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6式步兵战车是一种供装甲步兵进行机动和作战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具有整体布局合理、机动性好、武器威力大、防护能力强、操纵和保养简便等特点,是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第一代步兵战斗车辆。整体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2.
火力、机动和防护——坦克战斗力的“金三角” 坦克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和坚强装甲防护和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部队的基本装备,具有高速度、大纵深突击的能力,主要用于与敌坦克及其它装甲战斗车辆作战,也可以用来压制、消灭敌方的反坦克武器和其它炮兵武器。  相似文献   

3.
两栖装甲车辆是指在水中具有浮渡能力的一类装甲车辆,与其他装甲车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具有两栖性能。两栖装甲车辆的种类繁多,根据陆地上行进装置的不同,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根据水上推进装置的不同,分为螺旋桨、喷水推进器、履带或轮胎划水三类;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两栖装甲战斗车辆和两栖装甲保障车辆两类,其中战斗车辆包括水陆坦克、两栖装甲突击车、两栖装甲步兵战车、两栖装甲输送车、两栖火炮发射车、两栖导弹发射车等;保障车辆包括两栖装甲指挥车、两栖装甲侦察车、两栖装甲工程车、两栖装甲抢修车、两栖装甲弹药车、两栖装甲救护车等。  相似文献   

4.
各种装甲战斗车辆都是为着特种用途而设计的。根据它们所要执行的战斗任务不同,可以对它们突出强调决定战斗力的这一个或那一个参数,即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这样,我们可以把通称的装甲战斗车辆分为主要的三类,对每一类提出特殊的作战要求。  相似文献   

5.
许多现代主战坦克都装有反应装甲,用以补充其基本装甲防护能力的不足。当装甲车辆被空心装药弹或硬芯弹击中时,这种装甲既可保护乘员,又可提高战斗车辆的生存能力。由此看来,反应装甲对于提高主战坦克的战斗性能和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有一定作用。为此,一些老式坦克也以较低的成本安装了反应装甲。  相似文献   

