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新的镍催化体系Ni(naph)2-Al(i-Bu)3-ZnR2-BF3OEt2合成高顺式聚丁二烯,系统地研究了ZnR2的加入对聚合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考查了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i-Al-B催化体系中加入ZnR2后,丁二烯的聚合反应速率略有降低,分子量分布逐渐变窄,顺1,4式的质量分数保持在96%以上,凝胶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分子设计,以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二哌啶乙烷和二乙基锌分别作调节剂进行丁二烯阴离子聚合。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不同嵌段比和不同1,2-结构含量的1,4-1,2-聚丁二烯和1,2-1,4-聚丁二烯,其设计值与实测值一致。  相似文献   

3.
低凝胶含量镍系顺丁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加氢汽油中以Ni(naph)2-Al(i-Bu)3-BR·D(以下简称Ni-Al-B·D)为引发体系,进行丁二烯聚合的规律。与Ni(naph)2-Al(i-Bu)3-BF3·OEt2体系相比,由于采用新型的B·D络合物代替了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改善了引发体系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从而使聚丁二烯橡胶中的凝胶含量由原来的0.36%左右降至0.10%左右。调节B·D络合物用量可合成出不同门尼粘度、凝胶含量低、胶液粘度适宜、性能好的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常压下在TiCl_4~MgCl_2~AlCl_3(i—Bu)_3催化剂体系的乙烯聚合反应中,二乙基锌及其不同用量对产物分子量和聚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聚合体系,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利用二乙基锌作为分子量调节剂以控制产物分子量的方法是有效的。在60℃聚合时采用约12毫克分子/升浓度的二乙基锌,可以调节聚乙烯分子量在20万以下。对于聚合反应中二乙基锌的作用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乳化液膜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Span80、煤油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磺化聚丁二烯(LYF)、煤油两个乳化液膜体系分别在表面活性剂1%-6%(质量比),载体1%-69/5(质量比),迁移时间3—25min对铬(III)迁移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两个体系的迁移率都可以达99.75%-99.9%,但在表面活性剂,载体的用量和迁移时间上P204-Span80-煤油体系优于TBP—LYF-煤油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碘值法分析了在热引发和化学引发方式下,低顺式和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接枝苯乙烯聚合物的双键结构和含量,确定了橡胶接枝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机理。结果表明,热引发时,接枝机理主要是自由基夺取橡胶链上α氢原子;而化学引发时,同时存在自由基与橡胶双键加成的机理。橡胶的结构不同导致接枝点的位置差异,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反式-1,4-结构和1,2-乙烯基结构为主,而在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顺式-1,4-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 (2 -乙基己基 )二硫代磷酸 -二辛胺协同萃取剂萃取镉锌的竞争反应机理 .根据协萃图 ,该混合体系萃取镉锌均为反协萃效应 .等摩尔系列法和饱和法的实验结果表明镉和锌的萃合物为CdA2 和ZnA2 .萃取机理可归结为 3个反应 ,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对萃取的贡献随水相酸性而变化 ,由此可解释萃镉的U型曲线 .该类协萃体系在中浸液酸度下的镉锌分离性能及镉的反萃性能显著优于有机二硫代磷萃取剂  相似文献   

8.
乙二醇二乙氨基乙基丁基醚存在下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乙二醇二乙氨基乙基丁基醚(GABE)为调节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的聚合动力学及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GABE用量的增加,丁二烯的聚合速率增加,聚丁二烯中1,2-结构质量分数增加,聚合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增加,但聚丁二烯中1,2-结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陈斐  田玉敏  曹堃  徐玲  华静 《弹性体》2011,21(2):40-43,56
研究在Ni(naph)2-Al(i-Bu)3-BF3.OEt2(简称Ni-Al-B)体系中添加含磷化合物作为配体对丁二烯聚合反应的影响,探索以磷酸三丁酯(TBP)为第4组分的催化体系中,Al/B、Al/Ni,TBP/Ni物质的量比对聚合活性和聚合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并用FT-IR等表征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控制TBP的适量加入[n(TBP)/n(Ni)〈3.0]对体系催化活性的影响很小,聚合产物的特性粘数较亚磷酸三壬基苯酯(TNPP)的低,TBP的加入对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仍能合成高顺式-1,4聚丁二烯(顺式质量分数98.68%)。  相似文献   

10.
宋泳 《橡胶工业》2008,55(3):179-179
由大连海事大学申请的专利(专利号CN100335514,公开日期2005-11-09)“Ni-Mg—B催化体系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涉及一种镍催化体系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方法。采用烷基镁化合物替代传统的烷基铝化合物作为镍催化体系中的烷基化试剂,通过改变烷基镁化合物的用量可以调节聚丁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并且保持顺式1,4-结构的质量分数达到0.95以上。该催化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在保持顺式1,4-聚丁二烯结构和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