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钻孔粘土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选用石灰和石膏作为絮凝剂,采用先单一、后混合添加的方法,按照先絮凝、后压滤的试验步骤,研究不同加药量时,石灰、石膏两种絮凝剂单独使用以及不同配合比时,絮凝剂对钻孔粘土废弃泥浆絮凝脱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石灰和石膏絮凝剂后,泥浆压滤脱水规律呈非线性增长.添加单一絮凝剂时,泥浆压滤脱水速率随加絮凝剂加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存在最优加药量;添加混合絮凝剂时,石灰絮凝剂加药量的变化对泥浆压滤脱水具有较大的影响;当石灰絮凝剂加药量未达到最优时,石膏絮凝剂加药量的变化对泥浆压滤脱水影响较小,当石灰絮凝剂加药量达到最优后,石膏絮凝剂加药量变化对泥浆压滤脱水影响较大.并建立两者添加方式最优加药量时泥浆脱水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为工程中泥浆固液分离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废弃泥浆的压滤脱水性能,提高泥浆压滤脱水速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絮凝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泥浆脱水的影响进行正交设计,采用泥浆压滤设备,获得不同加药量时泥浆脱水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和因素分析,得到淤泥质粘土废弃泥浆压滤脱水剂的最优组合及其配比。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与Ca(OH)2、粉煤灰、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双组分或多组分压滤脱水剂要比单组分的脱水效果好,在多组分最优组合及最优配比下,泥浆的脱水速率得到快速提高,泥浆的脱水性能得到极大改善,研究结果对于工程中泥浆处理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复合絮凝剂对废弃泥浆压滤脱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复合絮凝剂在不同剂量配比下对泥浆脱水的影响进行正交设计,利用泥浆压滤设备,得到不同加药量时泥浆脱水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复合絮凝剂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加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与Ca(OH)2、粉煤灰、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之后,泥浆的脱水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以泥浆的脱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为依据,用函数拟合出加入絮凝剂之后泥浆的脱水量与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工程中泥浆处理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下工程的发展,钻孔废弃泥浆含水量高不易处理,所以废弃泥浆脱水的研究很有必要.主要探讨了复合絮凝剂(石灰、石膏、粉煤灰和高分子絮凝剂4种材料组成)对废泥浆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安排了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的对比试验,运用先絮凝后压滤的方法解决了废泥浆脱水问题.试验表明复合絮凝剂比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更好的絮凝脱水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复合絮凝剂各成分最佳掺量.为复合絮凝剂在废弃泥浆脱水中的应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泥浆的快速减量问题,选取在粘粉土地层施工时产生的废弃泥浆,分别添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开展室内絮凝沉降试验研究,根据沉降曲线、上清液浊度、底泥密度及含水率等指标,结合絮凝剂絮凝机理,得出最佳絮凝剂及其最优添加量,据此进行现场絮凝试验。结果表明,现场采用添加量为0.5%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进行泥浆絮凝处理效果良好,可快速达到理想的絮凝、沉降、上浮、污泥脱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pH值工况下,对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pH值对污泥产量、组成、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基于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优化实验,对华能南通电厂脱硫废水"三联箱"工艺进行调试。结果表明:pH值越高,污泥产量就越高,污泥沉降比也越高。脱水性能的改变是由于污泥中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脱水性能在pH值为8.5时最优。投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能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现场"三联箱"工艺运行pH值为8.5,将非离子型PAM更换为阴离子型PAM,泥饼含水率和出水浊度分别降低至25.2%和12.6 NTU。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市某地表水厂为例,针对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风险控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浓度的污泥,投加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PAM均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值,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使用阴离子型PAM,出厂水丙烯酰胺含量更低.综合考虑污泥脱水效果及脱水分离液中丙烯酰胺的残留量,采用阴离子型PAM,投药量在0.09~0.16g/L之间时,可有效控制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微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联用条件对污泥脱水效果优于仅PAM调理,污泥tcs、离心后含水率及污泥比阻分别由仅PAM调理的37.3 s、83.68%、1.72×109 s2·g-1降至16.7 s、78.16%、0.35×109 s2·g-1,且PAM投加量节省33%左右.