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基坑开挖深度为20.8 m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实践,介绍了深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中结合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的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等数据,用以减少基坑及土层的变形,从而保证了基坑的施工安全,对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莫道圣  张银虎  孙峰枫  董鑫  朱锐 《江苏建筑》2023,(2):123-126+139
超深风井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其结构变形问题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依托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风井基坑工程,通过现场监测的研究手段,系统分析了深基坑结构变形特征,明晰了地连墙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指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连墙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均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地连墙水平位移在基坑开挖至第四层时增长最为显著;支撑轴力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开挖至坑底阶段,内支撑的设置对地表变形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基坑周围动荷载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地下水在基坑开挖完成后会逐渐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地区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事故易发的现状,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昆明路站深基坑监测方案,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对基坑的围护体结构定向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墙体变形及钢支撑轴力变化的原因.通过监测分析表明:围护结构随着支撑的架设,水平位移部位下移;钢支撑内力变化不是单调递增,呈现反复变化的现象,底板浇注完成后,基坑变形趋于稳定.昆明路站基坑工程的现场施工监测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某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期间基坑内外位移、沉降、支撑内力、地下水位等监测分析,研究表明: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与内支撑密度密切相关;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三者变化规律相同,可互相验证;基坑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台风降雨对于基坑内支撑的轴力及基坑变形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李宏安  钱新  王岩  吴坤 《市政技术》2013,31(2):71-74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受水文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及施工方法的影响,可能会引起基坑结构、地表及地上临近建/构筑物发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引发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因此,适当的基坑开挖作业方法及有效的变形动态监测对深基坑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以一地铁车站大型深基坑为例,介绍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要点,并根据动态监测数据,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和锚索拉力在土体开挖过程中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为依托,通过现场监测及模拟分析对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支护中的效用进行了研究考察。结果表明,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利用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可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支撑轴力,有利于减小支护结构位移、减小基坑附近地面变形、调整支护结构荷载分布等,从而有利于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及施工效率。通过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对于优化轴力伺服系统设置及操作过程,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世纪大道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给出了该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案,制定了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和监测频率,完成了现场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和时间变化的位移规律。结果表明,围护结构设计及监测方案是合理可行的,钻孔灌注桩+钢管内支撑的支护形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施工。同时也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计算,将获得的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较为一致,研究为兰州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合理设计与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深基坑变形与受力特点,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杭州紫之隧道深基坑进行实测,并探讨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及坑外水位的变化规律。实测分析得出:当基坑的开挖深度增大时,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由原先向坑内的前倾型曲线慢慢变成折线型;钢筋混凝土和钢支撑轴力的实测值小于报警值,说明当基坑开挖深度增加时,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比较保守,而提高轴力的监测频率是加强基坑安全施工的可行手段;地表沉降大小与墙体深层水平位移有较大关系;建筑物的沉降值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沉降值随时间增长呈线性分布;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地下水位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与成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北京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时空效应显著,基坑开挖初期围护结构及地表会发生向上的位移,基坑深层土体开挖会引起较大的桩体位移和土体沉降,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深层土体开挖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及时架设支撑及浇注混凝土底板,减小土体侧向位移及地表沉降,由于基坑施工周期较长,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圳地铁车站开挖邻近建筑物深基坑工程,结合现场基坑开挖与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伺服系统钢支撑进行优化布置,分析表明:开挖过程中的地层损失和应力损失是影响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往往不可逆;越早控制地下连续墙变形贯穿于基坑施工的全过程效果越好;地下连续墙位移控制效果中全伺服第2,3道伺服第3,4道伺服第2道伺服第3道伺服第4道伺服普通钢支撑;伺服系统钢支撑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轴力自动补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开挖支撑体系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厦门梧村隧道明挖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梧村隧道明挖段深基坑施工为例,对施工期间的支护结构自身安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应开展安全监测研究工作。监测内容包括巡视检查、沉降、水平位移、深部位移、地下水位、锚索轴力和爆破振动等。结合场区地质条件和现场施工情况,分别对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监测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引起变形监测成果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新临空面的出现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对支护桩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深基坑采用钻爆法开挖时,需要进一步验证边坡支护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支护桩位移速率过大、边坡滑塌等工程险情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监测成果表明相应的处理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廖超  贺跃光 《福建建筑》2013,(12):51-53
运用FLAC-3D软件模拟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复合支护的开挖过程。采用衬砌(1iner)单元模拟地下连续墙、梁(beam)单元模拟钢支撑,计算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复合支护深基坑的竖向应力分布、竖直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及基底回弹量。计算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复合支护深基坑的竖向应力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和放射式分布特征;及时架设钢支撑对控制基坑竖直位移作用较大;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呈凸肚状,最大值出现在基坑中部,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基底回弹最大值发生在基底中部,与用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4.
