化和经贸关系. 南平市十分重视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的经贸合作,2014 ~ 2015年文管办组织开展了全市10个县(市、区)的万里茶道(福建段)文物资源专题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三农联动建新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情况下,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三农在经济、政治、社会的任一层面上都居战略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胡总书记讲话的精神,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三农现代化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中国的国情表明: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没有…  相似文献   

4.
上月召开的两会,“三农”问题颇为令人瞩目。因为一个人数达9亿多的庞大社会群体何去何从,不仅与他们每个个体的福祉息息相关,也实实在在地考量着政府的决心。 3月5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掷地有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溯一个月,温总理曾说,“三农”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温总理认为,对“三农”,现在的问题是解决得不够直接、不够有力。 而在两会上,温总理铺开了蓝图: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平均…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城是“三农”问题背景下出现的新经济现象和新空间载体,这给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参与中国三亚农业科技城规划设计竞赛,对规划理念和设计概念进行探索,力求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体现“以农为本”,寻求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筑》2017,(15)
<正>一、基本情况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征,所辖的2区3市5县的建县历史均在千年以上,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原文化入闽的主要通道,"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南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发源地。据统计,南平市"三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大政国策正在实施,农民的积极性大增,农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对基础脆弱的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没有质的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观,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作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投入主体的财政部门,如何在新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做好财政支持三农的工作?“三农”工作的难点分析我国农村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的收入出现锐增势头,但农村改革仍然处…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农民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业内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的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有实施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2005,(9):6-6,10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一届中央领导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日益明晰,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开始形成。但“三农”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认识到行之有效的行动,一步步稳扎解决。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载体,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本刊特邀“三农”和小城镇方面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剖析问题,提出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4)
"三农"问题向来都受到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前提保证,同时还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以规范农村经济合同管理,化解农村基层矛盾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福建省及南平地区土山区等地的地域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农村经济合同管理现状以及农村基层矛盾和在规范农村经济合同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措施是全文主要的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十次小组""流动性"解析与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次小组关注的流动性概念的研究,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组织性、历时性以及社会的流动属性出发,对城市流动性理念进行解析。流动性以其表象中物质性的可视运动方式与隐性中非物质性不可视的流动并置,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示性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3)
在汉语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常常互换使用,但从二者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看,"二"和"两"并不相同,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连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设与规划,论述了大连城市色彩的主题色彩,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城市关于应对"地球变暧",低碳经济解决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4):109-114
针对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安装工程计价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安装工程计价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文章立足于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视角,以论述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的框架,最后提出优化课程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据说目前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在建材中“和”、“合”标准用法的规定。但其中,“掺合料”、“拌合”这种用法在汉语用词上是有误的。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以北方音为基础”有关。“和”在汉语中有五个读音:h(如温和、和平、共和),h(如一唱一和)、h(如打麻将和  相似文献   

18.
李华 《新建筑》2010,(6):121-123
此文是一篇非严格意义上的对《不分类的建筑》的书评。与一般的评价式书评不同,它试图通过重构书中阅读的线索,探讨建筑写作的一种立场,即作者所关注的"游牧",在拓展建筑学的知识中所具有的价值,带来的思考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人民是唯一的吗?人民是人还是民?人民是谁?对人民的审视,关联着现代国家的行政合法性与正当性,也构成了公共性的价值根基。基于学术史的梳理,重新将"人民"引入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在理论和实践取向上,"人民"总是在形式和口号上成为行政目标的代名词,其价值蕴涵经历了数次内部的分化与流变,最终实现了行政公共性等同于人民权力与价值的理论确认。"人民至上"作为一种行政价值,在实践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上引领了我国公共生活与行政变革的良序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显示出正当性与确证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