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浙东南地区农村新建住宅为研究对象,根据户型平面及其相互组合方式,将其分为单间联排式、公寓套房式、底排套房式、双拼半独立式和单户独栋式等5种类型,并分别分析了5种类型的特点、适应性和局限性。划分了浙东南地区农村新建住宅的4个不同发展阶段,并揭示了类型与结构形式的关联性。农村住宅类型的发展是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和建造技术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单间联排式是浙东南农村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住宅类型。分析了单间联排式住宅普遍存在的气候缓冲空间不足、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家庭设备用能增加快和住宅周边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选取一栋典型单间联排式农村住宅,针对其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增加气候缓冲空间、窗口遮阳中部采光、利用光热风能山泉和减噪降尘气候调节等生态化改造对策。对农村住宅的生态化改造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居住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3.
泰国的住宅建设,走的是商品化道路。泰国的住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住宅。大多数是二层的住宅,单层的和三层的较少。这种住宅有独立式、双连式和联排式。其中新建住宅区供一般居民居住的多数是联排式。这种联排住宅都带前、后院,前院可停车。第二,多层平民住宅。这种住宅和我们国内的职工住宅差不多,但一般底层都架空,不住人,供停车用。多为一室户,每户32平方米,外廊式,多数为5层,售价约4 万铢。第三,公寓。过去建的大都是6—7层,现在建的都是十几层,每户有2—3卧室,2卫生间,有厨房、起居室,标准较高的设有游泳池。大的公寓内尚有  相似文献   

4.
《住宅科技》1990,(3):31-3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近郊农村和全国一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镇建设发展较快。农民手中有钱先盖房的热潮波及每个村落。上海郊县每年新建农民住宅约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持续10年久盛不衰。农民住宅的变化也很大,由传统的砖木结构转向砖混结构;从过去的平房、条状联排兵营式为主向二三层发展;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别墅式、独院式农民住宅。平面布置也由过去的一明二暗三开间形式逐步吸收城市住宅平面布置的某些优点,结合农民住宅的使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发展,能够适应地方气候和地理环境,新建住宅大多采用了新技术和材料,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对九江地区某一农村新建住宅和传统住宅的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研究,计算分析其热舒适度,并研究了两种农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农村住宅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与城市住宅建筑方式不同,农村住宅建筑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内蒙古农村典型住宅围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的类型、围护结构的材料以及所采取的保温措施等,挖掘出内蒙古农村住宅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善该地区农村建筑能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住区》2015,(6)
香港是世界上摩天住宅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本文根据建筑高度和隔火层的设置,对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和摩天住宅进行了区分,提出了摩天住宅的基本特征。按照建筑形态和住宅单元组织方式的不同,本文对摩天住宅进行了归类,形成单栋式、合栋式和联立式等三种基本类型,并结合案例对不同类型的摩天住宅进行分析,阐述其各自特点。类型的总结和划分有助于探索香港摩天住宅的高耸形态之下的设计逻辑。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热环境实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盆地地区7栋典型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外空气温度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采用ASHRAE 55-2004关于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地区震后新建和现存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以掌握四川盆地地区农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为农村住宅的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无法达到80%可接受温度下限值,川西林盘冬季室内热环境略优于其它类型农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调查,从气候状况、太阳能的可利用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析了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两种不同形式的节能改造措施,并对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改造方案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改造措施的经济性,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技术改造提供技术参考。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的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更适合夏热冬冷地区,并且需根据当地居民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传统住宅是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传统住宅中的方言文化,则是乡愁记忆的直接体现。今天在浙东方言中,正房明间厅堂被称为"堂前",家庭的起居室被称为"坐起",而这正与明清江南地区的文献资料的记载相吻合。本文从建筑学对空间的探讨出发,结合认知人类学的视角,以古代文献、人类学考察,与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的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浙东地区城市住宅建筑中的"堂前""坐起"两个空间进行研究。同时根据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文献资料,力求还原出传统语境下浙东乃至江南地区传统住宅的平面空间构成与功能流线布局。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作为一个独立于其它汉族特色鲜明的民系,形成于中原汉人向南方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宋代,客家话脱离中原语言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语汇形成独立的方言,客家人也在迁入地占据人口优势并形成共同的经济模式和心理素质,客家终于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的独立民系。客家人一般分布于交通闭塞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为适应环境、集约利用资源,并出于防卫和礼制传承的需要,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以大屋为主,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相似文献   

12.
住宅原有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辉琴 《山西建筑》2001,27(5):144-145
住宅节能工作不仅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改善,在于新建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更在于对原有住宅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因为相对于新建住宅,原有住宅所占比例很大,其节能改造直接影响整个节能工作的完成。通过对普通单管串联采暖系统的改造分析,论述了原有住宅建筑适宜的节能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周伊利 《住宅科技》2012,32(7):32-36
针对温州农村新建住宅,从选址与环境、形态与空间、构造与材料等方面剖析了住宅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有助于对当下农村住宅建设活动的反思,为设计符合农村生活的住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浙东南传统民居是浙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色。气候、地理等生态要素对浙东南传统民居有重要的影响。浙东南传统民居的选址环境、形体布局、结构构架、节点构造、材料利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生态的适应。研究浙东南传统民居如何适应当地生态有助于深入认识传统民居地域性。  相似文献   

15.
杨子江 《住宅科技》2007,27(3):49-52
通过对汉川田二河镇、中州农场、云梦义堂镇等乡镇的农房进行了实地调查,指出了新农村农房建设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农村住宅质量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农村住宅质量,提高结构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马久健 《城乡建设》2011,(9):68-69,5
截至2011年6月,南通市区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开工套数完成序时进度的200%,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开工套数完成序时进度的343.5%,均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全年的开工任务,安置房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完成序时进度的120.4%、158.3‰精心打造出保障房建设的“和谐安居”品牌。  相似文献   

17.
舒蓓  赵宏波 《园林》2020,(3):76-8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其中乡村生产空间由于组成要素和生产形式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又因与农业文化的结合更显特色。为探究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生产性景观现状和发展特点,本文将生产性景观分为种植、果林、牧业、渔业四个类型,通过对浙江省24个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性景观案例调查,分析其景观发展模式、景观形式以及空间布局特点,最后提出乡村生产性景观应以功能发展促进产业转型,以景观形式表达地域文化,科学发展乡村生产性景观空间布局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越来越趋向城市,农村住宅呈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河北农村住宅大多由农民自己动手建设,缺少技术指导和整体规划,因而出现了诸如华而不实、功能不全、土地浪费以及式样单调、缺乏特色等问题。文章通过揭示河北省农村民居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新民居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