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某冶炼厂的铜阳极泥经脱硒、脱铜和分银、分金后的渣富含金、银、锡、铅等多种金属,按其性质属铅阳极泥型。工业上对于该类物料的处理,一般是直接进入贵铅炉内进行还原熔炼,但该法金、银的损失较大。并且在还原熔炼时铅与锡难以分离。试验证明,采用“硝酸浸出-硫脲浸出-还原熔炼”  相似文献   

2.
高温下含铅渣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对其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和冶炼过程顺行都至关重要。为揭示FeO/SiO2=1.6,CaO/SiO2=0.6的PbO-FeO-CaO-SiO2-ZnO含铅渣系的高温挥发特性及PbO含量变化对该体系铅渣挥发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建立了不同PbO含量的含铅渣高温挥发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挥发后渣化学元素、XRD检测及热力学计算,揭示铅渣高温挥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该铅渣体系剧烈失重的主要是由含铅物质挥发所致。该体系不同含铅量渣挥发趋势一致,在700℃~1450℃高温段其挥发最显著。含40%PbO渣的挥发率最高达33.59%,这与挥发后渣900-1100℃水淬物相几乎检测不到Pb2ZnSi2O7、Pb2FeSi2O7含铅相是一致的;高铅渣挥发本征动力学分析可知,FeO/SiO2=1.6,CaO/SiO2=0.6的PbO-FeO-CaO-SiO2-ZnO系含铅渣的高温挥发机理函数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挥发过程受PbO随机成核和随后气泡生长控制。因而,在实际冶炼过程中控制铅渣的形核长大过程可抑制高铅渣的挥发率。  相似文献   

3.
窑渣—还原熔炼铅冰铜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沈强华  张弦  李枫  应国民 《矿冶》2016,25(3):58-60
针对铜、铅冶炼厂产生的铅冰铜含铜低、含铅高的特点,提出了窑渣—还原熔炼铅冰铜的新工艺。铅冰铜经高温还原熔炼,产出粗铅、冰铜和炉渣。试验考察了窑渣配入量对铅的回收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铅回收率达95.12%,冰铜含铜达18.65%,炉渣流动性好,密度低,与金属相不相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富铅渣的性质,对渣含铅的影响因素如渣型、热工制度、炉料质量以及工艺操作等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生产经验,探索出适合鼓风炉熔炼的渣型、风量、配料的准确性等相关技术参数。最后指出对于含大量硅酸铅的富铅渣,只有将渣型选择为:Fe20%~22%、SiO219%~21%、CaO14%~16%、Zn11%~13%,炉内鼓风量控制为14500~15000m3/h,且要不断提高配料的准确性,才能达到较好的熔炼指标。  相似文献   

