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的认识或从事某种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它包括体育心理兴趣和体育生理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初中体育课兴趣的激发就是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激励和发挥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高昂的体育兴趣,能够使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发挥运动成绩,提高课的效率。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成为人们自觉从事各类活动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要达到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增强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就要积极培养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片面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知识的掌握,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是课上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情绪不高,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厌烦。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强调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以达到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性情得到陶”,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文章主要结合篮球教学特点,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本着对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教学的工作重点,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教育教学终极目标,让学生在快乐体育中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知识或某项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而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一动力,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呢?就是把体育游戏贯穿于体育游戏的始终。体育游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提高身体素质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训任务。  相似文献   

6.
体育创新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校240名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对几个授课教师的访谈初步分析并得出了我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基本走向和制约学生兴趣发展的有关因素,旨在初步揭示我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并针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各个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及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体、智、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合理的运用到体育课中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在体育课中是不可缺少的。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和自身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锻炼,克服各种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性分析;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原因;体育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兴趣的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多年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材及活动内容贯穿了体育教学中,课中的活动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很多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能不能开展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必然要知道影响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有哪些,因此谈谈自己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突出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强调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性和动机与兴趣。因此,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成为当前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意识支配和指导人的体育行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之一,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正确把握体育意识的实质内涵提供帮助,使得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动技能,如何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论在什么课程中都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开展体育这门课,深深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在众多的学科里面,大多数的学科是纯理论,即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学生实际的进行行动和造作的时间还是有限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坐在板凳上听或说。只有在体育课程上才能真正的放松,不仅精神方能获得了最佳的效果,在身体的素质方面也在不断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使学生的身体变得更佳健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学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是达成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学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在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广大中学生的体育需求、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为主要目的中学业余体育组织。目前在河南省城市高级中学已经有少部分学校开设课外体育俱乐部,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动力,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素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的深远意义。旨在为篮球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要适应现代化体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将体育教学与健康娱乐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方面迈出了一步,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所要学习的专业科目,但在体育专业课教学训练当中,总体上的教学目标仍是以国家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专业的体育运动人才,体育人才的培养仍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兴趣为导向。  相似文献   

17.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教师为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所经常采取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沈巷中学六年级(1)班、(2)班两个班级,分别采用结合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和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来对两个班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进一步分析体育游戏的运用与激发运动兴趣的关系,得出体育体育游戏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游戏的运用有效地引导学生们乐于上体育课;体育游戏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体育游戏的运用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体育游戏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课成绩,消灭不及格现象等结论,旨在为更好的说明体育游戏的运动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体育课的兴趣和体育成绩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涉及到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两方面。本文说明了如何从健康理念和兴趣培养方面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并针对如何利用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一系列实际方案。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参与兴趣是影响中专生体育运动参与兴趣的一些主观因素,为提高中专学生体育参与兴趣,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来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为他们以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中学篮球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同时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运动技能记忆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实际中虽然运用快乐体育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却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竞技技能,从而让学生在运动中可以感受到快乐。因此,本文针对在教学中的快乐体育原则进行了分析,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