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于文平  刘勇  张峰 《热处理》2003,18(2):35-37
对Crl2MoV大型矫直辊进行了热处理试制生产。矫直辊预处理工艺为锻后余热淬火及回火,最终热处理采用1030℃整体保护加热淬火和230℃两次回火,辊身表面硬度和变形量均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宛农  魏启武  熊惟皓  索进平 《铸造》2006,55(11):1162-1165
采用高淬透性钢进行空冷淬火是一种减少铸件热处理变形和开裂的有效措施。为获得无淬火缺陷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淬硬层组织,运用有限元法对60kg/m级重轨矫直辊铸件空冷淬火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根据相关模具钢连续转变曲线确定了合适的重轨矫直辊候选材料—X63CrMoV51,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矫直辊的制造和试用任务。结果表明,采取内孔填充石英砂隔离措施后,X63CrMoV51重轨矫直辊铸件在1025℃左右空冷淬火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基本上可以达到100mm的规定要求,且避免了油淬时矫直辊变形过大和内孔硬度过高等缺陷的出现,其使用寿命超过现有9Cr2和Cr12MoV油淬矫直辊的使用寿命,说明温度场仿真技术可以用作淬火铸件材料选择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袁厚之 《轧钢》1992,(6):53-54,60
1 前言矫直辊是钢材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备件。在矫直钢管和型钢时,矫直辊需加工成一定的孔型。在矫直时,孔型表面与钢材直接接触,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承受滚动和滑动摩擦,又直接与钢材表面硬度很高的氧化铁皮接触,所以磨损严重。我国钢管和型钢矫  相似文献   

4.
高硬度矫直辊套的堆焊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红  金柱  于孟 《焊接技术》2006,35(4):77-78
222辊系斜辊棒料矫直机的矫直辊套是高频率耗件.辊套材质为9Cr2MoV高强度合金钢,要求表面淬硬层深度为8~10mm,硬度为HS85以上.由于轧制后的棒材表面有一层硬度很高的氧化皮,辊套在长期的恶劣条件下工作,磨损严重,如果报废的话,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采用了堆焊方法对矫直辊套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5.
铸铁磨辊表面激光淬火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磨辊是建材、冶金等行业中的重要零件,工作中磨损快,笔者对磨辊表面进行激光束淬火处理,以提高磨辊的表面硬度,增强磨辊的抗磨粒磨损性能,从而教研室到延寿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可使硬度提高到952HV(相当于68HRC),最大淬硬层厚度为0.41mm,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卫 《金属热处理》2002,27(1):47-48
通过对瓦楞辊齿面的中频感应淬火的的多次试验,综合分析总结出一套对瓦楞辊齿面行之有效的中频淬火工艺方法。提高并稳定了瓦楞的表面硬度,消防了淬火裂纹及剥落现象,保证了工件质量。  相似文献   