5.
苏凤来  张登高  郑朝振 《矿冶》2020,29(6):51-55,73
刚果(金)某地区经浮选得到的氧化铜精矿,含铜28.39 %,矿石中的铜主要赋存在孔雀石中。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鼓风炉还原熔炼处理该类氧化铜精矿,存在熔炼温度较高、氧化钙添加量大、熔炼渣含铜偏高的问题,为此,进行渣型优化实验研究,考察了还原焦比、CaO:SiO2比和氧化亚铁加入量对氧化铜精矿还原熔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熔炼时,焦比主要影响粗铜产率和铜回收率,CaO:SiO2主要影响渣中铜含量,熔炼温度是影响渣黏度的主要因素。在还原焦比为5 %,选择酸性熔炼渣型,渣中CaO:SiO2为0.4-0.55,FeO:SiO2为0.13条件下,渣含铜可降至0.4 %以下,铜回收率在98 %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冶炼厂铅银渣中铅品位17.55%的细粒级铅矾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液固比为2 mL/g的清水对铅银渣清洗过滤两次, 在浮选给矿浓度30%, pH调整剂氧化钙用量500 g/t、抑制剂硅酸钠用量2 000 g/t、捕收剂水杨羟肟酸用量1 500 g/t、起泡剂松醇油用量75 g/t, 浮选时间4 min的条件下, 经一粗一扫三精、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闭路流程, 获得了精矿铅品位47.18%、铅回收率76.39%, 有效回收了铅银渣中的有价金属铅矾, 为该铅银渣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各种方法处理铅银渣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火法冶金技术破坏铅银渣的物相结构是提高金属回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火法冶金处理铅银渣过程其中的化合物热分解机理及脱硫动力学尚不明晰。采用卧式高温管式炉对铅银渣进行焙烧脱硫处理,利用TG-DSC和XRD等相结合研究铅银渣热分解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铅银渣热分解分为脱水、KFe3(SO4)2(OH)6分解、Fe3(SO4)2分解和难分解MeSO4的分解四个阶段,及脱羟基化和释放硫两个亚稳态质量损失过程。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微分法和Flynn-Wall-Ozawa积分法计算了热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表明反应由易到难依次为Fe2(SO4)3分解、ZnFe2O4生成和难分解MeSO4的分解。铅银渣通过脱硫有效改变了其物相结构,提高了有价金属和稀贵金属的品位,脱硫铅银渣中硫降到了0.44%,为火法或湿法处理铅银渣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对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铅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工业生产实践,得出将废旧铅酸蓄电池与铅精矿经过配料一起入炉熔炼,确保铅品位在45%~50%之间,硫含量在16%~18%之间,控制渣中FeO/SiO2=1.4~1.7,CaO/SiO2=0.4~0.7,熔炼效果好,铅硫回收率高,资源得以综合回收,是一种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再生铅清洁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某企业锌冶炼铁矾渣采用侧吹熔炼进行综合回收处理,其熔炼过程中熔渣渣型和性能控制是确保熔炼过程顺利进行、节能降耗的关键。基于铁矾渣剂熔剂的成分及物相组成,选择PbO-CaO-SiO2-FeO-ZnO为熔炼过程基本渣系,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绘制该渣系相图,结合相关炉渣性能测定实验,探索随FeO/SiO2比和CaO/SiO2比等的改变对炉渣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炼过程不添加其他熔剂条件下,炉渣中FeO/SiO2比在0.92~1.53的范围变化时,随着FeO/SiO2比增大,炉渣熔化温度增高,当FeO/SiO2比为0.92时炉渣熔点最低,为1338℃。CaO/SiO2比在0.3~0.8的范围变化时,随着CaO/SiO2比增大炉渣熔化温度呈现降低趋势,当CaO/SiO2比为0.78,炉渣熔点最低,为1385℃。对低熔点渣型进行黏度测定,可知在1500℃黏度均在0.5Pa·s以下,满足冶炼对流动性的要求。提出了添加CaO同时减少SiO2至CaO/SiO2比为0.78的优化调渣方案。调渣后渣中主要物相以磁铁矿和硅酸盐为主,有利于后续提铁。  相似文献   

10.
以CaCl2为氯化剂,进行了氯化焙烧铜熔炼渣回收铅的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氯化剂添加量和空气流量对铅金属回收率的影响,探讨了铜熔炼渣中铅的氯化挥发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950℃、焙烧时间12 min、CaCl2添加量10%、空气流量100 mL/min时,铅的金属回收率达到92.71%.铜熔炼渣中铅的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试验,研究了无机阴离子调整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时,氟化钠与十二胺加入的顺序的不同对石英、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对蓝晶石有活化作用;Na2SiO3与十二胺的添加顺序不同对黑云母的影响较小,对蓝晶石起到强的抑制作用,且Na2SiO3在十二胺之后添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更强;(NaPO3)6的添加对蓝晶石及石英均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云母的抑制较弱;Na2S除了对蓝晶石起到轻微的活化作用外,对石英及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分析了Na2SiO3、Na2S、(NaPO3)6对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矿物的抑制或活化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铀燃料元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铀含量放射性废渣(铀品位59.63%), 采用循环溶解、硝酸浸出、浓酸熟化、高温焙烧等工艺回收其中的铀。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1∶1.2的稀硝酸溶液, 80 ℃水浴, 搅拌溶解4 h, 经过16次循环溶解, 得到铀含量为0.181%的不溶渣, 不溶残渣率为1.33%; 对于较难溶解的不溶渣, 通过工艺条件优选, 采用两级硝酸浸出, 渣中铀含量可降至0.059%。多次循环溶解和两级硝酸浸出工艺相结合, 可达到较好的回收效果。本研究结果为高品位铀废渣中铀的回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贺雨阳  周友元 《矿冶工程》2019,39(6):146-150
用共沉淀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单晶LiNi0.6Co0.2Mn0.2-2xTixZrxO2(x=0.0,0.001,0.002,0.003), 研究了Ti和Zr部分取代M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和Li+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钛和锆共掺杂能进一步增加Li层间距、改善阳离子混合, 从而提高电池容量和倍率性能。半电池循环伏安特性测试表明, 与未掺杂材料相比, Ti和Zr共掺杂的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以LiNi0.6Co0.2Mn0.2-2xTixZrxO2为正极材料制作的扣式电池放电比容量、电荷转移效率和Li+扩散系数均随掺杂元素比例x增大而增加。在3.0~4.3 V电压范围内, LiNi0.6Co0.2Mn0.2-2xTixZrxO2正极材料在x=0.002时, 半电池在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63.2 mAh/g, 半电池经过1C倍率循环50次后, 放电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3.2%, 高于未掺杂样品(92.1%)。对循环后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 结果表明, 对过渡金属的部分替代有助于结构内部锂离子扩散和降低电荷转移电阻。  相似文献   

