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对日本近代城市公园绿地历史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浩 《中国园林》2002,18(3):57-60
城市公园绿地制度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本论文主要考察日本城市公园绿地及其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了其公园绿地体系的特征。从历史上看,日本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有全国统一的配置标准,重视防灾功能,都市公园以小公园为主。本文最后讨论了日本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对我国城市绿地规划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雨水径流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暴雨或较大降雨强度的条件下城市绿地也会产生地面径流,在建设公园绿地的同时要考虑对公园绿地上雨水径流的收集,并回用于绿地灌溉,而不是简单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结合北京市丰台区绿源公园绿地径流的现场试验观测,提出了城市草坪绿地降雨量、降雨强度与径流量的关系,以及不同地面坡度条件下的降雨径流关系,为北京城市绿地雨水径流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基础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降雨量小于9mm时试验坡度的草坪绿地均不产流;次降雨量大于9mm时,绿地的径流效率与次降雨量成正比,而坡地上二者的相关性比平地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西安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绿地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伴随着"园林、绿化"在不同时期语义内涵的变化,及其设计营建模式的改变;并遵循着历史遗址地上建设公园开放绿地的一贯做法,使得公园绿地空间体系反映历史城市的格局特点。详实地描述和梳理建国以来5个历史阶段的建设发展过程,从基础"植物种植"和传统园林式、遗址地上新建公园花园、城市大草坪装饰性种植,到汉唐风格公园广场绿地的城市经营模式,评析“园林”、“绿化”等行业术语在不同时期当下语境与模式的演变对公园绿地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城市公园绿地指标细化的一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10,26(3):9-13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针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进行剖析,在与国外类似指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建设情况,从社区和城区2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尝试提出对现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进行细化的设想,以期为今后公园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公园绿地运行管理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城市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环境,对疫情防控和维持公众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分析入手,结合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特点、防控要求和国内典型城市应对疫情管理实践,提出了疫期公园绿地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构建公园绿地防疫体系、建立内外联防联动机制、实施分级分类分区域管控、综合确定疫期游人规模、施行管控与疏导相结合等系列策略,以及启动应急管理、安全评估与分级管控、园内环境卫生消毒、疫期优质管养、员工健康维护、正向科普宣传等对策措施,以期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为做好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极端气 候事件和不确定干扰的能力在提高城市防灾韧性中起到关键作 用。基于对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过程与功能分析,构建 了一个涵盖灾前、灾时和灾后“全过程”的城市公园绿地防灾 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1个准则和32个指标构成, 用于应对极端高温灾害;暴雨、台风和城市内涝;森林火灾以 及其他灾害。最后,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 证检验。结论有助于明确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的重要性与方 向,优化和提升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设计。  相似文献   

7.
从雨水径流量控制、防止地下水质污染、充分利用雨水等方面,阐述了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目标,并探讨了公园体系及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法,对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使用的角度,对绵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健康、促进人们的社会交流。随机估价法、享乐付价法和旅行费用法等方法是开展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靖松  丁丰华  肖云异 《山西建筑》2007,33(20):358-359
介绍了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及说明,从田园城市、绿带、绿道、绿色生态网络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构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公园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精度卫星图片分析日本东京都中心区绿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浩 《中国园林》2003,19(9):67-69
总结了利用高精度依柯诺斯卫星图像与地理信息系统提取、分析东京都中心区绿地的方法与过程,并结合我国目前状况,阐明了从这次研究课题得到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黄琦 《城市建筑》2013,(12):13-13,17
城市通俗的说是一种聚落形态。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建筑群越来越密集,城市的开发受到成本和空间的限制。如何合理的规划城市区域,开放城市空间是城市建设者主要思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对城市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日本东京都城市绿地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通过与我国上海的比较,探讨了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日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参考意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东京都绿地分析及其与我国城市绿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对城市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日本东京都城市绿地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通过与我国上海的比较,探讨了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日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世界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比较早的国家,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历了三个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态的不断推进,其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也不断完善,建立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体系.进而进一步有利地推动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与法律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开放空间通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振 《中国园林》2006,22(11):22-25
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移动能力、感知能力、体力上与正常人的差异,相当一部分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对环境有特殊的需求,在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中这些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很容易被忽视,导致他们在开放空间中的活动受到限制。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通用设计理念,在归纳国内外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开放空间通用设计导则以及评价体系,以使开放空间更好地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所有人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理论研究和长期实践表明,现代城市应该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随之带来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研究的新课题.广州作为特大城市,已进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高速发展阶段,暴露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问题愈加突出.从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现状着手,指出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兼顾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角度,通过充分利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管理平台,改革完善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华 《建筑科学》2007,23(9):102-105
随着我国各地快速城市化的形成,在我国城市规划中设置的各种城市开放空间建成后,人们对其使用后的满意度如何,使用后的评价如何等,尚有待商榷。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建成环境的使用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休憩广场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数理分析做出使用后评价,得出广场的主要影响因子和人们对广场的满意度,以期通过这种评价方法来延伸到其他类型的城市开放空间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每年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日本,经过长年的防灾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不断地把它们活用于城市绿地建设之中。分析日本防灾系统规划,揭示制定绿地防灾系统规划要点,系统地整理了有关防灾的基本概念,以供读者把握防灾建设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正在上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孟潮 《规划师》2001,17(6):122-123
1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涵义 什么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定义,也缺少概括性的叙述。 1987年,我在《时代在呼唤环境艺术--关于环境美的思考与建构》一文中,曾提出环境艺术是美学艺术。场所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环境艺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更客  相似文献   

20.
《新建筑》2016,(1)
阐明了四条有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第一,应使人们日常交往和相处的公其空间遍布全城,以此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第二,应营造通达且易于理解的街道网络,从而引导人们对城市的探索和认知,并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共存;第三,应使位于城市整体或局部地区中心的居民出行目的地之间相互联系,且以较为连续的方式分布,使其在决定前往某个目的地时,能同时意识到周边潜在的其他去处;第四,在不破坏整体和局部街网连接性的前提下,应合理穿插连接不同空间尺度的街道。上述原则的提出均建立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30多年来空间句法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空间认知的句法变量与影响人车流运动、土地利用分布等城市功能的句法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