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安陶,今安否     
谢凯 《中华手工》2014,(2):64-67
<正>安陶,一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放异彩的名字,与紫砂陶、坭兴陶、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如今却沦落为陶瓷酒瓶的代名词。安陶的没落,值得我们深思;安陶能否再次崛起,值得我们满怀期待。小时候,每当家里需要买新泡菜坛时,妈妈总是固定到镇上一家商铺去买。同样的尺寸,这家的要贵好几块钱。当妈妈和店主砍价时,对方总是很牛气地说:"这是安富烧的,不讲价!"安富是荣昌县最西边的一个镇,记忆里当时的安富就是几条老街,两旁的商铺十有八九都堆着高高的泡菜坛、花钵,还有大酒坛。后来得知,这些坛坛罐罐被称为安陶,¨。10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不仅建起了安陶博物馆,还规划建设安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一股强烈的冲动让我想要重返安富,探访惜别已久的安陶。  相似文献   

2.
我叫阿匠     
<正>我不愿风推着我往前走,匆匆忙忙。我宁愿逆着风在前挪,就算跌跌撞撞。——阿匠有手艺梦想的人很多,做手艺的却少,愿意以匠人自居的更微乎其微了。25岁的阿匠是一个。阿匠叫郑思,她介绍:"郑重思考的郑思。"她的匠人之路,就是她郑重思考后的决定,在现在看来,也是她毕生追求的方向。大四那年,喜爱木头的阿匠从广西来到北京,跟着素元木作的师傅学木工直到毕业。2009年,刚毕业的阿匠又迷上了扎染。她  相似文献   

3.
钢铁造梦     
Jon与钢铁制作打了23年交道,是一个爱艺术爱玩乐的铁匠。他用废弃钢铁帮人们实现梦想中的造型,而他的梦想是打造一个钢铁世界,人们开着"梦想车"来参加派对。  相似文献   

4.
<正>荣昌陶是中国三大陶都之一,历史悠久。名扬荣国内外,工艺特征唯独树一帜。我最喜欢的荣昌陶的白泥和红泥的特有一种质地的效果,白泥与红泥的组合最为迷人。2009年我回到老家荣昌,荣昌陶器厂也是二十多年前熟悉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荣昌陶有一种深层次的执著与了解,当我回到阔别已久的荣昌鸦屿山安陶  相似文献   

5.
试谈荣昌细陶制品造型与装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泡菜坛是四川荣昌细陶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在粗陶泡菜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出于实用性的要求,泡莱坛的造型比较特殊——在其口颈下方有一圈用作盛水以封闭坛口的“坛盒”(或称“坛沿”)。新石器时代的“敛口罐”及秦、汉的“双唇罐”,被认为可能是泡菜坛的雏形。早期的荣昌刻花泡菜坛,是民间陶器艺人创造的一种比较粗放的红泥细陶菜坛,俗称“中菜坛”。其规格比一般粗陶泡菜坛小,其造型直接承袭粗陶泡菜坛而略有改进,适宜用辘轳法手工拉坯成型。“中莱坛”的装饰方法和当地其它细陶产品相同:即在器物的适于装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荣昌区安富街道的安陶小镇,其前身为"安富镇",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距今301年。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安陶便产于这里,其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中国陶瓷,以其悠久历史,卓然不凡的品相和深厚文化内涵誉满全球。荣昌陶则以"薄如纸、声如罄、亮如镜"闻名业界,它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茶缘陶录"  相似文献   

7.
懒木匠     
<正>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何况他还是极具天赋的木匠。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有一年,他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报出具体尺寸。第二年,树的主人说要用这树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说那是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还再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长大后,他理所当然学了木工,手艺很快超过师傅。他锯  相似文献   

8.
《江苏陶瓷》2020,53(1):1-2
正中国陶瓷,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誉满全球。荣昌陶则以"薄如纸、声如罄、亮如镜"闻名业界,它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位于荣昌区安富街道的安陶小镇,其前身为"安富镇",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荣昌陶便产于这里,属民陶,是安富镇的地方传统艺术,主要用于生产民用的缸钵坛罐壶杯盏、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等。据史书记载,荣昌陶起源于汉,兴旺于宋代和清朝,上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巴人粗旷,陶制品颇具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以"匠人"为主题的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讲述景德镇瓷器制作人的《手造中国》、以中医药传承人为主角的《本草中国》、从北到南寻找199名手艺人的《寻找手艺》、探寻亚洲各地手工艺人的《了不起的匠人》、明星向手艺大师拜师学艺的《百心百匠》、巧思演绎国宝秘密的《国家宝藏》……这类纪录片不约而同地变得更有趣。《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寻找手艺》  相似文献   

10.
离家越远想家的感觉越强烈,工业化程度越高人们对手工更加渴望。小时候穿过奶奶给我亲手缝制的棉帽和虎头花鞋;穿过妈妈亲手缝制的小棉袄;吃过妈妈亲手擀的手工面条和亲手包的手工水饺;见过妈妈给爸爸亲手绣的花鞋垫;见过爸爸给妈妈亲手做的木制鼓风机—这些东西在当时觉得习以为常,对我并没有什么触动。从18岁离开家,在国内各大城市流浪了20多年后,这些凝聚着爱、凝聚着亲情的物件越来越强烈地引领着我回到从前,温暖着我的生活。我没有见过爷爷,他过世早。他更是三里五乡闻名的能人儿,是有名的石匠。他一生靠他的石雕手艺吃饭,普通人家门前的石猴、石狮子,有钱人家墓地的盘龙石碑等等,他一生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至今散落在民间。  相似文献   

