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纳米医药学概念,纳米微粒在医药学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以及纳米靶向药物对纳米微粒戟体的要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金属纳米微粒的热力学性能不仅依赖于纳米微粒的尺寸,还依赖于纳米微粒的形状.介绍了作者建立的描述纳米微粒形状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微粒形状对其结合能、熔解温度、过热、熔解熵、熔解焓、空位形成能、空位浓度以及纳米微粒相图的影响.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已有的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3.
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把纳米微粒分散在基体中,形成纳米微粒母料,既防止了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纳米材料应用时的团聚问题,为收集、保存和运输纳米颗粒提供了一条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法制备ZnS:Mn纳米晶及性能的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韵慧  李磊  邵晓芬  崔兰  李振钢  尹淑梅 《功能材料》2001,32(4):405-406,409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出3-5nm ZnS:Mn纳米晶,并用TEM和Brus有效质量模型进行确定。在紫外吸收光谱中,ZnS:Mn纳米微粒的吸收峰发生蓝移,且颗粒越小,蓝移量越大。用微乳液法制得纳米微粒尺寸可控,粒径均一。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5.
用脂肪酸对3种纳米微粒进行了有效的修饰,并对修饰后的纳米微粒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油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粒经表面修饰后油溶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氧弹测热值对比法对所研制的纳米添加剂进行了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几种修饰纳米微粒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燃油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纳米氧化铜微粒对冷冻机油性能的影响。由于纳米微粒作为油品添加剂具有降磨减磨的作用,但是纳米流体的稳定性较差使得纳米微粒作为油品添加剂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稳定性、黏度及表面张力3个方面对纳米CuO微粒对冷冻机油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用分散剂为MH-95,超声波振荡及纳米CuO微粒添加量为1%时的纳米流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纳米微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微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情况 ,并对纳米微粒表面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修饰机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唐有根  万伟华  唐仁英  卢周广  张伟  李玉杰 《材料导报》2006,20(Z2):138-141,148
单分散纳米微粒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尺寸的纳米微粒的各种性质提供了方便.单分散纳米微粒比多分散纳米微粒具有更显著的性能,更适合于应用.国内外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报道了低温液相化学法在合成单分散金属纳米颗粒、单分散半导体纳米颗粒、单分散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单分散聚合物纳米微球、单分散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粒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属微粒由于有光、声、电、磁等各种奇特的介观物理现象,其制备工艺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通过溶液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铁金属的微粒,并对微粒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溶液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为了解决还原所得金属微粒粒径过大及微粒表面氧化问题,在溶液中添加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通过XRD及TEM等结构分析手段,发现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大降低纳米金属微粒的粒径,而且对金属微粒的表面起保护作用,阻止金属纳米微粒表面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朱荣  韦钰 《功能材料》1993,24(2):138-140
报道了在LB膜里合成直径可控的半导体纳米微粒的实验结果。用Langmuir-Blodgett(LB)方法制备了硬脂酸镉多层LB膜。通过将其与硫化氢气体反应,在LB膜中生成了直径为2nm的硫化镉纳米微粒。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椭偏术研究了纳米微粒的生成过程。将含有纳米微粒的LB膜在水中浸放,发现微粒的直径可以增大。控制浸放时间可以获得直径在2~6nm范围内的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氮化钛粉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纳米TiO2为原料,采用氨气氮化法制备了纳米TiN粉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800℃下,氮化反应5h,纳米TiO2全部转化成纳米TiN,制备的纳米TiN粉体的粒径为20nm左右,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纳米TiN的纯度,采用DTA-TG技术研究了纳米TiN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在21世纪前20年的迅猛发展,将给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文章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敏感、催化、生物医学、光学、磁学等方面的应用和现状,并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纳米结构镀层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谭俊  徐滨士 《材料保护》2004,37(1):19-22
