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3.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成功的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但用于加固碱渣软土地基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天津碱厂碱渣软土地基加固现场试验,证明了该法加固后的碱渣土可以达到堆场地基承载力(80kPa)要求,为大量处理碱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顺利实现工程建设的衔接性,缩短建设周期,采用真空预压法对深厚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数月内将原本流塑状、强度和承载力均较低的软土加固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承载力的地基土,通过对现场施工监测及加固后土体检测结果分析加固效果,以满足后续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6.
选取广西吹填造陆场区土样,测试了土样基本物理特性指标,开展了不同聚合氯化铝(以下简称“PAC”)添加量条件下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真空预压过程中真空度传递和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情况,得到了排水量、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真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添加量下的排水稳定时间;通过十字板剪切强度测试得到了十字板剪切强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规律;分析了聚合氯化铝改进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的存在可以提高真空预压的加固效率,缩短加固周期10%~35%;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值相比较未掺加组提高了20%~30%;真空压力损失比未掺加组试样最高可降低11%,真空加载稳定所需耗时降低了约20%~50%,有效降低真空压力达到稳定的时间,实现了快速稳定真空加载的目的;加固后十字板强度提高了20%~30%;聚合氯化铝添加量存在较优掺加配比,当掺加比为0.3‰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简要说明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加固机理,并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某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对实测的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加固后地基土能满足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真空击密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面积饱和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高真空击密法的试验研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施工沉降、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显示施工沉降约为55~60cm,施工周期为30~35d。施工完成后14d进行了施工效果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静力触探检测、十字板剪切试验、载荷板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孔隙比有所降低,压缩模量、Ps值、剪切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高真空击密处理的影响深度约为8m。研究认为: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处理饱和软土地基,施工工期快,处理效果能满足设计要求,这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高等级公路桥头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浃里陈大桥桥头试验段的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地表沉降、土体水平位移等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过程中,由负超静孔隙水压力与正超静孔隙水压力叠加后产生的联合超静孔隙水压力相对较小,一般小于0,有利于路堤的快速堆载;能大幅预消除沉降,工后沉降量小于100mm,满足桥头软基工后沉降要求;影响区土体水平位移沿水平方向距加固区边界20m之外相对较小,沿深度方向,15m以下基本上无水平位移。真空预压的有效影响深度可以大于10m。对地基土体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后,土体的强度明显增强,加固效果明显。最后结合试验监测成果,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附加应力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目前,真空预压研究中将加固地基均视为饱和土,这与工程实测的地基地下水位下降相矛盾。针对这一的现状,通过对真空泵抽水的室内模拟试验和真空预压工程中实测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外界条件下真空吸力可引起水、空气或气液两相对流:(1)真空预压工程中射流泵提供的真空吸力引起地基中流体气液两相对流;(2)真空预压地基存在非饱和带,真空预压工程实践中密封系统不是绝对密封的,预压地基内存在漏气,液-液气射流泵以气水两相流态抽吸地下水,导致抽真空期间地基地下水位下降;(3)真空预压地基非饱和带类似于群井抽水地基的非饱和带,射流泵抽水量来源于地下水位下以上非饱和带土体的重力排水和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体的弹性释水。同时,提出当前真空预压研究中,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与实际工程中的地基加固边界密封条件不同是产生矛盾或分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地基处理前分析软土宏微观性质对预测真空预压法处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宏微观试验,对珠海金湾地区软土矿物成分、比表面积,以及固结前后的微观结构、孔隙特征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土体结合水量、强度指标等影响真空预压法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珠海金湾软土黏土矿物成分含量不高,且黏胶粒占50%,比表面积较黏土矿物小;颗粒呈曲片絮凝状叠聚体,固结变形后出现团聚现象,孔隙压密,无颗粒破碎形状变化;微孔隙尺寸分布主要为400 nm<r<2 500 nm,固结后试样的累积进汞量大幅减小,且大孔隙变成小孔隙。说明土体的结合水量不高,含较多的自由水,且内摩擦角变化不大,而黏聚力有较大的增长,真空预压法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津南疆经济开发区的壳牌公司调和油工厂、壳牌公司化学品库、壳牌公司沥青厂、埃索沥青厂等工程项目,总结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优点和施工工艺,运用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加固软基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着重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加固强度的影响,进而总结归纳出采用插塑料排水板蓄水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及特性,希望有助于该项技术在工程中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真空预压软土沉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社会经济预测中的Gompertz成长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引入Gompertz成长曲线模型,采用3段估计法求解模型参数;同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真空预压软土的表面累计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并与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ompertz成长曲线模型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采用该模型进行真空预压软土沉降变化规律分析是可行的,并可根据所反映出的沉降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沉降预测,计算工后沉降及确定卸荷时间。与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比较,Gompertz成长曲线模型适应性较好,趋势预测准确性高。最后指出应用Gompertz成长曲线模型进行分析时应注意抽真空的连续性、实测时间序列数据能等分成3组及保证实测沉降数据已进入弹塑性阶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应用于围垦工程中的底部抽真空技术同传统的上部抽真空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底部抽真空的优点。经过改进的仪器能够对试样施加80 kPa的真空压力,同时能够量测不同土层深度下土体的孔隙压力、沉降及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用土取自南京秦淮河,研究结论表明:底部抽真空方法对土体的加固效果优于上部抽真空方法。与上部抽真空方法相比,底部抽真空方法加固后土体含水率低10%,干密度大11%,不排水剪强度提高35%,最终沉降则增加22%。除此之外,试验结果还显示底部抽真空方法固结更快,不同深度土层加固效果差异较小,底部法还能够有效保持真空度的恒定。底部抽真空方法与上部抽真空方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上部抽真空过程中,土体内部水位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总保持饱和状态。相反,采用底部法时,真空压力的施加使得排水板内的水位快速下降到土层底部,土体中水位也因此随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土体不再被水浸没,可以由饱和态转变成为非饱和态。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区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量的公路由于条件限制而修筑在软土地基上。软土由于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不利特点,给公路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结合某道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试验段工程,根据监测资料,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量并与实测沉降量比较,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地基沉降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工程实用性,最后提出较适合该地区特点的沉降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围海造陆形成越来越多的土地,它是由含水量高达80%以上的吹填土形成的,在进行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如何控制投资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更为经济的真空预压工艺,根据真空预压加固机制首次提出可控通气真空预压的概念,并设计可控通气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对相同条件下可控通气和常规真空预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相同条件下2个模型的沉降、孔压变化和土体内真空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固时间、真空荷载和模型尺寸条件下,可控通气真空预压比常规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好,说明可控通气真空预压加固高含水量软土地能够缩短加固时间,节省资金。最后,对可控通气真空预压工作机制进行研究,为可控通气真空预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