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生命尊严     
<正>尹相锟用骨骼和金属还原生命丰满的样子,然后变成一件件封印灵魂的珠宝,给它永生。"用骨骸制作首饰的确很疯狂,但却是设计师尹相锟生命中认识自然的最佳方式,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让他这些疯狂无解的想法与生俱来。"希望有一天人们看到我有生命的艺术作品,能够生发心底的柔情,保护动物。"在少年时期,当其它小孩子在秋日收集红叶做标本时,尹相锟就醉心动物骨骼的收集,大山里到处都有他  相似文献   

2.
别撕,我疼     
<正>如何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Guertlerbachmann设计工作室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象牙、鱼翅、犀牛角……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将拥有这些宝贝的动物贪婪地猎杀。为了唤起公众保护濒临灭绝动物的意识,德国野生生物保护组织Pro Wildlife委托一家名叫GUertlerbachmann的工作室设计了一套绘有大象、鲨鱼、犀牛图案的"邮票明信片"。邮票既是明  相似文献   

3.
《中华手工》2014,(5):13-13
<正>"烹调美味的羊腿大约需要1小时。现在,在同样的时间里,你可以给自己组装一辆使用开源硬件的汽车。"据说目前最快的记录是:42分钟!开源模式在软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能量,但是"开源汽车"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此次意大利汽车制造公司OS Vehide公布了名为Jrban Tabby的全球首部开源汽车,建立了汽车行业的第一个开源硬件平台。以一款通用底盘为基础,各个国家的制造商、设计师可以在这款底盘上自由设计独具特色的汽车,而底盘和车辆会以半分散的方式售往各地。OS Vehide承诺,汽车所有的技术都会作为开放资源,这也是"开源汽车"惊爆汽  相似文献   

4.
造云者     
<正>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读徐志摩的《偶然》,一直感叹如何让自云能长时间"留影"呢?荷兰艺术家伯恩德诺特·斯米尔德(Bemdnaut Smilde)找到了答案。2010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发明室内云朵。经过两年研究,他设计出一种叫"Nimbus(星云)"的装置,可以在房间内召唤出一朵完美的白云。这一套极其精确的方案必须保证温度、湿度与光照都恰到好处。当一切准备就绪,斯米尔德打开机器,将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起来,再辅以特殊的灯光  相似文献   

5.
蜗居的智慧     
再小的房子也是家!上海、重庆、长沙的80后告诉你:只要用心装点,蜗居一样可以很强大。 每个城市都有蜗居,每个蜗居都是一个家。奋斗在城市的年轻人,结束一天的疲惫,回家,看到楼上的灯光,打开门,有一个心爱的人,有一方专属自己的小天地……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相似文献   

6.
蜗居的智慧     
再小的房子也是家!上海、重庆、长沙的80后告诉你:只要用心装点,蜗居一样可以很强大。每个城市都有蜗居,每个蜗居都是一个家。奋斗在城市的年轻人,结束一天的疲惫,回家,看到楼上的灯光,打开门,有一个心爱的人,有一方专属自己的小天地……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相似文献   

7.
幽蓝 《影像视觉》2009,(2):112-113
拍照时,在照片上记录下GPS地理坐标信息;没有电脑时,用相机也可以直接把照片上传到免费的2GB网络相册;在网络相册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类管理你的照片;也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照片的拍摄位置;还可以通过邮件和网络链接方便地与人分离……这些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通过尼康P6000,你现在就可以这样玩!  相似文献   

8.
“农药可以保护田里的作物和仓库里的食物,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危及生命和破坏环境安全,那么农药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潜在的危害性;我们可以把农药比作老虎,把农药管理比作笼子,只要把笼子锁牢,就能防止老虎跑出来……”随着翻译的同声翻译,听众席传来阵阵掌声,这是6月29日记者在青岛举办的“中国-欧盟可追溯性管理与农药管理培训班”上看到的镜头。  相似文献   

9.
<正>怕冷不出门?Ben Brain教你一招,在家做一朵让人垂涎的"雪花"。雪花结构是大自然的奇迹之一。不仅因为这些冰冻结晶有着让人惊叹的美丽,更因为它们每一个都被设计得独一无二,并呈现出完美的对称结构。但是雪花也是很难拍摄的——所以我们就在思考是否能尝试着自己"制作"一片雪花呢……  相似文献   

10.
民艺是什么     
正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揖美市集·民艺新生主题沙龙获得好评、蜗牛团队在北京设计周举办了"民艺:转化的生机"论坛、中国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亮相……民艺,似乎正以春风般的速度来到我们身边。但若是静下来思考,民艺是什么呢?提及民艺,你想到的是什么?"大家熟知的小花帽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碗。""是我们的生活物品,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很多时候可以看到妈妈的影子。""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愉悦、一种高兴、一种热闹。"  相似文献   