对近年来国外纳米结构镀层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纳米晶镀层、纳米颗粒增强镀层、纳米多层镀层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制造纳米电子器件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发展纳米电子年及纳米电子学技术寻找有效途径。方法 对目前制造纳米电子器件的主要途径,例如基于三束的光刻加工技术、分子组装与纳米微粒排列技术、扫描力探针加工技术等进行了概略的介绍。讨论了各种方法所存在的优势与限制。结果 对基于分子组装与纳米光刻的纳料制造技术给予很大的重视。结论 认为综合若干种技术之长可能是我们目前实现特定纳料器件制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纳米陶瓷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普通陶瓷存在的裂纹缺陷问题 ,由此引出高性能的替代材料纳米陶瓷。具体介绍了纳米技术以及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并针对纳米陶瓷特有的性能 ,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国家高性能陶瓷市场预测情况以及纳米陶瓷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选择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掺杂无机纳米ZnO和蒙脱土(MMT)颗粒,探讨不同形态无机纳米颗粒对LDPE介电性能的影响。利用熔融共混法配合不同冷却方式制备不同结晶形态的纳米ZnO/LDPE和MMT/LDPE复合材料。通过FTIR、偏光显微镜(PLM)、SEM、DSC和热刺激电流(TSC)对试样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纳米ZnO/LDPE和MMT/LDPE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特性,结果表明:掺杂适当质量分数并经表面修饰的无机纳米颗粒可有效的避免其团聚现象,提高纳米ZnO/LDPE和MMT/LDPE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使结晶结构更完善,同时无机纳米颗粒掺杂使LDPE的陷阱密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载流子入陷在试样内部形成界面"局域态"。经油冷却方式制备的纳米ZnO/LDPE和MMT/LDPE复合材料击穿场强比空气自然冷却分别高13.6%和14.4%,当掺杂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3wt%时,复合材料击穿场强出现最大值,其中纳米ZnO/LDPE复合材料比MMT/LDPE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值高0.68%;电导率试验结果表明:纳米ZnO/LDPE复合材料电导率比MMT/LDPE复合材料低。介电性能测试表明,在1~105 Hz的测试频率范围内,纳米ZnO/LDPE复合材料和MMT/LDPE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降低,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As global population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pressure on water supplies will inevitably intensify. Consequently the international need for more efficient and cost effective 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will also rise.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to the industry may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and zero‐valent iron nano‐particles (INPs) have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for potential remediation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dispersed INP suspensions is limited and somewhat contentious on the grounds of safety, whilst INP reaction mechanisms,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ecotoxicity are area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ano‐composites containing INPs to overcome these issues provides the logical next step for developing nano‐materials that are better suited to wide application across the water industry.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ange of static, bulk nano‐composites containing INPs being developed, whilst highlighting the limitations of individual solutions, overall classes of technology, and lack of comparative testing for nano‐composites. The review discusses what further developments are needed to optimize nano‐composite water remediation systems to subsequently achieve commercial maturity.  相似文献   

18.
微反应器法纳米颗粒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刚  黄海燕  熊蓉春 《功能材料》2002,33(5):471-472,476
微反应器法以其特殊的微反应环境而在纳米颗粒的制备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微反应器的组成和性质入手,介绍了微反应器内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及反应特点,举例说明了该法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对该法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纳米复合介质的吸潮特性及其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应用Materials Studio仿真分析MgO及SiO2纳米粉末对水分子的吸附能,探讨了相关的吸潮机制及纳米MgO和纳米SiO2粉末的吸潮特性,对吸潮前后MgO/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SiO2/LDPE复合介质介电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在氧化物表面的吸附点位主要是O原子,由于纳米SiO2属无定形,水分子可渗入SiO2纳米粒子内部与更多的O原子形成吸附作用,纳米SiO2具有更大的吸潮量。由于纳米MgO对水分子的吸附能大于纳米SiO2对水分子的吸附能,水分子更难被移除。纳米MgO/LDPE和纳米SiO2/LDPE复合介质较LDPE更易吸潮,其原因是纳米粒子吸附水分子能力较强所致。吸潮对MgO/LDPE和纳米SiO2/LDPE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有较大影响,吸潮后复合介质的电流密度值明显上升,水分子的存在可能破坏了原有界面区的紧密结构和荷电特性,削弱了复合介质对载流子迁移的抑制能力。当测试温度增加至60℃以上,受潮后复合介质吸附的水分子基本被移除,纳米MgO/LDPE和SiO2/LDPE复合介质的电流密度值恢复到同干燥试样的电流密度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O2疏水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刘莉  张琴 《材料导报》2007,21(7):93-96
由于与有机基体之间存在良好相容性,疏水纳米SiO2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有机材料中的重要无机纳米填料.介绍了纳米SiO2疏水改性的原理方法,综述了纳米SiO2疏水改性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硅橡胶、涂料、塑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