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淮北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淮北平砂区降雨入涌的物理过程出发,分析了不同降雨资料系列,不同开发利用水平下,利用试验研究方法,探讨了该地区不同降雨年型的降雨入渗补给量和系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下水多年逐旬调节计算模型对该区在限制水位开采埋深情况下充分开采浅层地下水时入渗补给量作了预测计算 。  相似文献   

2.
北方平原地区降雨入渗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土质的土壤入渗特性和降雨入渗规律应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定量分析了土质、初始含水率、雨量及雨型对入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土质条件下累积入渗量与入渗率的关系曲线.并对北方平原地区的三水转化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实行降雨多年调节的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淮北平原地区为例,介绍开发地下水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 以数据库语言Foxpro为主体,结合Basic,C语言和Fortran等语言而构成的,不仅为水资源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存贮与统一管理地下水动态及其相关资料的手段,为主管,计划部门提供各种地下水动态报 其相关图件,而且还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查询,分析与预测模型,为各级水资源管理,抗旱部门提供辅助决策的必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土壤水运移机理研究已从定性走向定量、从均质走向非均质。优先流是地下水入渗的普遍现象,在田间土壤水主要以捷径流方式入渗补给地下水。对优先流研究是潜水入渗补给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其主要方法为染色示踪与X射线成像和地质雷达技术。潜水入渗补给评价方法众多,且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综合采用示踪法、地下水位波动法、地中渗透仪法、零通量法和数值模拟法,相互对比验证,提高评价可靠性,是研究地下水入渗补给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降雨入渗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 其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有土壤、地下水埋深、次降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利用地下水动态井资料及降雨资料, 建立降雨入渗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并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不同质地土壤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模型中的系、指数, 在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土质的土壤入渗特性和降雨入渗规律应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定量分析了土质、初始含水率、雨量及雨型对入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土质条件下累积入渗量与入渗率的关系曲线,并对北方平原地区的三水转化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实行降雨多年调节的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气二相流理论,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不同透气边界条件下的降雨入渗过程,探讨了边界透气性对稳定入渗强度、孔隙气压分布和饱和度分布等的影响。边界透气条件是渗流计算中的一个重要控制条件,传统计算多为定性研究,通过量化透气条件,分析边界透气性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入渗强度与边界透气性密切相关,边界透气性越小,稳定入渗强度受透气性影响越敏感,其敏感性随边界透气性增大逐渐降低,边界透气性对稳定入渗强度的影响呈对数关系。此外,边界透气性越小,降雨入渗过程中孔隙气压力越大,湿润锋推移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8.
淮北砂姜黑土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王式成 《治淮》2001,(6):36-37
在人们直观认识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αg随降雨量、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呈单一变化,其至拟合出某些经验公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淮北砂姜黑土αg同时主要受以上3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且这3种因素影响作用基本相当,所以,不加任何条件地说αg,随某一因素而单调变化,显然是不合于客观情况的,本文通过砂姜区αg形成的机制,并结合110组数据和客观现象,分析了本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随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们们直观认识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αg随降雨量、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等呈单一变化关系,甚至拟合出某些经验公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淮北砂姜黑土区,βg同时主要受以上三种因素影响,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三种因素影响作用基本相当。所以,不加任何条件地说αg随某一因素而调变化,显然是不合乎客观情况的。本文通过砂姜土区αg形成的机制,并结合00多组数据和客观现象,分析了本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相似文献   

10.
准确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是评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基础,传统的年补给系数法未考虑降雨特征、土壤墒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精度不高。本研究以河北平原下博和沧县运西两个典型小流域为例,采用动态分析法研究次降雨的入渗补给过程。结果显示以7 d为时间间隔适合作为划分次降雨的标准,次降雨量加土壤含水量(P+SW)与降雨入渗补给量(Pr)相关性最好,优于次降雨量(P)和次降雨量加前期雨量(P+Pa);动态分析法计算的降雨入渗补给量较传统降雨入渗系数法,精度提高22%~40%,且年补给系数法高估了河北平原区的年地下水补给量。本研究为河北中东部平原准确评价降雨入渗补给量提供了技术参考,对支撑区域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具有较强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潜水蒸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潜水蒸发的主要研究方法,归纳了裸地和植被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常用估算方法。指出未来应加强植被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试验观测,在水循环过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规律。  相似文献   