7.
竹山辉羲  吴静贞 《轧钢》1991,(Z1):25-32
1.前言金属轧辊,特别是带钢冷连轧机用的工作辊、矫直辊、夹送辊等各种辅助辊,目前大量采用中低频感应加热移动淬火技术。大型支承辊等还采用低频一次加热淬火。作者从事高频淬火研究,35年来进行了中高频感应加热技术的开发利用。最初几年,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挺杆经盐浴炉整体加热淬火和杆部高温退火处理后易产生畸变开裂,改用专用淬火设备,在发动机挺杆底面进行局部火焰淬火和低温回火工艺后,实现了对挺杆底面局部淬火而杆部硬度不发生变化,达到了质量要求,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大型铸锻件》2021,(1):34-35
制定了轧辊辊套感应淬火工艺参数,经检测分析,发现感应淬火后的辊套表面硬度均匀性较好、显微组织均匀、应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双液淬火冷却工艺对9Cr2Mo钢辊皮表面组织、硬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双液淬火冷却工艺。结果表明,单液水冷淬火后表面组织为粗大的回火马氏体,水油双液淬火后回火马氏体晶粒明显细化,并且形成了少量的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双液淬火处理后,辊皮外表面硬度分布为中部硬度高,边部硬度低,使辊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明显提高。ø750 mm的9Cr2Mo钢辊皮水油双液淬火最佳冷却工艺为入水前炉外预冷时间300 s,水冷-油冷之间预冷时间控制在60~180 s。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铣削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CFRP材料铣削加工过程中,部分主要工艺对CFRP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工艺参数优化,提高此类零件的表面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了CFRP材料铣削中的切削参数、刀具结构、加工方法与加工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之间的单因素试验。通过单调改变一个切削参数而其余切削参数不变,得到了工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随切削参数、刀具结构、加工方法的变化规律。结果当铣削速度增大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变化不大,表面微坑缺陷的数量却有所增加,但变小、变浅。当进给速度增大时,工件表面粗糙度呈上升趋势,表面缺陷也随之增加。无涂层多齿刀具铣削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最大,其次是金刚石涂层多齿刀具铣削的工件,最小的是金刚石涂层交错齿刀具铣削的工件。多齿刀具加工后的表面有较多的微坑缺陷,但普遍深度较浅且面积较小。交错齿刀具对分层缺陷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但在左旋和右旋刀齿交错处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加工缺陷。与普通机械加工方法相比,超声振动加工方法得到的工件表面质量较好,可以有效减少表面微坑缺陷,改善CFRP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结论 CFRP材料铣削加工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切削参数应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低的进给速度,切削刀具宜选用多齿带涂层刀具。和普通机械加工方法相比,超声振动铣削加工方法更为有利于获得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低表面能表面的应用,重点综述了低表面能表面的制备方法,主要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法和低表面能涂料法,并提出了制备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复杂曲面的造型及其模具分模面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宏群  唐家驹  梁式 《模具技术》2003,(4):11-12,47
在模具CAD/CAM中,由零件产品的造型获得模具型腔和型芯最关键的技术是模具分模面的构建,对于简单零件分模面可直接选取产品最大轮廓线实现,而对于复杂曲面零件的分模面的构建,目前资料还尚为欠缺。该文主要通过使用Pro/E软件,以风扇叶片为例,阐述了复杂曲面零件产品的造型及其模具分模面构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零件产品的造型及其分模面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求取等距面是曲面交线清根加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转子叶片类零件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具有较好光顺性的叶身曲面等距面的生成方法。消除了生成等距面时可能出现的折叠情形;给出了一种直观的曲面光顺进程控制方式,有效地处理了等距面的光顺问题。  相似文献   

15.
Surface tension     
  相似文献   

16.
17.
地面工程     
吴恂岸 《腐蚀与防护》2004,25(8):345-347
地面工程指作为土建后续适应多种使用要求的地面的制作。地面由土建工程完成,也有由土建分包施工的各类的特种地面。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曲面光顺性的概念以及曲面光顺的判断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曲面重构过程中常用的曲面光顺评价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反向工程软件Im ageware及其曲面光顺评价模块,并结合该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曲面光顺评价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李辉  王猛  周鹏翔  林鑫  黄卫东 《铸造技术》2012,33(6):641-644
采用化学刻蚀及氟硅烷修饰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粗糙程度及润湿特性的纯铝基底,将基底置于NH4Cl-70%H2O溶液中,以激冷的方式触发NH4Cl晶粒形核,并考察了基底形貌及润湿性对表面异质形核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未修饰的粗糙纯铝基底表面与氯化铵晶胚之间的反应性润湿特性,使异质形核较易发生,随着粗糙度因子的增大,形核点增加;修饰后的粗糙基底表面覆有的氟硅烷抑制了反应性润湿特性,使异质形核不易发生,且随着粗糙度因子的增大,形核点减少.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基于Wenzel模型的粗糙基底异质形核分析结论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表面粗糙度对硅橡胶材料表面超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出了硅橡胶超疏水性表面;将模具内表面做成一定的粗糙度;按照常规成型工艺,将液体硅橡胶浇注在模具内使其固化,待固化完毕后脱去模具,得到不同粗糙度的表面.经过接触角测量仪测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当硅橡胶表面粗糙度Ra=6.63 μm时,在其表面形成了类似于荷叶的乳突结构;在乳突表面还有亚微米级的小颗粒存在,形成了微米亚微米两级的粗糙结构,材料表面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3.5°,滚动角为8°,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当硅橡胶表面粗糙度 Ra<6.63 μm时,材料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当Ra=6.63 μm,静态接触角出现最大值153.5°.当表面粗糙度Ra>6.63 μm,材料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