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现有几种常见的超临界煤粉炉水冷壁布置型式的特点、切圆和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以及垂直管圈水冷壁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设计开发了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600MW超临界煤粉锅炉。满负荷工况下,水冷壁设计质量流速为940 kg/m2·s。这一方案使用西门子公司低质量流速垂直管技术,结合垂直水冷壁结构简单、低质量流率工质具有自补偿特性的优点,取消了节流孔圈,避免了水冷壁及下集箱的复杂结构,同时消除了运行过程中孔圈结构堵塞造成管壁超温的安全隐患,在炉膛上、下水冷壁之间设置中间混合集箱,将来自下炉膛的工质进行混合,以减小由吸热不均匀和炉膛结构差异所导致的工质侧温度偏差。最后介绍了锅炉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樊泉桂 《锅炉技术》2006,37(5):5-10
针对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内螺纹管垂直管屏水冷壁变压运行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低质量流速下的水冷壁热偏差对流量偏差的影响关系和内螺纹管传热特性以及直流锅炉水冷壁强制流动特性被自然循环特性部分低偿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3.
对姚梦电厂2号炉和谏壁电厂7号炉的改造进了行比较,分析了原水冷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4.
《动力工程学报》2017,(2):85-90
在压力p=21~29.8 MPa、质量流速G=600~1 100kg/(m~2·s)、热负荷q=330~793kW/m~2工况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优化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近临界压力区和超临界压力区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近临界压力区,亚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好于超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质量流速增大能推迟传热恶化,热负荷增大则使传热恶化提前发生,内螺纹管抑制膜态沸腾(DNB)的能力有所减弱;在超临界压力区,压力越低,大比热容区内强化传热作用越显著,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超临界水的热物性变化对管内传热的作用由质量流速和热负荷共同决定;质量流速不变,继续增大热负荷,大比热容区内的传热将由强化转变为恶化.  相似文献   

5.
在600 MW超临界CFB水冷壁变负荷实际运行条件下,以水冷壁实际采用的Φ28.6×5.8 mm的4头内螺纹管为研究对象,在高压汽水两相流回路上对垂直并联管中汽液两相流压力降型不稳定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压力、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以及上游可压缩容积对垂直并联内螺纹管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力增大,发生脉动的临界热负荷增加,界限干度逐渐升高,系统稳定性增强,脉动周期先变长后变短,脉动的振幅逐渐减小.本试验中,当压力P>6 MPa时,就不再有压力降脉动发生;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脉动发生的界限热负荷升高,而脉动的周期减小;进口过冷度对密度波脉动呈现单值性影响,随进口过冷度增加,界限热负荷单调增加,界限干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在较低的质量流速下,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界限干度单调下降;在较高的质量流速下,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界限干度单调上升;上游可压缩容积对界限热负荷的影响较小,随充气比的增大,脉动的周期和幅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试验条件下结构为Φ28.6×5.8mm的四头优化内螺纹管,进行了垂直并联双管低质量流速下自补偿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并联管组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具有明显的自补偿特性;在管内工质的汽化过程中热负荷较小的支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随着吸热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当管内工质的干度随吸热量增加而达到较高时,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逐渐接近或超过平均质量流速,系统的自补偿特性渐渐消失。结果还表明:工质干度较低时,较大的热负荷偏差会强化系统的自补偿特性,而工质干度较高时,较大的热负荷偏差会减弱系统的自补偿特性;另一方面,工质干度较低时,系统压力的增大会减弱垂直管屏的自补偿能力;当工质干度较高时,系统压力的增大会导致两相摩擦压降减小,导致系统的自补偿特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垂直管圈超(超)临界压力锅炉一般都在水冷壁管入口安装节流圈,以调节工质流量,使其与对应区域的热负荷相匹配,但是该类型锅炉在投运后往往出现水冷壁节流圈结垢、水动力和热偏差,以致发生爆管.通过对水冷壁结构特点的分析,对爆管原因进行了研究,参考亚临界垂直管圈直流锅炉水动力调整经验,提出超(超)临界压力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系统改进和进行水动力调整的建议,即减少水冷壁管入口节流圈数量,在水冷壁管(屏)的入口安装调节装置以及加装水冷壁管屏的监视测点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国内中小热电厂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煤粉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过程,传热过程和传热影响因素。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比分析了循环流化床和煤粉炉各项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小型锅炉普遍存在的能耗高、对煤种适应性差、污染严重以及因超龄而难以维持连续经济运行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其进行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几种用来改造旧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护型。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煤粉锅炉改造中分离器的选型与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煤粉锅炉翻新改造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煤粉炉的分级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广明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5):556-559,555
分析了煤粉燃烧过程NOx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研究了减少NOx生成量的基本途径和分级燃烧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在乌拉山电厂100MW煤粉炉上进行了分级燃烧改造,将以轴向空气分级和径向空气分级为核心的现代低NOx燃烧技术引入了传统的煤粉炉燃烧系统中,考察了炉膛轴向和径向分级风,过量空气系数,锅炉负荷等因素对炉内NOx形成的影响。NOx排放浓度降低了250-500mg/m^3(干烟气,70%O2)。  相似文献   

13.
王艳龙 《能源与节能》2021,(1):66-67,170
叙述了NOx的生成机制及一次风率对NOx排放的影响,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氧量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某火电厂420 t/h煤粉炉的主蒸汽温度偏差、对流过热器左右侧烟温偏差、对流受热面右侧严重磨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刘长浩  张霞  董欣 《锅炉技术》2004,35(4):41-42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放渣口位置易漏风、漏灰、撕裂、结焦及排渣不畅等问题 ,结合流态化能使物料达到冷却的目的进行设计改进。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是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核心和基础,它影响到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并决定燃烧室内的热负荷分布。循环流化床“一进二出”的物料平衡系统是循环流化床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的关键。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循环床物料平衡的某些问题,如循环流化床定态设计、床料质量和物料平衡模型等。循环流化床运行需要高的“床料质量”和较大物料循环量,要求流化床锅炉分离器分离效率曲线存在一个清晰的100%分离粒径截止点。循环流化床内物料平衡除了受分离器效率影响外,还受到给煤成灰及磨耗特性、床内颗粒分层、排渣方式及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燃煤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锅炉岛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降低锅炉岛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减小床料粒径,优化床料质量,增大循环流率,扩充贫氧区,抑制NO、SO_2生成,提高局部CO浓度和CaO的固硫率,对流态重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超低排放优化设计。锅炉的实际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NO_x、SO_x初始排放浓度小于或接近于锅炉岛超低排放值。  相似文献   

19.
对小型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从技术原理、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及测试,论证该技术产品的环保、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