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手工》2014,(8):104-104
<正>8月时节,酷热难挡,何不手持一把别致的扇子给自己送上清凉?扇子不仅能带来凉爽,也能提升一个人的生活品味。古典的夏布,精美的丝绸……都能成为扇骨上华丽的装饰。在摇扇的瞬间,除了阵阵凉意还有浓浓的人文韵味。夏布折扇荣昌折扇国家级传承人陈子福大师制作的折扇堪称一绝,他在原来纸质折扇的基础上,以棕竹、毛竹为骨架,夏布为扇面,独创出夏布折扇。扇面绘有  相似文献   

2.
正我自幼学艺,历遍戏曲、评书、相声,均涉及到扇子的应用,久而久之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评书,三寸舌六尺台,谈古论今指点江山,道具却只有扇子、醒木、丝巾三种。一把扇子在评书先生手中可作百般物件:拧着是枪,端着是刀,横着是剑,竖着是笔,打开是书信、地图、圣旨。曾见评书前辈用过各种折扇,质地不同尺寸不同。一般评书用的折扇约在一尺二左右,也有一些先生说才子佳人、古今传奇的节目时爱用九寸左右的玉竹小扇,取其文雅书卷之意。我见过最大的扇子是某位说短打的先生,用一把二尺二左右的大扇子,  相似文献   

3.
开花的扇子     
正制扇师在法国是一个非常稀有的行业。据西尔万·乐岗(Sylvain Le Guen)说,他所知道的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全法国只有几个。他对扇子的兴趣源于童年,10岁的时候,人生第一次在跳蚤市场上见到了一把中国折扇。从那时起,折扇的精巧结构和它身上所携带的东方意境便让他着迷不已。苦于没有地方学习这项工艺,所有关于扇子的知识以及制作技术都是在他自己的努力之下积累起来的。2008年,他曾来过折扇的故乡中国,但是那一年的大雪让他没有太大收获。他开始一步一步自学扇子的制作技艺,参考古老的扇子制法并融入自己的创意。  相似文献   

4.
苏旭  刘园 《中华手工》2011,(6):78-81
扇子送凉,不意成艺。"王星记"制扇技艺的百年传承,瑰丽如史诗。关于扇子,汪建中先生有篇美文,用无限哀婉又悲戚的笔调书写扇子时代的终结,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意象——折拢,"那些盛唐的山水云天,那些大宋的楼阁亭台,那些明清的花鸟虫鱼,还有那些柳体和颜体的象形文字"都被折拢,说折扇"就像一扇优雅的屏风,静静地退向了历史的角落之中;又像一根魔杖,悄悄地收拢了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故事与传说……"  相似文献   

5.
话说苏扇     
风雅的苏扇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一把普通扇子也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折扇集造型、字画、印章、诗词、雕刻、镶嵌于一体,成为身份的象征;而不同的扇子、不同的拿法,又使苏扇成为戏剧艺术中的万能道具。  相似文献   

6.
扇为时尚     
正王后荣曾这样描述自己对扇子的感情:"我觉得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每天早晨或是夕阳西下时,在自家门口摆一方茶几,搁一杯茶,躺在摇椅上捧一本书,手摇一把扇,遥看眼前的一湖水、三只鹅。"于是4年前,来自安徽竹乡的他在北京烟袋斜街开了一家经营扇子的小店,取名京扇子,引得街上过客纷纷驻足,古朴的店面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与传统文人扇大而素雅的风格不同,京扇子的扇子时尚、小巧,更适合女士使用,但散发的文化感与品质感并不输传统扇。黑  相似文献   

7.
<正>在"听扇居",王健每年修复古扇千把,每年制扇十把,俨然苏州折扇最佳的形象代言人。折扇,素与风雅并论。虽曾一度"没落",但还有很多人,依旧保存着关于折扇的风雅记忆。苏州的折扇艺人,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时至今日,当我们寻访苏州时,依然能找到那些被称之为"怀袖雅物"的折扇。  相似文献   

8.
正传说中国最早的扇子始于虞舜时期。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说:"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由此看来,最早的扇子并非为了扇风。二十帝王们为广开视听,招贤辅政,将治国的主张写在扇子上,用来昭示清明。以后逐渐转化为"障扇",蔽风尘、遮骄阳,成为古代帝王才行的一种仪表。但扇子的最大功能还是消暑纳凉,以邀清风。折扇是折叠扇的简称,它以竹木或象牙等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可收拢折叠,因此又被称为蝙蝠扇、撒扇、聚骨扇、聚头扇等。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记载说:"吴中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京扇子的总经理,在清华美院(原中央工艺美院)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工业设计,进入京扇子之前的18年都在做产品的研发管理,创立过设计公司和创新中心,业余时间翻译过一本书:《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现在我从工业化体系投入到了民族工艺品牌的事业中。我今天的分享主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扇文化的传承和京扇子品牌的打造。既然我们是做扇子的品牌,那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空调和手持风扇的时代,消费者为什么还需要扇子?当现代科技足以带来超越扇子所具有的使用功能,我们从扇子上能够体验到的还有什么呢?这是扇子在当下市场中的困局,也是很多传统工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古扇送新风     
<正>陈子福每天最大的乐事是琢磨如何进一步创新荣昌折扇,他说,将来,在折扇古老的历史中,会有一段与他相关。走进位于荣昌县职教中心的陈子福家,仿佛来到一个折扇的世界,橱窗、墙上、茶几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折扇,这与陈子福给自己家取的雅号"百扇堂"相映成趣。曲折造扇路20年前,当陈子福决定辞去干了30年的国有企业会计工作,转行制扇时,正是荣昌折扇急速衰落的时期。他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当时,  相似文献   

