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测试了CPE—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基本性能,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挤出性。结果表明:CPE—g—VC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2.
CPE—g—VC接枝共聚树脂加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CPE—g—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良好耐低温性、耐老化性、热稳定性、耐燃性等。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3.
CPE-g-VC共聚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方法合成不同CPE含量的CPE - g -VC共聚树脂 ,对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与PVC、PVC/CPE共混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接枝共聚物的加工性能优于PVC和PVC/CPE共混物 ,且其加工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逐渐改善 ;在CPE含量相同时 ,CPE - g -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大于PVC/CPE共混物 ,冲击强度随CP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当CPE含量相同时 ,CPE -g -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强 ;相近CPE含量的接枝共聚物的屈服强度大于共混物。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1965年西德露公司用45%VA(醋酸乙烯)为原料研制了商品名为Levapren VC45/50的共聚树脂。80年西德在塑料窗生产中所用的改性剂为EVA、CPE、ACR三种,它们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65%、25%、10%。由此可见,EVA接枝共聚树脂作为PVC改性剂发展之快。 VC—g—EVA接枝共聚树脂具有较高的冲击性能、良好的耐候性以及较低的熔体流动温度,加工工艺易于掌握,把它作为硬制品的改性剂(改性树脂)已广泛用于门、  相似文献   

5.
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化工厂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氯乙烯—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简称VC—ACR接枝共聚树脂)的研究”1990年11月10日在天津通过了化工部主持的国家技术鉴定。 VC—ACR接枝共聚树脂是80年代西欧推出的新型材料,它具有耐冲击、耐候、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是制造各种异型材,特别是窗框异型材的优选材料。在抗冲击和耐候性等方面明显优于CPE改性的PVC。  相似文献   

6.
熊琼  何培新 《弹性体》2009,19(1):46-48
采用机械共混将氯化聚乙烯(CPE)、增容剂CPE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CPE—g—HE—MA)与自制的吸水树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口-羟乙酯共聚N[-P(AA—HEMA)]共混合成了CPE/P(AA—HEMA)/(CPE—g—HEMA)吸水膨胀弹性体。讨论比较了未添加和添加增容剂CPE—g—HEMA2种共混体系的吸水性能(吸水率、吸盐水率和质量损失率)。  相似文献   

7.
王强 《聚氯乙烯》2012,(2):27-29
比较了ACR接枝VC共聚树脂与CPE对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给水用PVC-U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PE相比,ACR接枝VC共聚树脂可降低PVC干混料的平衡转矩,缩短塑化时间,节约能源消耗;②对于Φ32、Φ110给水用PVC-U管材,添加ACR接枝VC共聚树脂生产的PVC-U管材性能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且综合性能全部优于添加CPE生产的PVC-U管材。  相似文献   