适宜的微波与PAM联用对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钻孔桩废弃泥浆处理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压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探究压滤过程中的时间、压力以及最终压滤效果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经过推导给出压滤公式,并通过现有数据对公式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压滤公式中的参数以及变量的分析,说明:增加压力有利于压滤的快速完成,但当压力超过一定值以后,对压滤时间的影响很小;同时压滤压力越大,最终泥饼的渗透系数越小。最后进行了泥浆压滤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给出的压滤压力、压滤时间以及压滤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对给水厂排泥水沉降性能和浓缩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污泥颗粒粒径的变化及其与污泥比阻的关系。结果表明,PAM投加率为0.32%时可明显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浊度。对排泥水和底层污泥都进行调质时,PAM投加率为0.32%既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又能减少PAM投加量。PAM调质可使污泥颗粒平均粒径变大,粒径分布也发生变化。污泥比阻与污泥平均颗粒粒径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石油钻井泥浆中污染质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废弃钻井泥浆污染土壤、水体的现状,选择长庆油田陕北采区5个 井场的钻井泥浆进行污染特征分析。测定了泥浆中35项理化指标和污染指标,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泥浆呈粘稠状胶 体,粘度高。钻井泥浆的成分主要为粘土、聚丙烯酰胺(PAM),羧甲基纤维素(CMC)。泥浆中COD、矿物油、NH4+、 Cr、Cd、Pb、As、pH 值和色度等超标,个别井场的Zn超标,除COD、矿物油严重超标之外,其他组分超标倍数不大。 泥浆中COD、矿物油和NH 4+ 等污染组分主要源于地层石油以及PAM,CMC等添加物,pH值升高与加入纯碱或烧 碱有关,而Cr、Cd、Pb、As、Zn等重金属则源于钻井过程中循环泥浆携带上来的井壁物质,与地层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泥水平衡盾构施工中压滤泥饼废弃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压滤泥饼调制泥浆改良砂层渣土的新方法。从泥浆的密度控制、稳定性控制和粘度控制三个方面,开展压滤泥饼调制泥浆试验,从流动性与渗透性角度,确定改良砂层渣土的适宜泥浆掺量。结果表明:压滤泥饼调制的泥浆密度宜在1.29~1.34 g/cm3之间,掺入泥浆质量3%~5%的钠基膨润土,泥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粘度。掺入渣土质量6%~10%的调制泥浆,便能达到与使用纯膨润土改良渣土相近的效果,泥浆用量大为减少。所以利用压滤泥饼调制泥浆并运用于砂层渣土改良是可行的,是一个节能环保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厢式压滤机内泥饼的含水率难以在线监测,因而厢式压滤机系统的自动停机控制一般根据经验来设定。以系统压滤出水速率作为在线监控的指标,在对现场数据监测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厢式压滤机优化自动控制系统。实践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在保证泥饼干度的基础上,可实现系统的自动运行,并节省了15%以上的压缩空气量。研究结果对于厢式压滤脱水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泥页岩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泥页岩水化膨胀测定方法、钻井液泥饼压缩性评价方法等现有诸多评价方法,都是针对泥页岩地层垮塌进行的研究,而对如何稳定破碎性地层及裂缝发育地层,目前还没有一种可行性的评价的方法。探讨了利用38742型泥浆失水仪来评价钻井液、完井液的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是现场评价钻井液、完井液封堵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常温条件下分别采用5号和3号两种白油配制基浆和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在基浆和钻井液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PIBSI),考察不同温度下PIBSI的质量分数对基浆和钻井液体系流变、沉降和滤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基浆而言,低温条件下(4℃)PIBSI能够提高基浆的沉降稳定性能,基浆的黏度随PIBSI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对于油基钻井液体系而言,在适当质量分数下(5号白油体系PIBSI质量分数为2%,3号白油体系PIBSI质量分数为0.2%),PIBSI能够有效降低体系低温条件下(4℃)的黏度,而对室温(25℃)和高温(65℃)条件下体系的黏度、动切力等参数影响程度较小。PIBSI质量分数越高,两种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高温高压降滤失量越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GD油田含聚含油污水黏度高、 含油量高、 悬浮颗粒多的特点, 而常规单一絮凝剂用量高、 絮凝体 松散、 成本高的缺点, 以除油率和去浊率为评价指标, 采用烧瓶实验对3种无机絮凝剂和2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 絮凝效果评价, 优选出了质量浓度为1 0 0m g / L的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铁和质量浓度为4 0m g / L的有机高分子絮凝 剂P AM - 4为单一絮凝剂的最佳试剂。将两者组成复配体系后, 优选出最佳的絮凝剂经过复配絮凝剂体系处理后的 污水除油率和去浊率分别为9 2. 3%和9 0. 7%, 并评价了絮凝温度、 污水p H 及沉降处理时间对复配絮凝剂体系絮凝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絮凝剂体系在4 0~6 0℃, p H为6~9及较长的沉降时间下, 处理效果最好。该体系在同 类含聚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