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行业目前面临着价格波动、去碳化法规推动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增长、勘探环境日趋复杂导致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等一系列挑战,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云应用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可以不断提升油气企业的业务智能化水平和行业生态影响力。作为全球大型油气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创新油气业务的云技术架构和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打造了勘探开发梦想云,构建了由设备设施、边缘计算、IT设施、数据湖、基础底台、服务中台、业务应用、统一入口8个层面以及贯穿这8个层面的网络安全体系和标准与规范体系构成的石油工业互联网,组建勘探开发梦想云联盟,培育数字生态圈,有力推动了油气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数字化技术在炼化行业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上主要的石油石化公司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数字化技术与炼化行业的融合正在逐渐深入,国际上主要的石油石化公司都在加快推进炼化业务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技术除在过程控制、流程优化、检维修等常规运营领域应用外,在优选原料、快速响应产品需求动态变化、取代现场人工操作、远程监控与诊断、降低环境影响、开展仿真培训、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先进数字化技术在炼化行业大规模应用,需要综合考虑炼化生产流程的复杂性、运营风险、与价值链上下游的关联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及3D打印等新兴技术,正推动各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石油工程行业数字技术应用虽起步较早,但数字化发展还不够成熟。介绍了国际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数字技术应用现状和数字化发展策略,数字技术正促使石油工程的作业方式与管理模式发生变革,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其中,数字采集传输技术推动运营能力提升,数字集成分析技术提高工程决策质量,数字控制技术提升施工自动化程度,3D打印与虚拟实验技术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工程带来新的业务内涵,在给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的同时,也给经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石油工程企业数字化发展有增量模式、内部突击模式和整体规划等模式可供选择,建议中国企业注重顶层设计,数字规划与业务规划紧密结合,围绕全价值链进行数字化布局,强化变革管理,最大限度获取数字技术的价值,打造数字化时代运营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多国明确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经济低碳化成为必然,能源结构将持续转向低碳化,化石能源需求占比将大幅下降,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分析了碳中和约束下经济与能源低碳转型特征、碳中和对油气行业的影响,介绍了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应对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包括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速发展低碳能源业务、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大新能源业务投资、加快石油工程业务低碳化和布局低碳能源服务业务等,提出了我国油气行业发展建议,包括推进油气行业提质升级、有序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加速低碳技术创新和加快油气产业转型发展等,对我国油气企业在保证油气供应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新能源与油气业务协同发展、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IDG讯近日,东软集团联合IDC发布《业务基础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并启动了UniEAPSaCa全国巡展。白皮书指出,面向未来更为复杂、多样的IT建设诉求,业务基础平台需要具备六项核心能力,即软件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平台开放定制能力、适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能力、软件业务资产沉淀能力、DevOps支撑能力和厂商专业服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支持行业客户更为便捷迅速的构建业务系统,从容应对市场变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战略层面,围绕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愿景,突出建立智能价值链、产品链、资产链、创新链,着力打造企业数智赋能体系;管理层面,发挥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效应,构建高效组织体系,强化业务流程再造,优化数字化转型业务管理新模式;技术层面,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业务高效运行,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一体化生产管控体系,提升供应链协同优化水平,实现设备管理数字化、安全环保管理精细化,提高管理资源效率;保障层面,强化思想引领,落实“一把手”工程,强化技术支持、人才支撑,核心工业应用软件国产化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玩转数字化     
正数字化转型是石化行业应对挑战的关键,执行层面需要四维融合。石化行业已进入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复杂程度不断提升。而在后疫情时代,石化行业面临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下保持韧性、在保证企业韧性的基础上达到最大化的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三大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也给石化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应对诸般挑战,已经可见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加速融合,推动了石化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价值正在显现。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油气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解决方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中,五大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物联网建立了油气数据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大数据拓展了油气数据价值的潜力空间,云计算突破了油气数据管理的资源瓶颈,人工智能实现油气生产管理系统决策水平质的飞跃,区块链提供油气数据资源安全共享的技术支撑。五大信息技术应用也面临着物联网建设标准不统一、云计算建设成本偏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潜力未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有待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不配套、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对此提出了聚焦行业痛点、发挥新技术优势、推动管理机制变革、建立数字化产业生态等对策。油气行业要重点围绕行业需求和痛点问题,充分开展技术、管理和经济论证,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油气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和挑战,正积极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介绍了油气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误区和运营模式,分享了国际油气公司转型实践案例,为中国油气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10个方面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是油气企业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源发展洁净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大趋势已成为新时代能源领域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高效决策、深度分析特点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地加快石化行业向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石化企业的提质增效。