12.
降雨能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是导致土壤流失的动力因素,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准确计算降雨侵蚀力是定量预报土壤流失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降雨能量及其侵蚀力研究现状、进展、降雨雨谱测定、降雨能量及侵蚀力计算方法、降雨与产流产沙的关系,归纳总结了降雨与降雨侵蚀力的研究方法,并根据降雨地域性差异较大的特点,推荐了适用于我国的降雨侵蚀力及降雨能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作用下土堤渗流场及边坡稳定性,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土堤在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及平均型降雨作用下渗流场,分析土堤的渗流特性及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降雨会使下游坡土体孔隙水压力(以下简称孔压)增大,堤身下游浸润线升高,在降雨的作用下监测点孔压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下游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降雨停止以后下游坡安全系数小幅上升并趋于稳定;安全系数最终值后峰型(1.730)<中峰型(1.745)<平均型(1.756)<前峰型(1.757),后峰型降雨对边坡孔压变化幅度和安全系数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堤防防汛抢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动边界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沟谷坡地潜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研究了各种补给条件下潜水水位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沟谷潜水含水层内水资源存贮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沟谷潜水水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孔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采用极限平衡法与降雨渗流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水特征曲线对降雨边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土水特征曲线对边坡渗流场和安全系数的计算影响较大,其影响程度随土体亲水性能的增加而增加,黏土类类边坡安全系数下降幅度为24.4%。安全系数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边坡土体基质吸力的丧失而引起,同时,滑动体的形状也与基质吸力下降的情况有很大关系。黏土类类边坡在强降雨之初容易发生浅层破坏,随着降雨入渗的继续,滑动面由浅层转为深层。  相似文献   

16.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焦作矿区岩溶水在闭矿和城市减采双向因素影响下,水位如何变化是焦作城市建设非常关注的问题。运用斜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水位与降水量、开采量之间的关联程度。采用滑动平均法与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法,分析了1965年以来的岩溶水位、降水量和开采量的变化趋势,并在分析岩溶水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对岩溶水位进行模拟预测。研究表明:1965年以来焦作矿区的降水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岩溶水位的多年波动下降并非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所致,主要与不断增长的城市开采量和矿井排水量有关;当开采总量降至4.1 m3/s时,最高水位将高出九里山泉口标高95 m,历史上的九里山泉群将会复涌。研究结果可为焦作在九里山一带建设山水园林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田地埋地下滴灌毛管单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供水压力对水分入渗过程以及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压力对地下点源入渗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累积入渗量随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压力势是影响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主导势,其相对稳定入渗率与供水压力所产生的压力势梯度直接相关;供水压力与考斯加可夫人渗模型人渗系数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与入渗指数相关性差.研究成果对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研究和地下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气候变化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综述。CO2浓度升高促进浮游植物大量增殖;水温升高引起水体分层现象加剧,底层缺氧更加严重,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加剧,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降水变率、强降水发生的概率增加,会加剧土壤中氮的流失,导致水体营养盐浓度增加;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水下光照减少,加速沉水植物的衰亡,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一步恶化水下光照环境;风速降低会延长水体分层时间,提高水体稳定性,造成底层缺氧,加大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台风等热带气旋引发的强风浪会促进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释放,有利于蓝藻细胞团增大,获得更大的浮力,带来的暴雨还会将周围营养盐携带入水体,促进藻类生长。以上这些气候变化主要特征还会相互作用,加大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风险,继而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间接影响。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气候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主要特征之间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内外源污染与气候变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水生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