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红谱     
正记忆中最早的女红[gong]是从奶奶开始的,到母亲手里变得真切。家里有几十口人,他们的女红全由母亲一个人来做。时间、精力将她"逼上绝路",在日日夜夜的忙碌中硬是将女红手艺做到极致。"是匠不是匠,得个好做杖。"没有一套完整的女红工具,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红高手。有了好的工具,还得有足够的力气,才能拉动针线、敲平布匹。而艺术审美、做人的品德,才是成为女红高手的关键。见过家谱、食谱、画谱,来说说我家的《女红谱》。  相似文献   

2.
女红归来     
"女红",可称为"女工"或"女功",指妇女所做的手艺及成品。女红最重要的内容是纺织、缝纫、文绣,在数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的"男耕女织"基本模式里,妇女以巧手操持针线剪刀等简单工具,从事女红,为生活撑起"半边天"。女红,在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形态中,就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生活,一种平淡而又日复一日的生活。多少年来,女人们都在"令  相似文献   

3.
光影手艺榜     
年年 《中华手工》2013,(11):86-87
光影中,手艺翻飞,是花拳绣腿还是真功夫?作为梦工厂,在电影的世界,高手是梦幻而神秘的,武功高手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快意恩仇;吵架高手可吵得鱼虾乱跳、死人复活;赌博高手可谈笑风生中输赢上亿……而本就令人瞠目结舌的手艺高手,到了电影人手中,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东方不败艺人出身:《笑傲江湖》手艺门类:刺绣手艺等级:★★★★★说东方不败是女红第一高手,相信没有人会反对。黑木崖上,令狐冲跟着她的仇人一起来找她算账,打得天翻地覆。东方不败  相似文献   

4.
水田衣     
<正>87版《红楼梦》中的一集,宝玉、黛玉、宝钗3人去栊翠庵吃梯己茶。除了各人所用的几只奇巧茶杯,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妙玉那身黄紫相间的"袈裟"—水田衣。但在原著前80回里,曹雪芹对妙玉的衣饰没有做过一个字的描写。水田衣这种服饰,也仅在第63回中描写天真率性的芳官时提到过一次:"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三色缎子拼的水田  相似文献   

5.
正徐裁缝的梦想最近半年,老徐在微博里晒得最多的是她新学的一门"手艺"——水彩画。花草、竹子、湖、房子、猫……透露出一种令人惊艳的美。尽管老徐认为还只属于"开窍"阶段。从她的微博中可以看出,她执导的电影《绑架者》上映是一个分水岭,自那以后她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颜色的水彩。看到她对水彩的痴迷程度,甚至让人几乎忘了她的另一个身份——徐裁缝。大概是2015年三四月份,正值《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  相似文献   

6.
美人美艺     
<正>女神高圆圆嫁人了。婚礼上,她穿着洁白婚纱,明艳动人。那灵动飘逸的头纱,由设计师兰王一手打造。熟悉娱乐圈的人都知道,兰玉为多位明星定制过婚纱,却少有人知道,兰玉本人比她的婚纱更动人。看惯了娱乐圈、时尚界的美女,不妨来看看手艺界的姑娘。有人笑言:手艺界哪有好看的姑娘,不是糙汉子就是粗丫头!  相似文献   

7.
正手艺精得懂戏《杨门女将》中,众女将头戴七星额耍起翎子功威风凛凛;《徐策跑城》中,老徐策意气风发将纱帽两侧的翅子耍得虎虎生风;《打金枝》里,公主凭借头上珠翠闪烁的华丽凤冠震慑全场人……舞台上的戏曲绝活让人眼花缭乱拍手称奇,而头上珠光宝气的盔帽无疑增彩不少。这些做工精细、品种繁多的盔帽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阿桑 《中华手工》2006,(2):98-101
2005年1月15日,一幅被称为“中国之最”的彩色麦秆画《红楼梦》在中国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诞生。这幅作品长2.44米,宽0.9米,上有《红楼梦》人物68个,包括“黛玉进府”、“宝黛初会”、”宝玉出家”等18个情节。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以"匠人"为主题的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讲述景德镇瓷器制作人的《手造中国》、以中医药传承人为主角的《本草中国》、从北到南寻找199名手艺人的《寻找手艺》、探寻亚洲各地手工艺人的《了不起的匠人》、明星向手艺大师拜师学艺的《百心百匠》、巧思演绎国宝秘密的《国家宝藏》……这类纪录片不约而同地变得更有趣。《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寻找手艺》  相似文献   

10.
<正>将金属绘上美丽的色彩当做书签,郑小姐希望这样的小物能在人们读书的时候,增添一份美好的心情。手艺:金工彩绘、钩针编织城市:广州宣言:追求简单的生活,用双手去发现美好,与大家一同分享每遇到新认识的朋友,开口问"怎么称呼"时,她总是俏皮地说道:"我姓郑,你可以叫我‘郑小姐'。"时间一长,周围的朋友都开始用"郑小姐"称呼她,索性她就把自己的手工品牌定为"郑小姐的店"。"其实我的真名叫郑慧文。"眼前这位★80后  相似文献   