文章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定义、特点与发展历史,总结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勘探、管道运输、石油炼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同时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石化行业发展中数据高效处理、模型精准建模与信号稳定传输的瓶颈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根据日益复杂的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分盆地、分领域制定物探技术政策,强化地震采集源头设计,严格过程管控,确保部署成效;开展老资料精细处理解释,挖掘资料潜力,瞄准生产瓶颈难题,强化科研攻关,提高解疑能力;强化分盆地、分领域技术研讨交流,加强物探地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基础工作,实施精益管理,促进有序稳健发展;发展完善了6类物探技术系列,形成19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十四五”油气勘探开发重心不断向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以及强复杂地表更复杂领域转移,提高难动用储量开发成效、提高老油气田采收率也面临技术挑战。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开发需求,针对八大重点领域,中国石油将按照集成推广、科研攻关、试验探索3个层次,发展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物探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物探、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油藏地球物理、井中地震等全新一代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轨迹,从6个方面总结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一般发展规律;根据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地球物理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全数字、大道数、性能优、效果佳、功能强等是地震勘探仪器发展的目标。以现代电子工业技术进展为依据,介绍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依托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从采集特性、使用特性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主流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技术发展路线为主轴,以地球物理需求为目标,以相关技术发展为基础,展望了未来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性能,目的是想从另一个侧面为地球物理勘探服务,并希望能为今后自主研发、创新应用和引进选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和方法发展的原动力。高密度、宽方位、全波采集等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超万道地震仪器、高保真宽频数字检波器、高效激发震源等是这些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技术进展,剖析了中国石油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的发展现状。根据物探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地震仪器、数字检波器和宽频高效采集可控震源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物探技术作为油气勘探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中国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提供了技术保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物探技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十三五"以来,在高密度地震勘探、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与描述、致密碎屑岩"甜点"识别、非常规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  相似文献   

16.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1,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①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②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③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④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⑤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①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②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④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⑤"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⑥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海相深层油气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领域。经过长期的勘探实践,尽管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四川和塔里木盆地海相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继续攻关解决。文中对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瓶颈与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应该从国家资源战略需求出发,立足于上扬子、塔里木和华北三大克拉通盆地原型-改造作用分析进行相关研究:1)针对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和深层页岩气富集与流动机理、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多类型储层预测原理、高温高压深层钻完井工程与控制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研究;2)在油气成藏与流动开采机理研究方面,加强成盆-成岩-成储-成烃-成藏的全要素和从地质-人文时间尺度的全过程动态分析,构建海相深层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成藏模式和烃类流动模式,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带预测奠定基础;3)针对海相深层油气勘探所面临的低信噪比、低分辨率、低成像精度及低保真度等主要地球物理问题,应该从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复杂储集层预测两个方面,加强宽频地震采集、复杂储集层岩石物理建模、高精度叠前保幅成像、复杂储集层综合评价等技术的攻关;4)针对海相深层层系多、非均质性强和高温高压等特点,重点解决与超深井提速和井筒完整性等相关的突出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物探技术发展可归结为三大趋势:陆地装备已具备15 万道带 道能力,海上装备已具备26 缆的能力,未来装备向百万道发展;采集技术向宽方位、高密度、宽带可控震源、双检电缆等技术发展;处理技术向叠前深度、逆时偏移,全波形反演等技术发展。“十一五”以来,中国 石油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立足四大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物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石油物探技术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在装备制造、计算机硬件能力、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世界物探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石油各探区的勘探现状,就中国石油物探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作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意见与建议,以期推动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共出版6期正刊(161篇)、1期增刊(42篇),合计发表论文203篇.本文对6期正刊从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技术、地震反演与综合分析研究、偏移成像、地震正演模拟、地震地质、岩石物理、综述和非地震9大类别进行评述.本年度期刊总体呈现中青年、高学历作者占据多数,作者所属单位范围不断扩展,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基金或项目资助的论文显著增加,出版周期稳定在16~18个月等特点.认为该刊客观全面展示了我国油气物探领域科研生产的最新成果,发表论文的质量较高,内容普遍具有创意,基本铸就了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一流平台.最后,笔者针对该刊的现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