8.
ACR—g—VC接枝共聚高抗冲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PVC树脂的增韧机理,归纳了PVC制品的增韧方式,对抗冲改性剂ACR的合成过程及结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详速,并研究了ACR—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制造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树脂性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
用DSC,DMA技术对CPE,CPE—g—VC/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  谭敏韶 《中国塑料》1990,4(3):23-30
本文采用 DSC、DMA 及电镜等方法研究了 CPE、CPE—g—VC 与 PVC 共混体系的熔融、玻璃化转变、动态粘弹性、微观结构和常温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氯化度较低的 CPE,及 CPE 投料量较高的 CPE—g—VC,其 DSC 曲线上存在着多个吸热峰。CPE 及 CPE—g—VC 与 PVC 共混时,玻璃化转变区温度升高.CPE 的热分析曲线上观察到 PE 链段的“预熔”,对于 CPE—g—VC/PVC 体系只有当动态粘弹谱中 tanδ低温峰值和高温峰值都变化时,其抗冲击性能才能显著改善.CPE—g—VC 含量的增加,可改善与 PVC 的相容性,提高抗冲击性能.CPE—g—VC/PVC具有微观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的实验检测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与PVC SG-5、PVC SG-5和抗冲改性剂CPE(或ACM)共混树脂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等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缪晖 《聚氯乙烯》2005,(2):26-30
叙述了PVC树脂的增韧机理,归纳了PVC制品的增韧方式,对冲击改性剂ACR的合成过程及结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详述,并研究了ACR—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制备要点,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树脂性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2.
CPE/PS共混物相容剂CPE—g—St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氯化聚乙烯(CPE)接枝苯乙烯(St)共聚物(CPE-g-St)。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剂可将接枝共聚产物中的聚苯乙烯(PS)均聚物萃取干净。红外(IR)光谱测定法结果证明,CPE链上已接技有PS支链。扫描电镜(SEM)谱图和动态粘弹性能说明CPE-g-St可显著增加CPE和PS两相间的相容性并形成界面层。CPE-g-St的存在还大大提高CPE/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丙烯酸-聚氧乙烯二元共聚吸水树脂(PAAS-PEO)与氯化聚乙烯(CPE)机械共混,添加不同PEO含量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氧乙烯(PMMA-g-PEO)作为增容剂,制备了吸水膨胀弹性体,讨论了吸水树脂PAAS-PEO以及增容剂对共混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增容剂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随着PAAS-PEO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增容剂PMMA-g-PEO到共混试样中,改善了CPE与吸水树脂PAAS-PEO的相容性,提高了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增容剂用量饱和后,继续增大其用量,拉伸强度反而下降,以加入3份的PMMA-g-PEO的增容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悬浮溶胀法进行抗冲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与氯乙烯(VC)接枝共聚,合成硬质PVC型材专用树脂,研究了接枝共聚工艺、配方以及对聚合过程和产物结构的影响规律,为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线膨胀测出EVA、EVA—VC接枝共聚物和EVA—PVC共混物中的熔融转变,扫描电镜照片表明它们均为非均相结构,且在EVC—VC接枝共聚物中存在较大尺寸的微粒结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氯乙烯(VC)在气相、水相、聚氯乙烯(PVC)富相、氯化聚乙烯(CPE)相和单体富相的分配,建立了CPE/VC悬浮溶胀接枝共聚聚合温度—压力—转化率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共聚体系VC临界转化率和临界转化率后VC转化率的预测,实现聚合终点的控制。模型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体系中CPE含量增加,VC临界转化率和一定压降时的转化率减小,这是由于VC在单位质量CPE中的溶胀量大于VC在PVC中的溶胀量所致。实验测定的不同CPE含量或压降时的VC聚合转化率与模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选择自制的吸水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P(AA-AM))与氯化聚乙烯(CPE)为共混原料,以CPE-g-PEG两亲性接枝共聚物为增容剂,机械共混制备了增容型吸水膨胀弹性体(WSE).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吸水膨胀特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TEM结果表明简单共混时,CPE/P(AA-AM)共混物试样的相容性差.添加CPE-g-PEG后CPE与P(AA-AM)相间有一定程度的连接.接枝物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试样的重复使用情况,降低了其质量损失率,提高了WSE的稳定性,改善了试样的力学性能,接枝物加入量为6份时,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丙烯-乙叉降冰片烯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MMA—AN)共单体的接枝共聚物(EPDM—g—MAN)。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热氧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工程塑料EPDM—g—MAN/SAN共混物(AEMS)。研究了仇(AN)/m(MMA—AN)和m(EPDM)/m(MMA—AN)对5个接枝共聚体系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AN比率(fAN)的增加,共单体的转化率(CR)、接枝率(GR)和接枝效率(GE)都有所下降;随着m(EPDM)/m(MMA—AN)的增加,CR先增后降,GE增加,GR下降;随着优(AN)/(MMA—AN)和m(EPDM)/m(MMA—AN)的增加,AEMS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后降,出现极大值。AEMS在‰为5%,CR为98.9%,GR为68.4%,GE为84.6%时出现极大值,为76.8kJ/m^2。FTIR图谱显示,EPDM确已接枝上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腈(MAN)支链。TEM分析表明,m(EPDM)/m(MMA~AN)为55/45,fAN为10%时合成的EPDM—g—MAN在SAN树脂中以“海-岛”结构存在,相界面模糊,EPDM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2~0.5μm,增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液接枝共混,以异丙苯法联产苯酚—丙酮的副产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和丙烯腈共聚,和ABS树脂共混,制备了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四元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接枝共混条件、影响产品分子量和性能的因素及其微观相结构。得到当原料比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70/30时,共聚物组成恒定;滴加叔十二硫醇可有效调节分子量;玻璃化温度随α-甲基苯乙烯含量增加而增高,随总挥发物含量增加而降低;产品的冲击强度随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体分子量增大或ABS接枝量增加而增加,但加工性能变差。由电镜照片可见胶粒主要为外接枝,两相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20.
ACR—g—VC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两步乳液聚合合成了核-壳结构型ACR胶乳,并进一步通过ACR胶乳存在下的VC悬浮聚合合成ACR-g-VC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R胶乳的存在影响VC悬乳聚合的稳定性,增加分散剂用量能得到颗粒特性较好的共聚树脂;ACR-g-VC共聚物的溶胶聚合度略低于相同聚合温度的均聚PVC,凝胶含量随共聚组成中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ACR-g-VC共聚物的塑化时间小于聚合度接近的均聚PVC,而加工转矩大于均聚ACR-g-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随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ACR含量相当的PVC/ACR共混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