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一直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热点。沃克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记录黑人女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试图为深陷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寻求一条自我解放之路。在西丽的自我解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西丽与莎格的同性之爱。正是她们之间无私纯洁的爱情实现了莎格对西丽爱的救赎,使她完成了从无知少女到独立自强的黑人新女性的蜕变。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出发,阐释了《紫颜色》中的同性恋情谊在西丽自我解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托妮·莫里森在长期关注黑人女性的同时,也从各个层面审视了黑人男性的生活,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具有正面意义的黑人男性人物。分析了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塑造的西克索的小角色、真汉子形象,认为西克索是黑人文化的坚守者、白人霸权的挑战者、黑人女性的关爱者及黑人男性的指引者。  相似文献   

3.
种族、性别和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让美国非裔黑人女性遭受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多重折磨,她们面临身份认知的困惑.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对"他者"的借鉴与反思,分析了《他们仰望上苍》和《紫颜色》中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对自由的追求,揭示出小说文本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对全体黑人女性获得发展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4.
以巴赫金的对话和狂欢理论探讨了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梅丽迪安》,通过具有多重喻意与意向的双声语对话体系以及场景和写作方式的狂欢化,作者试图言说一种被压抑的原始欲望,建构一个兼具“超验所指”的在场与“自我的在场”的话语体系,从而寻求黑人与女性这两种社会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7,(5):74-79
《私刑者》是约翰·怀德曼的转型之作,被学界认为是使他跻身于一流小说家的标志。该小说讲述了四位黑人青年计划私刑处死一位白人警察的故事,其私刑计划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权力运动的缩影,计划中的精心设计突出地反映了黑人权力运动的性别政治。文章分析了作品中黑人性别政治的历史根源、文化土壤及内在根源,并剖析了其主张反伦理道德、反社会公义的本质及可能带来的悲剧后果。文章认为,小说中黑人私刑计划的破产反映了黑人权力运动性别政治的弊端和危害,怀德曼是借私刑计划的失败对运动中的性别政治主张进行反思、剖析和质疑。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在《紫颜色》中,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塑造颠覆父权传统的全新女性形象,刻画小说中人物不断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成功解构了父权制背景下女性的"他者"形象,重新定位女性自我价值,重新构建女性话语权以弘扬女性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重复"是小说作品中常用的叙述手法之一,他与微观修辞中的"反复"辞格具有相似性,但亦有所区别.通过对小说重复现象的破译,可加深对小说结构的认识,为白话小说文体研究打开新的突破口.文中以重复叙述技巧为切入点,采用细读分析的方法,将西方现代小说理论与明清小说评点中的相关概念结合,对古代白话小说进行观照,归纳出意象、场景、情节三种重复叙述模式,并对各种重复现象对应的文本效果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8.
埃利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他一生只写了两部长篇小说《无形人》与《六月庆典》,研究这两部长篇小说对于研究埃利森的黑人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两部小说的主题都是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以及生存发展问题的探讨,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部小说都对白人进行无情的揭露,对黑人的遭遇给予了同情,同时对混血儿的行为给予了讽刺。通过两部小说在这三个方面描写的异同分析,埃利森所倡导的思想主张以及埃利森文学中的黑人思想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旗手,沃克对女性主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的黑人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她们,不仅有利于女性文学的发展,对提高黑人女性甚至整个黑人种族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家都对"他者"有所关注,"他者"这一概念随社会学理论发展和现代性的深入而发生着变迁,"他者"这一概念的变迁同社会学家的理论中心紧密相关。论述了在社会理论发展之始,"他者"是以时空上与西方现代社会完全异他性的形象出现,在第二阶段则被诠释为现代社会的非主流群体,核心在于其与理性和话语权上异于主流群体,到了后现代理论时期,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主体社会的解构,使得"他者"具有多场所、多时空性,不具有确定意旨。  相似文献   

11.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成名作.沃克是一位充满精神困惑的作家.而作家神之所往、心之所思正反映出作家的心态、志趣与情操,即作家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小说<紫色>对沃克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梳理,使我们能够对作家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把握、理解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成名作。沃克是一位充满精神困惑的作家。而作家神之所往、心之所思正反映出作家的心态、志趣与情操,即作家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小说《紫色》对沃克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梳理,使我们能够对作家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把握、理解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出身于贵族之家,终日厮混于内帏,他对身边的女儿们充满了真心的爱慕、尊重、怜惜和疼爱,甚至甘为奴役、自愿作小;他常以不能在女儿们面前"尽心"为憾,还喜欢女性的脂粉、装饰,喜欢与具有女性气质的男人交往。宝玉的这种"女儿情结",闪耀在他的观点上、审美上、情感上和行为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科林斯和格里芬关于黑人女性安全空间的论述,认为托妮·莫里森在科林斯和格里芬对安全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创见性地将是否有祖先存在作为安全空间的特点,并在其小说《家》中细致地描述了"家"这个安全空间。莫里森在小说中建构黑人女性的安全空间,是将安全空间作为解决黑人女性困境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5.
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用了"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对解放区"文化领导权"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创作在文化维度上对中国现代小说"通俗化"进行了新的建构。他从农民生活经验出发,将革命与私情融合,使用传统"复仇模式"重新建立农村秩序和瓦解法外封建势力,更重要的是他借用传统小说个人情爱的表达结构,将主流话语与潜在结构相倒置,为推动现代启蒙小说向"通俗化"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小说有大量的以"作坊"为题材的小说,生成了一种"作坊情结"。"作坊情结"是作家对以"作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既爱又恨、既不舍又无奈的复杂感情。20世纪末,文坛热衷于写"作坊小说"的作家很多,其中"作坊情结"之深且达到痴迷地步的当推汪曾祺。他的"作坊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对技艺超群的劳动者的赞美与同情、对人性的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对"作坊"的怀恋与不舍三类。从传统文化影响、时代文学影响、精英文学影响和民间文化影响四个方面探究了汪曾祺小说"作坊情结"的深层原因,认为他的这类小说对当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昌水专学报》2019,(2):66-71
怀德曼的《躲藏之处》是一部以主人公持枪抢劫和逃离躲藏为主线追溯家族历史的小说。将小说置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特殊政治背景进行解读会发现其关键的伦理选择充斥着丰富的政治内涵。主人公托米持枪抢劫的对象是以经济形式长期剥削黑人民众的白人商店主,这是黑人以主观暴力对抗白人客观暴力的体现,本质上是黑人民族"以暴制暴"的政治隐喻。托米的逃离躲藏暗含的是弱小民族对严重失公的专制法制的拒绝和抗议,揭示了黑人民众对公平正义法制伦理的期待。怀德曼以普通黑人的个人经历为视角反映了黑人民族从"以暴制暴"到建立法制伦理的民族出路探寻,认为公平正义的法制伦理才是美国黑人民族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小说主人公奶娃(Milkman)的家族姓氏戴德"的象征寓意及文化意义,通过研究戴德家族祖孙三代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与黑人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该小说的回归黑人文化的主题。阐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下,黑人只有坚持、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黑人自身的劳动素质以及在自由黑人获得自由,在择业上遭到的种种不公进行仔细的分析之后,指出了残酷的择业现实迫使自由黑人为了生存,只能进入有限的被白人所看不起的行业,"黑人行业"由此产生。同时文章也对"黑人行业"的一些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