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晶交联网络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温度对PVC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及加热形变量(针入度)的影响,发现与未增塑PVC相类似,增塑PVC在90℃左右出现断裂伸长率最大值;增塑PVC的形变量随PVC聚合度(结晶度)的增加而减小,软化温度则上升。  相似文献   

2.
以生产一次性防疫用聚氯乙烯手套的聚氯乙烯增塑糊(PVCPP)为研究体系,以柠檬酸酯和乙酰柠檬酸酯为增塑剂,考察增塑剂丁/辛基比例、柠檬酸酯羟基/乙酰基团、柠檬酸酯物理混合和丁醇/辛醇混合醇与柠檬酸化学反应混合方式对PVCPP流变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10类柠檬酸酯和乙酰柠檬酸酯增塑剂动态黏度(η')及制备的PVC...  相似文献   

3.
聚丙撑碳酸酯增塑聚氯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撑碳酸酯(PPC)作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能增强材料强度,且分子量较低的PPC效果更佳。再加入NBR-PPC弹性体作偶联剂,拉伸强度未下降,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关和量为8份时,性能最好,PVC制品的第化为先慢后快的发展趋势,老化天数少于250d,试样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多壁碳纳米管/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混合法可以简单地制得多壁碳纳米管/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拉伸强度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降低,所得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呈非线性降低趋势,拉伸强度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碳纳米管含量为1%~2.5%(质量分数,下同)时所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拉伸强度均较纯聚氯乙烯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交联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的交联体系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国甲基秋兰姆(TMTD)氧化锌,氧化镁组合的硫化体系可有效有交联HPVC,且交联效率大于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体系,酸性物质(增塑剂,硬脂酸)将会降低TMTD/ZnO/MgO硫化体系时HPVC的交联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的溶度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的溶度参数与PVC的溶度参数是否一致,尚无结论。本工作选择浓度滴定法,平衡溶胀法和粘度法等3种方法测定了聚合度为2500的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溶度参数分别为20.13,20.25,20.30(J/cm^3)1/2。实验结果表明,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度虽然约为聚氯乙烯树脂的2-3倍,但对溶度参数值影响不大。上述3种测定方法中;浊度滴定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机械方法将TH-400型LMWPVC与P-2500型UHMWPVC共混增塑,并对共混增塑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n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MWPVC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共混体系的粘度。当剪切速率大于243s^-1后,体系的粘流活化能明显降低,试样的SEM照片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熔体中的初级粒子尺寸减小。该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保型增塑剂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制备了具有较宽玻璃化转变温域的增塑聚氯乙烯(PVC),研究了开关温度(Ts)的选择对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增塑PVC的形状固定率始终接近100%,与Ts大小无关,但当Ts从70℃升高到100℃,形状回复率由91.5%降至85.5%,回复速率和回复应力也同时劣化。在低的Ts下进行同条件拉伸时,增塑PVC高的储能模量赋予其更强的弹性能贮存能力,可提供更大的回复应力,进而加速回复过程。机理研究表明,增塑PVC的形状记忆效应源于微晶和无定形分子链的协同作用,PVC微晶作为物理交联点,充当固定相,其结构和含量在形状记忆前后不变,无定形分子链基于Ts的选定划分为软链和硬链部分,分别充当可逆相和第二固定相。提高Ts会增大软链比例,加剧分子链滑移,而硬链的减少弱化了固定相对分子链滑移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形状回复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的形态,流变与加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升温Braba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比较了两种高分子量聚氯乙烯树脂(分子量相同)及其增塑体系在相同剪切应力作用下的熔融过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Brabander挤出-流变仪研究了上述增塑体系的流变行为和挤出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颗粒的疏松程度越好,颗粒表面无皮膜包覆,粉粒破碎成聚结体和初级粒子的温度越低,这些微观层次的粒子相互粘连直至形成分子熔体的熔融温度越低,其增塑体系的熔融温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聚氯乙烯缺口冲击强度及断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对聚氯乙烯PVC缺口冲击强度,断口形貌特征及断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缺口冲击强度和断面粗糙度参数RS聚温度变化,在脆化温度Tb处存在极小值,前者取决于真实断裂表面积大小,后乾受控于局部高弹变形及裂纹分叉扩展综合作用,低温冲击断面上易观察到裂纹分叉扩展形成的弧形条纹及分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非晶聚氯乙烯(PVC)在橡胶区的淬火温度对α内耗峰的影响。样品分别在橡胶区三个不同的温度退火,然后在冰水混合物中淬火。退火温度分别为80℃,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附近;90℃,高于Tg的温度;以及130℃,远高于Tg的温度,动态力学测量的结果表明,在橡胶区的淬火温度对PVC的α内耗峰有显著的影响,同时,物理老化的温度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α内耗峰的峰温Tα以下。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原粉树脂和重结晶试吉晶性能,结果表明,PVC原粉树脂具有110~220℃的结晶融峰,结晶度随聚合物温度的下降而线性增加,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热处理条件对PVC的重结晶行为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增塑剂DOP的加入使树脂的结晶度下降,聚合度越高的树脂,其结晶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接枝聚乳酸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己酮为溶剂,将聚氯乙烯(PVC)与聚乳酸(PLA)的钠盐进行反应,合成了以PVC为主链、PLA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PVC-g-PLA)。讨论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土壤掩埋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接枝物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辐照下PVC的降解及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超声波辐照下,聚氯乙烯(PVC)在环己酮溶液中的降解及与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PVC在超声波辐照下可降解成低分子量产物,其分子结构与玻璃化温度基本未变。PVC的超声降解符合一般力降解规律,降解动力学方程为(21.5kHz,380W,25℃1.0%PVC)ln=1.56×10~(-4)t。经IR、XPS、NMR等分析表明,PVC与BA的超声共聚产物主要为嵌段共聚物。所得共聚物可以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使聚氯乙烯(PVC)与聚二甲硅氧烷硅二醇单锂反应,创备了聚氯乙烯-g-聚二甲基硅氧烷(PVC-g-PDMSO)。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利用^1H-NMR、IR、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溶液法和熔融法制得聚氯乙烯(PVC)与聚丙碳酸酯(PPC)共混试样,用DSC证明PVC/PPC不相容,但它们不相容的程度受分子量、共混比例及共混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出溶液2共混试样PPC富相中PVC的质量百分含量。用DMA说明了NBR/PPC对PVC/PPC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共混体系中PP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相容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入适量的PPC可提高共混试样  相似文献   

17.
添加剂对聚氯乙烯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铵和氧化钴对聚氯乙烯(PVC)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氧化钴基本消除了PVC热降解时自诱导脱氯化氢反应特征.氧化性地加速了热降解过程进行.硫酸铵轻微加速了初始热降解反应,由于生成氯化铵而消除了氯化氢释放,实质性改变了PVC氯化氢释放规律,并推迟了PVC主体热降解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等极性小分子对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处理,得到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用熔融复合法制备了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冲击性能较纯PVC都得到提高.通过XRD、TEM等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所得材料为剥离型复合材料.并用DSC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