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明高 《铸造工程》2011,35(3):25-27
分析了压铸件气孔、缩松、夹杂、冷隔、尺寸超差及表面质量问题等缺陷特征,从模具设计、熔炼工艺及涂料使用等方面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合理的零件结构基础上,通过改进浇注系统,调整模具温度及金属液温度,并采用正确的喷涂方法,可有效防止压铸件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对铝合金汽车变速箱壳体零件的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采用ProCAST对压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压铸填充凝固顺序、温度场等,确定了合理的浇注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制造了可行的压铸模具,制定了合理的压铸工艺。生产验证表明,铸件成形效果理想。对铸件进行机械加工后,产品未出现超标气孔、缩孔、夹渣等缺陷,产品模具设计和压铸工艺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压电器对浇注绝缘的要求越来越高,环氧树脂浇注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括浇注工艺方法、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浇注件的质量。提出了相关工艺方法,模具设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成型零件精度可完全达到设计技术要求,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箱体零件产品图,包括箱体零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结构;进行了压铸工艺设计,包括压铸压力、温度和时间工艺参数;进行了模具结构三维设计,包括分型面选择、型腔数目计算、动模和定模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推出机构设计和结构零件设计等;最后通过箱体零件充型过程模拟,对压铸工艺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表明:箱体零件模具设计合理,整个充型过程没有填充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某深筒骨架形零件采用传统环形浇口设计的压铸模具,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了其不足.本文通过对原有模具结构及金属液在充填过程中金属流态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浇注系统的开设方式,并重新优化了模具设计方案,提高了零件的良品率.  相似文献   

6.
以罩壳套零件为例,介绍了罩壳模具设计时的重点与难点,塑件成型工艺,浇注系统和模具结构的设计技巧。对滑块进胶与冷却水路和模具材料选用进行了说明,镶拼结构的模具型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铸造板状零件过程中,由于模具机械夹紧缺陷而导致铸件质量差及模具变形大等问题,提出采用泣压多点联动夹紧方式,并研发了液压多点联动夹紧浇注装置,阐述了新型液压多点联动夹紧浇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液压控制系统.投产使用后表明,此装置具有铸件质量高、模具寿命长,通用性好的特点并对类似设备的研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压铸模具浇注系统设计采用试错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利用ProCAST软件的铸造模拟技术对水龙头手柄压铸模进行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先确定内浇道合理位置,再进行浇注系统详细设计及模具设计.避免了浇注系统对铸件成型过程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铸件质量,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汽车A柱装饰条零件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带金属嵌件且需二次包胶注塑的模具设计与注塑成型要点.浇注系统基于Moldflow分析,优化设计了浇口排布及浇口结构.针对金属嵌件包胶注塑的嵌件定位及顶出方式,采用“筋柱+勾形扁顶”等特殊结构,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注塑生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汽车壳体零件低压铸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内容主要有低压铸造工艺参数的设计,包括升液压力与升液速度、充型压力和充型速度的计算、浇注温度的确定、结晶压力和保压时间的计算等;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与壁厚的确定、型腔尺寸的计算、型芯和抽芯的计算、模具的三维造型.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进歧管铸件的金属型铸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可倾式金属型浇注机上制造进气歧管的铸造新工艺。为了获得合格的进气歧管铸件,采用压边顶铸浇注系统和覆膜砂壳芯制作工作。并且改进工艺,以消除气孔、收缩和裂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福特电喷进气歧管热节分散的结构特点。推荐了该类产品金属型重力铸造工艺常用的化学成分,开放式浇道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指出了金属型重力铸造工艺设计的关键在于对铸件热节分布规律以及铸型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分析等实践经验。针对生产中发生的渣孔、气孔缺陷制定了控制熔炼温度,注意变质处理时间,合理的涂料操作要求等工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快速原型技术和精密铸造技术进行进气歧管铸造模具制造的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更充分地发挥快速原型技术和精密铸造的优势,取得了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MgO-electrodes were polarised at voltages of up to 10 V in a synthetic lime-alumina-silicate slag at 1400 °C. Cathodic corrosion protection was obtained at voltages ?8 V, whereas anodic decay was accelerated manifold. The protective effect was mainly achieved by electrostatic alteration of the slag composition at the electrode boundary. This was primarily caused by the rapid migration of mobile Ca2+-ions and their accumulation at the slag/electrode interface. Consequently, the saturation concentration of CaO in the melt was reached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CaO-containing phases merwinite, melilite and dicalciumsilicate occurred.  相似文献   

15.
程芳  谭伟 《机床与液压》2007,35(9):68-69,73
逆向设计中根据原型对象结构特征,选择合理的数据采集方式至关重要.本文以汽车排气歧管为研究对象,将非接触式光学扫描与接触式三坐标测量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实现了实物表面数字化,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家用纯水机进水阀的结构与成型工艺,分析比较了几种自动脱螺纹机构的优缺点,根据进水阀特点,采取液压缸作为动力源,使齿轮齿条带动螺纹型芯旋转,实现内螺纹脱模,脱模机构简单、有效,工作可靠,成型的塑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3Cr2W8V钢用于冷挤压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冷挤压零件实例,说明模具选材应根据模具负荷特征、失效形式进行。热作模具钢3Cr2W8V用于冷挤压模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液压集成块管网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树军  张宏  李利 《机床与液压》2007,35(4):196-200
对液压集成块管网中存在的短管、直角拐弯、分支管路、工艺孔容腔等典型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管网分段集中参数键合图模型,并通过数字仿真和物理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这种将液压集成块结构设计与孔道网络流场性能仿真融为一体的设计方法,在性能品质上提高了集成块结构优化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宋又廉 《机床与液压》2007,35(5):150-152
阐明了比例换向阀进排油双重可变节流的工作特点,及由此产生的阀通径选择与阀在系统中工作时的阀口压降相关的特殊性;研究了不同的阀口面积比例、不同进油方向和不同负载性质下的阀口压降计算方法;推导出了工程实用的简明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保证较高控制精度的阀通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Many manifold learning algorithms utilise graphs of local neighbourhoods to estimate manifold topology. When neighbourhood connections short-circuit between geodesically distant regions of the manifold, poor results are obtained due to the compromises that the manifold learner must make to satisfy the erroneous criteria. Also, existing manifold learning algorithms have difficulty in unfolding manifolds with toroidal intrinsic variables without introducing significant distortions to local neighbourhoods. An algorithm called CycleCut is presented, which prepares data for manifold learning by removing short-circuit connections and by severing toroidal connections in a manif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