11.
<正>扇面书画,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杭州王星记扇子与丝绸、龙井茶齐名,被誉为"杭产三绝",其扇面装饰丰富多彩,无论神话故事、人物形态、名胜风光都能入画。有"扇子王国"之称的王星记,目前产品有25大类、10000多个样式,是集研发、生产、商贸和传统文化展示交流为一体的"中华老字号"。在现代社会中,扇子早已不是生活必需品,理应要赋予其新的生命。创始人孙亚青发现,扇子当作纳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年前,王健走到扇厂门口,一位老先生叫他进去看看,"谁知一看就是几十年。"在折扇厂当了20年制扇工匠,做了无数把日用折扇后,王健决定创立自己的扇庄,从匠人变成艺人。"文人扇需要文人直接参与,一般的匠人是做不了的。"王健坐在不大的工作室里,一边摇扇一边侃侃而谈。工作室有两个房间,前面是茶室,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后间塞了一张硕大的木桌,桌面被长短不一的竹条挤得满满当当,墙壁上写着三个大字"听扇居"。而作坊在一个辨不出岁月的房间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在煮明矾,最近接连下雨,若不用明矾熏蒸,做扇骨的竹  相似文献   

13.
清风送扇语     
<正>手削的扇骨,手造的和纸,手绘的图案,在一竹一纸间,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京扇子,成为夏日京都最美丽的风物诗。在幽香浮动的茶屋内,舞女和着鼓声弦乐优雅起舞。粉白的脸上一点猩红,手中持舞扇一柄,似是从古画中走出的情影。因华丽的和服裙裾限制住双腿的舞步,全部的感情都通过艳丽的纸扇表达。每一次舒缓的开合,贴着金箔的珠光扇面经灯光一照,让整间茶室都蒙上一层梦幻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话扇头     
<正>净君扫浮尘,良友招清风。折扇,撒开为用,聚拢能藏。旧时文人雅士,出门穿长衫,袖带放折扇。俟时,展开轻摇把玩,谈笑风生,尽显儒雅,故名:怀袖雅物。俗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折扇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把好的扇骨打开时顺畅自如,收拢后风雅清丽。这开合自如,得益于扇骨聚拢处的扇钉。而这个打了扇钉的部分,便是扇头了。一柄折扇精致与否,功夫全在扇头。  相似文献   

15.
9月的广州依然是骄阳似火,若然手中有把折扇,送来凉风阵阵还可遮阴,岂不快哉?寻寻觅觅,记者来到中山四路榨粉街戴克果家中,淡淡的水墨气息弥漫着.打开卧室大柜,映入眼帘的折扇成百上千,清凉之气油然而生."哗"一声打开,花乌虫鱼书画诗词,咫尺中别有洞天,豁然开朗.大大小小的扇堆放一地,每一把小小扇画都是戴克果眼中的"心肝宝贝".  相似文献   

16.
扇坠与扇袋     
正喜扇的文人多好艺术,爱为扇配备精美的饰物,于是有了扇坠、扇袋、扇箱等文化衍生物。尤其是小巧的扇坠垂在扇头下方,更添一道流韵之美。宋人朱翌在《生查子·咏折叠扇》中说:"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说扇坠与扇子的关系如同夫妇一般,要形影不离才好。扇坠一般用玉、石、珊瑚、玛瑙、象牙等雕成,长不过寸许(约3cm),重不过四钱(约20g)。扇坠的拴法颇有讲究。明代是将扇坠拴于大骨之上,被称为正统拴法。但也有缺点,如此一来便不能将折扇装进扇袋,大骨与小骨之间也会出现缝隙,让扇骨变形。到了  相似文献   

17.
过年,只是吃一顿饭吗?几年前第一次在乡下过年,大清早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一看时间,刚好6点整。紧接着一声锣响,一个身穿彩衣,头戴面具,手拿绸扇的人沿着土路手舞足蹈,身后跟着一只活蹦乱跳的"狮子",挨家挨户地拜年。顿时,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除了一些官方的开业庆典,看舞狮子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的游园活动上。正觉着新鲜,见旁人掏出20元钱递给"面具",问道:"今年就一只狮子啦?""面具"接过钱,扇子一挥,"狮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来访重庆,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将重庆的特产荣昌夏布折扇作为礼物赠送给吴伯雄。久居台湾的余老先生祖籍重庆荣昌,在电视上看到吴伯雄带回的这把大陆夏布折扇,往事历历在目,他激动得让外孙女帮他去寻找夏布折扇。  相似文献   

19.
苏蔓 《中华手工》2009,(9):30-31
2009年5月。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来访重庆,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将重庆的特产荣昌夏布折扇作为礼物赠送给吴伯雄。久居台湾的余老先生祖籍重庆荣昌,在电视上看到吴伯雄带回的这把大陆夏布折扇,往事历历在目,他激动得让外孙女帮他去寻找夏布折扇。  相似文献   

20.
小扇情调长     
“清风在握,应知雅扇凭风骨。爽气满怀,还解文人重气量。”小小一柄扇子,在文人雅士手中彰显出非凡的情怀。中国堪称“扇子王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繁多,不同人手中的扇子有着不同的意义,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集成独具韵味的扇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