11.
<正>专心做点手艺,很重要。享受匠人生活,很惬意。这些美丽的女匠人,或做酱、或剪纸、或做金缮、或做服装……不同的手艺,相同的是专注执著、精雕细琢,只求做到极致的精神。不同的匠人,相同的是她们都曾出现在《中华手工》,讲述过她们的手艺故事。不必羡慕她们,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像她们一样,只要坐下来,就可以享受手艺带来的宁静,体会手艺人的细腻生活。  相似文献   

12.
婉约剪娘     
<正>2014年11月,微博上出现一组《海贼王》剪纸作品,嘻皮笑脸的路飞、呆萌可爱的乔巴、热血澎湃的索隆……剪出它们的作者,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徐婉蓉。她接触剪纸,不过短短一年。"算是一场艺术展带来的爱好。"2013年夏天,徐婉蓉和朋友去陶然亭公园,无意间发现一个剪纸艺术展。"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纸,经过艺人的手,竟然变得如此精细、绚烂。"剪纸带来的震撼如此强烈,她开始到处查阅资料、翻看视频,并动手尝试。本以为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兴趣越来越浓厚。"我想,这就是手艺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13.
读书     
正《手艺的思想》杭间|山东画报出版社|48元一件绣品、一只土陶、一把木创……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它的历史轨迹和传统惯性。作为手艺人的后代,作者杭间对手艺的执着,似乎有些宿命感。上大学,研究生毕业,成为"读书人",但是学的专业却是工艺美术史,始终没有离开祖辈曾用作谋生手段的手艺。杭间对手艺怀有难以言状的感情,但是他也知道感情无法代替理智。那些产自乡土  相似文献   

14.
沈宓  罗丹 《中华手工》2014,(8):88-91
<正>每个人对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罗丹认为家就是能让自己完全放松,无所顾忌享受自由的地方,她在自己亲手搭建的一方天地里,过着"面朝青山,阳光为伴"的生活……美家档案业主:罗丹,木客原创家具艺术总监,昊色堂首席设计师。长于工笔巧于烹饪,精于女红。以鲜花待客,琴茶养心。房屋情况联排别墅,上下三层,前后花园,套内188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手艺要是有张"网红"脸的话,会是什么模样?"网红"二字,不尽然都含贬义。它也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新面孔,玩出不同的"调性"。身处碎片化时代,"视频"无疑是当下最热的内容创业风口。站在5G时代的帷幕前,精品化短视频在引流带货、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多元变现模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极。以手艺为基石,借由视频这个已经被广泛接纳的媒介,不仅可以拉近手艺本身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为手工匠人搭建起市场化运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人们养花、赏花,以各种花的图案装饰居室与服装……甚至在古老的岩画中同样能找到花的踪迹,所以爱花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与享受.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中"花"是对少女的暗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爱花、惜花、葬花,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山上层层排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借花抒情.  相似文献   

17.
致匠心     
<正>世界再吵杀匠人的内心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此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一辈子,善意执念推着往前,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音乐家、吉他于作人李宗盛《致匠心》靠手艺吃饭,世界再怎么变,小日子也能过下去。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工艺美术大师、独立设计师、手工爱好者……欢聚在一起,他们怀有虔诚的"匠心",对"手艺"有更深刻的体会和不一样的领悟。  相似文献   

18.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全世界大概找不出比中国人更爱玉的民族了。一块和氏璧,引得两国以城池相争;一部《石头记》,四大家族的盛衰尽系一块宝玉……明代,苏州陆子冈的"子冈玉"与唐伯虎的《仕女图》同样受达官贵人的追捧。那时起,苏州就和北京、扬州并列,成为中国三大玉雕中心。《天工开物》为证:"良工虽塞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相似文献   

19.
订阅信息     
<正>朴实的文书里,有不无聊的手艺故事;过期的杂志里,有不过时的手艺情怀;海量的美物里,有不泛滥的手艺精神;《中华手工》,待您发现生活的美好。包快递全年订阅价240元邮代发号:78-140支付宝支付账号:aiputao@vip.126.com账户名:重庆百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登录支付宝账户后点击"转账付款"标签,支付后留下详细联系信息,并致电023-88739191登记)  相似文献   

20.
<正>婴儿床、手推车,今天宝贝的卧具、坐具,不仅设计精美,且功能强大。婴儿床可拆可变,可卧可玩,还能改成书桌;手推车有高景观大车有轻便伞车,有半躺有全躺,有防霾有电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不禁想,过去的孩子,他们躺什么?坐哪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提及摇篮,大概都会想到那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摇篮,古时叫"摇车"。《红楼梦》中,贾芸为了攀附贾宝玉,说过一句谚语:"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曹禺《原野》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