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超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标准、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间隔,有效控制孔底沉渣厚度。  相似文献   

2.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过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指标、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减小和控制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过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指标、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减小和控制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高层建筑冲(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实例,从清孔方式、彻底清孔、清孔泥浆指标、混凝土的首灌、沉渣厚度的测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冲(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控制的要点。施工过程中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桩基承载力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玲彬  吴兰英 《山西建筑》2010,36(2):132-133
通过对工程实例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在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进行沉渣厚度控制的控制要点及对策,从而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旋挖钻孔桩沉渣产生原因及清孔工艺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广泛应用,桩底沉渣过厚成为突出的质量通病。结合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桩底沉渣过厚产生的原因,介绍了6种泥浆正循环、反循环、无循环清孔工艺和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清孔工艺的特点,提出了旋挖桩清孔工艺的优化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存在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厚、承压水位较高、碎石层较厚和中风化残留体等复杂地质,深入分析了冲孔灌注桩的施工难点,采取增加超前钻、设置钢制泥浆池、制备特制泥浆、冲击成孔、持力层判定、泵吸反循环清孔和后压浆技术等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顺利地解决了复杂地质情况引起的塌孔、偏位、持力层判定难和沉渣厚度较厚等施工难题,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斌 《山西建筑》2014,40(30):101-102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正循环钻孔成孔的正循环清孔和泵吸反循环清孔两种工艺,分析总结了两种不同施工工艺在南京河西地区部分工程的试桩及工程桩的成孔质量效果,指出泵吸反循环清孔比正循环清孔的施工工艺在南京河西地区更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尤其是在控制沉渣厚度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舟山市岱山县某候船楼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例,分析了造成沉降过大,单桩承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只在成孔完毕后用掏渣简进行了清孔,没有用反循环法清孔,使得沉渣厚度过大影响承载力.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简便有效的逐根跑桩处理的方法来挤出沉渣,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福州某项目试桩工程特点,对试验桩孔采用探针法及电阻率法在成孔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沉渣厚度检测,并在成桩后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比。结果分析表明,探针法可应用于一次清孔后的沉渣厚度检测,测试曲线具有明显的沉渣厚度判定特征,能得到准确的沉渣厚度判定结果;受导管尺寸限制,在灌注桩二次清孔后所采用的电阻率法沉渣厚度检测也能准确判定沉渣厚度。  相似文献   

11.
后压浆管路经过设计改装,增加了三通接头、止回阀和等螺旋清孔器等装置,提出了与正循环清孔法结合使用的新工艺。此工艺实现了后压浆管路不仅能用于注浆,还能用于清孔。与传统的正循环法相比,明显提高了清孔效率,打破了正循环法只能用在中小直径桩的局限性。与气举反循环法相比,所需人工较少,施工更简单。此外,清孔完成后,等螺旋清孔器继续喷射压缩空气,清扫孔底,进一步巩固了清孔效果。新工艺在各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值得在桩基工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从测放孔位、埋设护筒、设置泥浆池、制备护壁泥浆、钻进成孔、清孔、加工与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和桩底后注浆施工等方面对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本工程采用钢制泥浆池和反循环清孔工艺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细砂地质沉渣厚度大的施工难题,加强每道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 ,从施工工艺、泥浆、造孔、清孔换浆、混凝土浇筑等几个关键工序 ,介绍了涵闸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张逢春 《山西建筑》2013,(31):170-171
以青岛自银川国道主干线汾柳高速公路南川河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为例,论述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钻孔偏斜、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变形、清孔不达标等问题提出了现场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用保持原浆比重的泥浆换浆清孔,以防止孔壁坍塌,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晓辉 《江西建材》2023,(12):101-103
为明确浆体厚度、水灰比两种因素对透水混凝土的影响,并探究适合的浆体厚度、水灰比取值,文中在水灰比为0.25、0.27、0.30、0.32和浆体厚度为0.2、0.4、0.6、0.8 mm条件下,制备透水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判断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与水灰比、浆体厚度之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为0.27、浆体厚度在0.4~0.6 mm时,透水混凝土应用性能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嵌岩灌注桩的沉渣厚度是影响桩基桩端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深长大直径水下灌注桩的清孔,是施工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通过某大桥主墩基础桩底周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介绍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桩底周边混凝土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嵌岩灌注桩的沉渣厚度是影响桩基桩端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深长大直径水下灌注桩的清孔,是施工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通过某大桥主墩基础桩底周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介绍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关规范规定,水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对端承桩不得超过100mm、磨擦桩为300mm。但在施工过程中,常有不少桩的桩底沉渣仍满足不了此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泥浆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比重和粘度,若泥浆过稀,则携渣能力不够,若泥浆过稠,则孔壁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泥皮,无形之中减少了桩径。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等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9.
对土石坝坝体超深混凝土防渗墙的墙体材料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对坝体超深防渗墙的孔斜控制技术、泥浆固壁技术和清孔换浆技术进行了研究,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唐国平 《云南建材》2011,(9):274-275
结合工程实例,从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环节论述了钻孔灌注桩沉渣控制的控制要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