11.
做旧     
正有这么一间店,贩卖的东西全都是旧物。不仅如此,店主还动手将旧物DIY再利用。那些被人遗弃的老床板、缺角的花砖、还有经历了多年风雨的老木窗,都被重新加工、打磨、造型,让它们脱胎换骨,成为"新"物。听上去,你也许觉得很难,但只要拿起工具迈出第一步,出来的效果,也许会让你也爱上旧物改造。这不只是一次动手的过程,更是身体力行的环保体验,物尽其用,换种方式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生活里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2.
无论你是一个野生动物爱好者,亦或是在家养了可爱的宠物,还是喜欢偶尔去动物园逛逛,你都不得不承认,动物们是很好的拍摄对象,而拍摄它们的最好方式应该就是漂亮的特写了. 一方面肖像照可以很好地展现动物面部的细节特征,另一方面它也能呈现出远距离拍摄所无法呈现的动物性格.如果拍得好,你能让观者感觉到动物灵魂的存在;通过眼神能和观者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它们会直接吸引你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女孩周祺,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收集和记录日渐消失的手工杂货,只想告诉大家:"杂货还在我们身边。"好生活理念1现在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其实父辈的许多传统都保留着的:夏天用蒲扇和凉席解决"热"的问题,冬天把被子放在躺椅上晒个太阳,再用藤拍拍松、拍软,解决"冻"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一样的生活方式。2当下的生活可以有更多选择:老年人不坐沙发坐藤椅也很舒服,年轻人不用塑料袋也可以用篮子买菜,小孩子不用盯着电子游戏也可以玩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没有规范好的模式,也没有什么流行要去追赶,只要多分一点爱给周同的环境和身边的  相似文献   

14.
塑料回收再利用,改变现状现朝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制造》2010,(8):32-35
<正>塑料回收再利用其实已经形成了"全民动手"的态势。大家都明白这几样生活常识,用过的塑料产品可以卖到废品站,回收加工后又可使用。塑料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石油经过多个工序提炼而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回收利用塑料也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5.
常说"玩物丧志"的古人,其实也爱玩,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家子弟,不知道他们都有些什么玩具呢?尽管古人常说"玩物丧志",但玩具的确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在玩具的世界里,没有身份,没有礼教,所有人都可以尽情地戏耍,自由地呼吸……不知道皇室贵胄家的玩具,会是怎样不同凡响呢?  相似文献   

16.
    
每天一觉醒来,头脑中那残留下来的信息与今安排要做的工作就交织在一起了,有时也感欣慰,因为这些工作很有意义;但有时也很烦,看着这些没完没了的工作似乎无勇气去做,看到的是前面艰难的路,身心疲惫的你在挣扎,在渲泄……"醒醒",此刻的你得静下心来,该反思并重新审视你的工作、你的理想、你的追求、你的做事方法、交友的方式……也许这些都要作适  相似文献   

17.
刘公好笼     
正自从几个月前在北京93号博物馆成功举办微型鸟笼首展以业,刘子元心情大好,做鸟笼时也哼着小曲。其间,他过足了"明星瘾",那张伏案穿笼丝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当地媒体上,登门求购鸟笼的人也多了起来。刘子元说,从13岁开始做鸟笼,如今62岁的他总算等到"老来俏"。只要身体好、他还要再做50年。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刘子元的家,就像一座微型鸟笼博物馆,茶几、窗台、饭桌上都摆着各种造型的微型鸟笼。其中,最大者可一手盈握,最小者直径不如一枚硬币,笼丝细而不断,密而不乱。  相似文献   

18.
(一)腐植酸,你在哪里,我在土壤的脉道里;腐植酸,你在哪里,我在水体的细胞里;腐植酸,你在哪里,我在环绕大气的碳源里;……。(二)腐植酸,你走向哪里,我走向哺育土壤的怀抱里;腐植酸,你走向哪里,我走向活络水体的生命里;腐植酸,你走向哪里,我走向富碳循环的天空里;……。(三)腐植酸,你还走向哪里,我将深情倾注在自然里;腐植酸,你还走向哪里,我将献身在"四大"佑民的工程里;腐植酸,你还走向哪里,我将永远陪伴在人类的大爱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眼里的龙,和西方人概念里的dragon毫无联系,甚至也无直接证据说明这些神话里的动物和恐龙有关。《辞源》上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里则将"龙"定义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可见在中国文化里,龙这种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其特征大都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西方人的dragon和中国人的龙,并无证据证明它们的存在,但这些可能被虚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让自己偶尔放松,静静地待在里面畅想天下。其实,小孩子也不例外。除了要出手购买房屋住宅,平时的你喜欢看建筑模型吗?答案一般是否定的。因为那些四四方方的家伙既呆板又枯燥,但这次或许就不同了。眼前的20座建筑模型天马行空、别具创意,有的像大树,有的则是从"海底"层层垒建而成……独特的廓型结构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些建筑模型来头可不小,作者是全世界20个顶尖设计师和建筑机构。他们受大教堂集团(The Cathedral Group)的委托,在75厘米见方的"地基"上构建房子,再将这些"迷你屋"拿来拍卖,所得利润全部捐给英国慈善团体KIDS,以帮助更多的残障儿童。这些迷你屋的内部细节十分精巧,小小的房间里,壁炉、浴缸、艺术品等一应俱全,小巧得让人不禁莞尔。在设计时,每位创作者都让自己的屋子至少包含一项特殊功能,以方便有行动障碍的儿童。比如为轻微残障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