6.
宋振铎  石鑫  孙韬 《兵工学报》2004,25(4):480-484
装甲战斗车辆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以新一代主战坦克和轮式装甲战车为代表的战斗车辆之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轻型化.它们将显著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对间瞄和空中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战略、战役、战术和火力机动及综合防护能力.为应对作战目标对反坦克武器的严峻挑战,必须尽快建立适合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使用的多种制导、攻击、毁伤方式并存的更完善的反坦克火力配系;加强夜间目标识别和非通视条件下地面活动目标侦察、作战指挥和打击能力;重视发展远程反装甲武器中的末制导弹药、中程反坦克武器中的轻弹和近程武器中的简易制导火箭弹;提升反坦克武器的精确打击、目标毁伤、信息实时获取、处理能力及快速机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装甲战斗车辆的乘员提供三防能力的必要性,促进了设计一种车辆空调系统。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世界许多地方使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安装乘员空调系统,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对战斗力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生存力有着重要影响。空调系统能使乘员与车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效工作,并且要比敌方未装备空调设备的装甲战斗车辆具有更好的战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追本溯源火力突击车是轻型轮式战斗车辆与近战武器的有机结合体,它作为步兵分队的机动作战平台,多为四轮驱动,具有高机动性和高越野性,部分车还装有薄装甲,可担负多种战术任务。由于火力突击车提高了步兵作战的机动能力,因此被誉为步兵的风火轮。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现代战争是诸军、兵种的合成作战,各种战斗技术兵器只有密切协同配合,才能发挥作战效能。装甲兵和步兵作战时,需要炮兵、工程兵等兵种的战争支援;坦克和步兵战车的战斗行动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后勤车辆进行保障和支援。否则,不仅机动受到限制,还将会遭到重大损失。为此,世界各国军队在研制和装备新型装甲战斗车辆的同时,非常重视积极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提高我军陆军地面作战系统的自主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架构一种开放式、综合集成的战斗车辆计算平台软件体系结构。解析现代战斗车辆的功能需求,提出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系统集成框架;阐述系统软件集成技术标准,基于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分层的战斗车辆计算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我国战斗车辆软件体系结构国产化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广泛应用开源产品和货架产品,缩短战斗车辆计算平台软件体系的研制周期,降低地面作战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装甲救护车是机械化部队一线伴随卫勤保障的唯一机动平台,为了掌握该装备的各种能力和缺陷,拟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方法根据杜派指数法相关原则,提出影响装甲救护车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对关系,建立装甲救护车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结果利用该模型对7型装甲救护车进行了效能评估,评估结果,基本符合相应装甲救护车性能水平;结论该模型适合用于装甲救护车作战效能的横向比较,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装备的各种能力和缺陷,为我军装甲救护车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战斗车辆能量保障、能量体系及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对战斗车辆能量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在分 析现代战斗车辆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对战斗车辆的能量负载类型和负载所担负的功能进行划分,针对能量分配模式 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智能化管理及综合集成的战斗车辆能量体系,通过区域能量控制与栅格能量控制相结合的能 量分配,采用中间件技术架构能量管理软件,提出实现战斗车辆能量体系国产化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整个联合作 战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坤  何成铭  刘维维  申莹 《兵工学报》2014,35(2):268-272
在装甲车辆论证过程中,权衡分析是确定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RMST)定量要求的关键环节,但目前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出以系统效能为目标的装甲车辆RMST权衡分析方法。基于装甲车辆使用和维修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由战备完好率、任务可信度和固有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装甲车辆系统效能模型。在系统效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两种RMST权衡分析方法,即基于比较的权衡分析方法和基于灵敏度的权衡分析方法。该方法为合理地确定装甲车辆RMST定量要求,提高装甲车辆系统效能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某装甲战车底盘寿命试验数据 ,引入任务可靠性概念 .对任务可靠性、任务剖面、连续行驶距离等做了说明 .对平均故障间隔距离、任务可靠度及其置信区间、平均故障间隔距离估计区间等做了计算 .为装甲战车底盘的可靠性分析计算提供了实例和参考 .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价方法,建立评价网络模型,将体系作战能力分解成5种基本作战能力,并映射至6种基本系统功能;集成网络分析法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对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实例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评价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战车协同进攻战斗中如何自主确定跃进位置和射击位置的问题,构建无人战车自主确定跃进位 置和射击位置决策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战场地形环境、敌方兵力分布、跃进距离、跃进方向、友邻间火力协同等因 素,提出一种保留最优个体的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模 型能够实现无人战车自主确定跃进位置和射击位置的目的;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 稳定性好等优点;对无人作战装备自主能力的研究和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步兵战车炮塔振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型履带式步兵战车火炮射击精度受炮塔振动影响大的问题,在ADAMS/ATV和SolidWorks环境下建立了简化后的战车-路面系统虚拟样机;建立了基于谐波叠加法的随机等级路面模型;分析了虚拟样机中主要的力学模型;引入了驾驶员模型控制器,对步兵战车2~5档在B~E级路面上行驶过程中炮塔的振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样机对炮塔振动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为炮塔乘员的舒适性研究及瞄准线稳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军用车辆座椅如果减振、抗爆性能不佳,将会极大影响战车乘载员的身体健康与战斗力。结合坦克座椅对乘载员身体健康、观瞄操纵效能、生命安全的影响,分析坦克装甲车辆座椅的重要性;对比了国内外军用车辆乘载员座椅减振、抗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差距。结合军用车辆座椅乘坐舒适性、减振、缓冲等功能需求,分析了国内军用车辆乘载员座椅在座高无级调节、减振与缓冲同步设置、质量自适应减振抗与抗爆及抗爆结构多次复用等方面的弱势,由此得出了军用车辆乘载员座椅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与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加快研制军用车辆减振抗爆座椅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组成单元众多,单元间关联关系复杂,造成该问题难以仿真模拟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尝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SEM)对体系作战能力组成单元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判定,分析了 SEM的基本原理和运用SEM的具体步骤,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准确建立合理的仿真模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雷作战效能,运用WSEIAC提出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ADC模型,结合我军水雷装备的作战使命、任务以及组成结构,分析了其有效性模型、可信赖性模型以及能力模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评估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方法。实例证明,此方法可有效评估水雷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