狭长型深基坑支撑围护体系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考虑空间效应。本文以上海某狭长型深基坑为例,探讨在确保基坑安全前提下支撑围护体系的优化与深基坑施工策划。首先,介绍了初始围护设计方案及对应的深基坑施工方案;其次,提出在基坑长边中部增加地下连续墙作为中隔墙,形成分坑施工的围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施工策划;随后,对两种支护体系下的工期节点、基坑安全及经济与社会效益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加中隔墙对支撑围护直接成本有所增加,但对于确保基坑安全、强化工程关键路线、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深基坑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滩金融中心深基坑施工中,应用“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钻孔桩隔离墙、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深层搅拌桩、压密注浆、双液注浆的支护方案,并通过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路线和支撑施工方案,加强环境监测,解决和控制了东西区受力不均衡和连续墙的二次变形,成功地保证了周边环境和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站南基坑工程为依托,根据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结合该深基坑工程的开挖围护方案对其进行了包括坡顶竖向及水平位移、围护桩桩身内力及桩体变形、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等内容的监测系统设计,给出了监测信息的反馈程序及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郑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如意湖北站基坑工程,选取5个断面进行现场试验,第2、4道钢支撑施加不同幅度的预加轴力,现场监测了基坑开挖全过程中支撑轴力和地下连续墙墙体的水平位移,分析总结了支撑轴力和地下连续墙墙体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运用ABAQUS建立了基坑开挖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数值分析结果,再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对深基坑支护中的复合土钉墙、新型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桩锚式、桩撑式、双排桩、“桩墙合一”)、逆作法、紧邻建筑物“零占位”基坑支护方法、人工冻结法、联合支护(土钉墙+桩锚、土钉墙+桩撑、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型地下连续墙,包括“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渠式切割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TRD)工法、双轮铣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CSM)工法、加筋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钢管桩连续墙(WSP)工法、挖掘土再利用地下连续墙(CRM)工法、超薄型防水地下连续墙(TRUST)工法、预制地下连续墙、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架围护桩墙;总结了现有深基坑支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情况等,提出了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新型深基坑支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结论可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闽东南沿海广泛分布有滨海相、溺谷相沉积淤泥层,其一般下伏风化不均的花岗岩层,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上软下硬的深基坑工程。但目前对上软下硬深基坑变形规律及其空间效应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以福建某医院综合楼上软下硬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不同阶段不同测点的监测数据,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结构位移、支撑轴力、立柱隆沉、地表沉降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浅层土体开挖时,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当基坑中部淤泥软土层开挖时,则会引起基坑围护结构产生较大的侧移增量,其变形量约占最大侧移量的33%~60%;相较于常规软土基坑,上软下硬的深基坑最大侧移所处位置深度上移,最大侧移量减小,其更接近与常规基坑的下限值;基坑底板的及时施作能有效降低基坑的侧移变形、支撑的轴力、基坑底部的隆起以及对周边管线的影响;该类基坑亦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表现为坑角附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支撑轴力、周围管线及建筑沉降等显著小于基坑中部。  相似文献   

20.
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背景,对施工期间的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墙体沉降、地下水位、钢支撑轴力和立柱隆沉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到基底时,坑壁2/3深度处水平变位最大,达7.57 mm;钢支撑轴力远小于设计值,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可对设计进行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说明车站的施工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坑底最大隆起值为13.8 mm,墙体最大水平变位7.5 mm,地表沉降最大值为-2.4 mm,均远小于警戒值。监测数据及分析表明,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3道支撑的支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