11.
红楼女红     
<正>制胭脂、裁衣、做鞋、绘画、泡茶……《红楼梦》中的公子、小姐、丫头,都有各自的手艺绝活。女红的"红"字是通假字,念"gong",同"功"字。即古代衡量女子有四大标准德容言功中的功。《红楼梦》中女红高手不少,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晴雯,她抱病为宝玉补好了外面裁缝绣匠都不敢接手的孔雀裘。其实,大观园手艺出色的不止是她,还有公子宝玉,小姐黛玉、宝钗、探春,丫头莺儿、紫鹃……他  相似文献   

12.
交趾陶,庙宇之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吕世仁手中,交趾陶不单单是建筑装饰品,更是精致的生活实用品和艺术收藏品。广东五岭以南古称"交趾",当地陶匠发明了这种集捏塑、彩绘、低温烧窑技术于一身的工艺,故称"交趾陶"。交趾陶于清朝道光年间传入台湾,在寺庙建筑中发展起来。交趾陶在传承中也产生了不少宗派,如宝石釉系"叶王"、  相似文献   

13.
<正>将金属绘上美丽的色彩当做书签,郑小姐希望这样的小物能在人们读书的时候,增添一份美好的心情。手艺:金工彩绘、钩针编织城市:广州宣言:追求简单的生活,用双手去发现美好,与大家一同分享每遇到新认识的朋友,开口问"怎么称呼"时,她总是俏皮地说道:"我姓郑,你可以叫我‘郑小姐'。"时间一长,周围的朋友都开始用"郑小姐"称呼她,索性她就把自己的手工品牌定为"郑小姐的店"。"其实我的真名叫郑慧文。"眼前这位★80后  相似文献   

14.
民艺路上     
六年前,在读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时,有一段话引起我深深的共鸣:"童年记忆中的各条街道里匠工们作业时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没有了,他们的作坊没有了,隔窗观望他们的孩子也没有了。那是因为这些职业已经不在我们身边,只一个世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唐跃明八十年代初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陶瓷厂工作,在实践第一线与陶泥、釉料打了十几年交道.后由于工厂转型兼并,他从事了其他行业,但因为对陶瓷艺术的眷恋,前几年他毅然决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创建了"跃明陶艺工作室".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为之感动之余,击掌叫好.  相似文献   

16.
正荣昌安富镇,以其制作的安陶"薄如纸、声如罄、亮如镜"闻名业界,更以泡菜坛子誉满天下。但是近些年,随着泡菜坛子渐渐远离大众生活,大家开始淡忘了。直到2010年,安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再次被人重视。"重振这项古老的技艺"一时成为扎根在安富这块土地上的许多手艺人的责任。刘吉芬就是其中一位。相较当地大多数人都开始使用现代设备,刘吉芬却坚持手工拉坯、手工上釉,并回归到柴窑烧制。"现代设备或许有诸多好处,但是我希望打破人们对安陶的认  相似文献   

17.
正田承泰台湾柴烧陶艺家,专注研究灰釉20年。当我们将一位手艺人称之为"匠人",是感叹于他们穷其一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决心。在台湾苗栗南庄的深山里,有一位烧陶人。30年前,他是柴烧门外汉,几十年无数不眠不休的烧窑中,他用泥巴与火博弈,用火的热度赋予陶生命,用坚持不断创作出与火、木、陶对话的杰作。灰釉的灰,他研究了6年决定做柴烧之前,田承泰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虽然收  相似文献   

18.
陶艺活动综合了科学、哲学、绘画、雕塑、人文等多个领域。"玩泥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儿童通过泥巴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传递自身对自然的认知。本次研究基于长沙师范学院淘陶工作室的几个教学实例来进行阐述,展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儿童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书衣匠     
<正>设计《匠人》这本书的过程,不像是在完成一件工作,而像在进行一趟冒险的旅行,时时都有意外。我已经好久没有回申村了,朱赢椿说要去看看,他正在给我设计新书《匠人》从南京到申村将近250千米,开车要三个小时。一路下雨,到家时,雨却停了。我带着他去村子里转,遇到了铁匠的儿子红荣,还去了织布匠徒弟的家。之后,我们又去了申村的祠堂、小学、教堂。书里所有申村的照片,都是这一天,朱赢椿拍摄的。我们当晚就  相似文献   

20.
从艺杂谈     
正我生于1988年的醴陵,土黄灰瓦的儿时记忆使我懂得如何在泥巴中取乐。在一个以陶瓷谋生的家庭长大,又承接了这门手艺,才幸运不至于在社会上无所适从。严格上说,我从事釉下彩瓷这行才五年七个月,下面就聊聊这段时间里我的经历和感想,难免粗浅,全作茶余饭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