14.
以醋酸锌、硫化钠为原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改性剂,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β-ZnS, 再通过焙烧制备ZnS/ZnO异质结材料, 然后加入一定量氧化石墨烯(GO)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ZnS/ZnO/rG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在水热时间16 h、水热温度140 ℃、GO∶(ZnS/ZnO)质量比20%的条件下, 所制备的ZnS/ZnO/rGO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光照12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80.3%。  相似文献   

15.
马达加斯加岛中北部地区发育三条南北向展布的绿岩带,统称为Tsaratanana绿岩带。该带形成于晚太古界,主要由镁铁质和长英质片麻岩、片岩组成,在晚元古界遭受强烈的岩浆侵入,并发生变质变形作用,对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为研究地球早期信息和罗迪尼亚、冈瓦纳等超大陆的演化提供信息。该绿岩带蕴藏丰富的金、铁、铬铁、镍、钒钛等矿产资源,其中与太古代变质岩系有关的有石英脉型金矿和BIF铁矿,而铬铁矿、镍(钴)、钒钛磁铁矿等与晚元古界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另外,还有大量的残积型-冲积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6.
柬埔寨上川垅铝土矿是典型的风化淋滤红土型铝土矿床,规模大,质量好,是中南半岛红土型铝土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但研究程度低,目前未见其地球化学研究报道。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两个风化程度不同的矿点以及下伏玄武岩的主要成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对本区铝土矿成因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石的稀土含量小(ΣREE=34.22×10~(-6)~102.17×10~(-6),局部出现225.92×10~(-6)),成矿过程发生迁移,分布不均匀。轻重稀土比值LΣREE/HΣREE较大,为4.73~22.73,(La/Yb)N为5.61~36.22,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呈轻稀土富集特征,且风化程度越强,分馏越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呈平缓右倾型,Eu呈弱正异常(1.04~1.11),两矿点Ce异常有所差异,低风化程度与弱负异常对应,高风化程度与弱正异常对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图、δEu值及δEu与TiO_2/Al_2O_3图解共同提供了铝土矿下伏玄武岩为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依据;两矿点Al_2O_3含量显示,风化作用越彻底,Al含量越高,矿石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17.
雷碧涵 《矿冶工程》2021,41(2):143-145
运用生态翻译理论视角,结合矿业英语的语体特征和矿业企业国际化培训中的双语资料,提出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三维”转换,从而在矿业文本翻译、国际化交流中准确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科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随着 新的工业革命来袭与“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新工科的内涵 与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双一 流”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体措施,认为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从正确定位与明确 目标入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乌山铜钼矿铜精矿矿浆为例, 研究了加入絮凝剂/凝聚剂后矿浆的沉降过程, 以及絮凝剂/凝聚剂种类与矿浆的Zeta电位的关系。实验研究发现, 无机凝聚剂WA能使矿浆Zeta电位改变符号, 在不同药剂用量下, 由原来的-15.69 mV变为+2.39 mV;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WB作用下的矿浆电位始终为负值, 但存在电位绝对值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WA和WB均能起到强化铜精矿沉降的作用。按照最佳用量下矿浆电位接近于零的原则, WA的最佳用量为850 g/t, WB的最佳用量为2.5 g/t。通过pH值条件试验, 认为WA的最佳使用范围为pH=5~9, WB的最佳使用范围为pH=9~11。并从分子结构和质子迁移理论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含易浮云母的复杂铜铅锌矿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铜铅锌矿属高硫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铜铅锌矿物之间嵌镶关系极其复杂,原矿中云母和硫含量高,可浮性好,严重干扰铜铅锌矿物的浮选,尤其对铜铅锌精矿的质量影响很大,增加了该铜铅锌矿石的选矿难度。采用优先浮铜—铜精矿脱云母—铅锌硫混浮—铅锌与硫分离的浮选工艺,在铜与铅锌分离的同时消除云母对浮选的影响。当原矿含铜0.63%、铅2.44%、锌2.95%时,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1.24%、含铅6.08%、含锌4.08%,铜回收率为76.20%;铅锌精矿含铅18.38%、含锌23.32%,铅、锌回收率分别为85.07%、89.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