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国际区的给排水设计中,综合考虑了赛时利用和赛后运营的情况,本着节水、节能、节材、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消防安全设计方面和宗教服务功能房设计方面都有新的尝试和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唯  李宏  李冰 《建筑技艺》2011,(Z6):170-173
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说明不锈钢板在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围护系统中的运用情况,为不锈钢材料在金属围护系统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说明不锈钢板在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围护系统中的运用情况,为不锈钢材料在金属围护系统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管理》2009,(11):76-76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位于广州亚运城南部,北临风景优美的莲花湾,与运动员村、升旗广场隔水相望,并通过空中漫步廊道与主新闻中心相连,是进入亚运城的门户。它是本届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之一,也是亚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建成后,它将成为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体育馆。  相似文献   

5.
高楠 《建筑与环境》2010,(1):125-126
引言 建筑节能是在当今人类面临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大环境下世界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向,它是指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伟勋  洪卫  胡景聪 《建筑创作》2010,(11):164-171
<正>运动员餐厅及运动员村东停车场区运动员餐厅及运动员村东停车场,位于亚运城北部,北临亚运路,与运动员村隔裕丰涌相邻,占地面积约11.5万m~2,建筑面积约1.5万m~2,其中餐厅13 000m~2,候车廊、调度中心等2 000m~2。根据大型国际比赛举办的时间间隔较长,多为临时建筑的特点,结合运营团队以及运动员就餐周期的需求,餐厅规模为1.3万m~2,使用座位约3 000座,并满足1 500座  相似文献   

7.
韬光  陆山 《建筑》2010,(14):50-51
<正>广州亚运城岭南水乡民俗主题建筑工程散布于官涌、南派涌、裕丰涌等河涌两岸,由编号A到O点15个规模不等的景点组成;建筑形态包括标志性岭南水乡民俗建筑小品、亚运配套岭南水乡民俗建筑以及岭南水乡民俗风情街三种类型;将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作为亚运会官员和运动员的生活休憩配套使用,彰显广州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赛后将保留改造成为河涌沿岸岭南水乡园林建筑景点。该项建筑工程,力求通过对岭南  相似文献   

8.
肖冬英 《安徽建筑》2010,17(5):14-16
城市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现行的景观绿化设计应该跳出仅满足基本绿化设计要求的传统模式,倡导城市特色导向下的环境美化运动。文章以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景观绿化设计为例,以"四季花城、绚彩广州"为设计理念,提出如何在设计手法和植物配置等方面体现广州热情开放的花城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总体建筑造型就像一只海龟与海豚在海上并排遨游,象征着亚运友谊纽带,其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用流动的线条展现了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见图1)。1工程概况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2010,(11):87-88
广州亚运城于2007年11月26日开工,经过30个月的奋战,于2010年8月31日正式竣工验收,整体移交广州亚组委。举办亚运会的建筑项目总投资达2200亿元,广州亚运城的投资核减了5亿元人民币,体现节俭办会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对于广府地区的人居环境设计,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广府地区的文化才能使其保持魅力。要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岭南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总结出更为科学、更为适宜的人居建筑设计思路。本次亚运城运动员村的建筑设计是广州设计师对于21世纪广州人居文化的一次科学阐述。  相似文献   

12.
亚运场馆的分散、城市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亚运交通的突发集中,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城市编制一个系统、完善、有效的亚运综合交通规划,用以指导城市在亚运前和期间的交通建设和管理。本文在明确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后,从建设和组织两个方面对广州2010年亚运交通规划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介绍2010年广州亚运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背景、目标、要求与原则的基础上,对亚运城规划构思、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市政道路交通、绿地景观与水系、村民安置、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规划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城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州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出发,解析了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动机和重要意义,认为举办亚运会是广州城市发展提升的助推器,是增强广州的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并阐释了广州以亚运为契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积极引导和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和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广志 《建筑技术》2010,41(11):1009-1013
通过介绍广东奥林匹克亚运游泳跳水馆、综合体育馆的机电工程应用,以及综合安防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家居技术、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太阳能、水源热泵再生能源技术在亚运城的应用,体现了安全亚运、绿色亚运、科技亚运和环保亚运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亚运村规划建设亚运要求》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历届奥(亚)运会奥(亚)运村交通建设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亚运城赛时不同群体的交通需求。根据亚运期间亚运城交通组织运营的需要,从高效的进出交通系统、分级设计的内部交通系统以及弹性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着手,来统筹安排亚运城的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使得亚运城的交通系统既能满足亚运赛事期间的交通组织运营和安保需要,同时又能满足赛后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节事活动与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发展进行了解析,认为借助节事活动整合城市各方面特有资源与优势要素,有目的地规划、建设和营销城市,是塑造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广州城市特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亚运会对城市特色重塑的积极影响,并对如何借助亚运促进广州城市特色重塑进行探讨,认为广州城市特色的重塑不仅仅是城市实体形象上的改变,更应以亚运整合优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促进和带动城市个性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明确具体的策略行动。  相似文献   

18.
贾勇  潘冰洪  刘汉元 《钢结构》2012,27(9):30-33,19
广州亚运综合体育馆为体操馆、台球壁球馆和历史展览馆三馆合一的建筑群,如一缕丝带飘在珠江之滨。鉴于场馆群体型及结构体系的复杂性,以风洞试验为主、数值模拟为辅对其风环境进行了分析;采用编程的方式准确而快捷地处理风荷载试验数据;根据工程出现的情况突破了常用分析方法,总结复杂结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11月12日即将拉开序幕,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承担多个项目的比赛和训练任务。位于主体育场以北的游泳跳水馆是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将在此进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及亚残会的游泳比赛,场馆建筑倍受各界关注。场馆赛后将组建成为IOC/OCA国际训练中心、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其他重大赛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揭示了广州的战略规划与亚运场馆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广州战略规划的思路与场馆布局的关系,通过分析场馆布局、场馆交通组织以及官方提出的亚运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阐明战略规划对场馆布局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