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斜管式、卧式2种预脱水器的结构特点,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模拟了两种预脱水器内部三维流场。模拟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斜管式预脱水器比卧式预脱水器有更好的分离效率,可为斜管式预脱水器在高含水油田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JD-I型机电脱水器具有电脱水和机械聚结脱水双重功能。该设备结构合理,操作弹性大,不仅可在不送电的情况下产出优质的净化器,而且在超出设计负载72%的条件下,使出油含水小于0.5%,出水含油在200mg/L左右,处理量是新疆油田其它同类设备的2 ̄3倍。  相似文献   

3.
JD-Ⅰ型机电脱水器具有电脱水和机械聚结脱水双重功能。该设备结构合理,操作弹性大,不仅可在不送电的情况下产出优质的净化油,而且在超出设计负荷72%的条件下,使出油含水小于0.5%,出水含油在200mg/L左右,处理量是新疆油田其它同类设备的2~3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为新疆哈得4油田设计的一种强适应性高效分离脱水器。该设备具有结构合理、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分离效果好和投资较少等特点。利用这种分离器对含水原油一次处理后,净化原油含水小于1%,污水含油小于1000mg/L,使传统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得到简化。作为关键处理设备,适合哈得4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多种工况的分离脱水要求,取得了理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栋  刘登明等 《河南石油》2002,16(6):55-56,59
介绍了为新疆哈得4油田设计的一种强适应性高效分离脱水器。该设备具有结构合理,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分离效果好和投资较少等特点,利用这种分离器对含水原油一次处理后,净化原油含水小于1%,污水含油小于1000mg/L,使传统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得到简化。作为关键处理设备,适合哈得4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多种工况的分离脱水要求,取得了理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简要论述了仿人智能PID的设计原则和控制规则。结合油田原油脱水工艺过程中界面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仿人智能PID控制提高原油脱水器界面自动控制效果及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7.
胡增生 《河南石油》1995,9(1):47-50
介绍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型油水分离设备的试用情况,认为适用于轻质油污水的除油,先经隔油处理后,再经该装置处理,能耗低,可替代压力溶气浮选工艺,因在容器内进行,避免了有害气体挥发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相似文献   

8.
添加适量破乳剂的含水原油,经亲水介质的聚结作用,使微小水珠变大,借重力而下沉,达到油水分离之目的。这个工艺过程工艺路线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连续,效果显著,操作费用低,适用于小型油田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新型高含水原油静电聚结脱水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该设备在流花11-1油田FPSO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新型高含水原油静电聚结脱水器采用内置专利技术的绝缘电极,利用电场作用加速油水分离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极板间电流增大与短路,可在产液含水高达95%以上的工况下工作。该设备工程样机在流花11-1油田FPSO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新型高含水原油静电聚结脱水器在相同停留时间的脱水效果远远好于现场常规自由水分离器脱后含水16%的生产现状,即使将停留时间缩短至自由水分离器的1/4,其脱后含水均小于8.5%,油水分离效果显著,而且在相同处理量下可使设备体积较常规分离器减小约50%,处理能力提高约50%,可为推动该设备在海上油田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设计及现场经验,介绍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内容和现状,总结了大庆油田已建三元复合驱配注站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转油站计量数据网络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转油站微机系统联网构成计量数据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加快生产指挥反应速度。文中对转油站微机计量系统的现状和分级式计量数据网技术方案及其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以节约投资、方便生产管理为原则,对网络进行长远规划,提出以先导性实验为基础,逐渐进行技术推广的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降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高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降低高浓度聚合物注入压力的研究。室内岩心降压模拟实验表明,在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替1PV后,使后续高浓度聚合物溶液驱替压力降低的幅度在47.86%-67、01%之间,连续注入90PV左右后,注入压力不上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表面活性剂措施可以实现高浓度(2000~2500mg/L)聚合物的连续有效注入。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侧钻小井眼水平井固井施工压力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丽娟  李天群  许长勇 《钻采工艺》2006,29(5):30-31,79
针对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环空间隙比常规井眼和小井眼环空间隙小得多、侧钻水平井尾管内径小,这样造成循环摩阻大,固井施工压力高,固井质量不易保证的实际,开展了注水泥设计,确立了环空压耗与井眼长度的关系及钻井液性能对压耗的影响。通过偏心环空时的压降计算施工压力研究及注替过程的速度、压力分析,开发与应用了侧钻水平井固井施工设计软件。通过两口井的实践,证实了设计的可靠性,地面施工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化学助剂厂动力车间脱盐水站是大庆地区最大的化工用水处理站,处理量为500t/h。该站装有17台过滤罐,24台阴阳离子交换床,2个清水罐,2个脱盐水罐,2套再生酸液配制装置,2套再生碱液配制装置。全部自控设备共有过程检测量和过程控制量500多个。根据脱盐水站的运行特点及控制要求,其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集散控制系统。用2台IPC-610型工业控制机作为上位机,管理控制整个脱盐水站;12台OMRONC200H可编程控制器(PLC)为过程控制器,直接控制离子交换床。上位机与PLC用RS-422通讯线构成工业控制网。由工业PC+PLC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节能住宅设计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从1986年起开始节能住宅研究设计,1992年初见成效。经过实践和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红砖+袋装珍珠岩辅以聚苯板的复合外墙和袋装珍珠岩或憎水珍珠岩保温屋面的30%节能住宅结构体系,从1992~1998年,全矿区共建此体系的住宅楼530多栋,约150多万m~21998年,按照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又设计了承重砼空心砌块+聚苯板的复合外墙、加气砼屋面板、单框双玻塑钢窗的50%节能住宅结构体系,并设计建设了西苑节能住宅示范小区,共49栋住宅,19.43万m~2。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力。强外墙和外窗的保温、加强外窗的气密性、改革通风手段以及提高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供热系统的自控能力、采取供暖计量收费制度,将是大庆油田今后住宅节能设计的两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多变量系统混合加权最小二乘约束稳定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变量混合加权最小二乘(MWLS)稳定预测控制算法具有在线计算量少、闭环系统稳定以及处理存在不可行解的情况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工业控制过程中,许多化工过程都是多变量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研究了MWLS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驱油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28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l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了低界面张力的二元体系,减少了三元复合驱的油水乳化。通过三元配方中加入防垢剂减少甚至防止油层结垢。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少乳化液处理量,彻底清除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地层及井筒结垢现象,在化学剂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三元体系相同的驱油效果。大庆油田一元驱——高浓度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及矿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提高采收率幅度上与三元复合驱的结果完全接近。尤其重要的是,在驱油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高浓聚合物驱经济合理性优于三元复合驱。试验室研究和矿场生产试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高渗透的低温油藏;其中高浓度聚驱更适合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非均质不太严重的油藏;二元复合驱更适合于高、中渗透的中温和低温油藏;活性剂驱更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和比较均匀的中渗透油藏。大庆油田研制的三元、二元、一元驱现场试验证实采收率提高值均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三元复合驱油是国外80年代初出现的化学油新方法,国内于90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所以受到采油界的普遍重视,拟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相似文献   

20.
采油厂数据中心的建立和网络的优化为数据的正规传递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各种数据(地质数据、调度数据、作业数据、电力数据)要加载到数据中心(ORACLE数据库)就需要一个高效、稳定而且易于扩展的数据传递软件。对比原地质数据在VFP环境下利用ODBC数据源加载的种种弊端,从利用数据管道传递的高效性、稳定性、适应性和软件的可移植性等方面阐述了利用数据管道实现的数据传递系统在采油厂数据加载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