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概况常规岛设备和管道的水蚀和腐蚀问题一直很受重视,因为它与核电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有关。世界各国均有报道,在高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未级动叶、高压缸通往给水加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湿蒸汽管道内,MSR内部构件中,MSR系统中的控制阀和控制阀后管道、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的汽侧和水侧及疏水管道、给水泵和阀门等处发生的水蚀和腐蚀现象,而这种现象总是与液相或汽液二相共存条件下的选材问题密切相连。例如:早期的压水堆机组高压缸排汽管道用碳钢管、在蒸汽湿度较高,蒸汽速度较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镀层对换热面常用的碳钢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晶胞细致的Ni-Zn-P镀层。将得到的Ni-Zn-P试样与碳钢试样、Ni-P试样进行比较。在黏液形成菌菌悬液中进行微生物污垢和腐蚀实验,进而分析3种试样的抗微生物污垢特性和腐蚀特性。利用称重法记录3种试样的污垢沉积变化情况和光电比浊法记录黏液形成菌的生长情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在污垢静置实验后的表面形貌,分析比较实验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试样在黏液形成菌菌悬液中的腐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Ni-Zn-P镀层抗微生物污垢特性和耐腐蚀性稍好于Ni-P镀层,Ni-Zn-P镀层表面微生物污垢附着量相较于Ni-P镀层和碳钢分别减小24.1%和67.7%,Ni-Zn-P镀层表面腐蚀失重量相较于Ni-P镀层和碳钢分别减小5%和84.6%。由于Ni-Zn-P镀层的保护,碳钢表面抗微生物污垢特性和耐腐蚀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熔融氯化盐作为相变储热介质,会经历高频次熔化-凝固循环,对金属管道及容器腐蚀性强。研究碳钢和3种Fe-Cr-Ni合金在恒温(545℃)和循环(熔化-凝固)条件下熔融NaCl-MgCl_2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钢在恒定温度下,表面生成的MgO壳比较致密,可提高耐蚀性;但在循环温度条件下,质量损失量较大。3种Fe-Cr-Ni合金在恒温条件下,因发生电化学反应,腐蚀非常严重;但在循环温度条件下,熔盐中氧分压较高,试样表面氧化膜较完整,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据《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станции》2010年8月号报道,俄罗斯中央锅炉涡轮机研究所的专家对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汽轮机轮盘轮毂或转子轴的湿蒸气浸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汽轮机的湿蒸气级内,除了叶片以外,转子的下列部件也受到浸蚀:面对进汽装置组件的第一级轮盘的轮幅;面对隔板密封的其余各级轮盘的轮幅;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侵蚀腐蚀的机理、湿蒸汽中的侵蚀腐蚀现象和国外汽轮机制造厂的试验研究结果及经验计算公式.最后合核电饱和汽轮机部件提出了防止侵蚀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活塞环在镀铬过程中,内园表面有时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腐蚀现象(图1);在相邻环开口处的端面上亦会出现深浅不一的腐蚀“刻线”(图2)。上述腐蚀现象统称为“内孔腐蚀”。  相似文献   

7.
火电站燃煤锅炉由于飞灰冲蚀磨损而导致爆管的问题一直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用试验研究方法,在温度为250-450℃之间,研究了气流中含CO2气体时对20号碳钢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之前在压缩空气流中做的此类试验结果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加入CO2气流后20号碳钢的磨损规律未变,其相对磨损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同时,由于氧化腐蚀和冲蚀的交互作用,加入CO2气流后20号碳钢的冲蚀磨损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凝汽器冷却管在蒸汽侧发生腐蚀的工作机理,不但民低压缸的高速排汽流和凝汽器的负荷有关,还与冷却管的材质和某些结构有关,也与附加流动的正确排入有关。防止措施的正确实施可以完全杜绝冷却管在凝汽器蒸汽侧的腐蚀。  相似文献   

9.
压力容器腐蚀现象随处可见,本文介绍了主要两种腐蚀: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其中的局部腐蚀又分五种不同的腐蚀现象:点蚀、间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氢腐蚀。例举了酸性气体收集罐案例,对案例中发生腐蚀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综述了目前为止8种有效的防腐措施,为压力容器的防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湿地区建筑底层地表面普遍存在湿积累的现象,从土壤热湿迁移过程和室内热湿环境双效作用的角度对地表面结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获得地面防潮与保温处理前后地表面的温湿度及湿流通量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0%时,地表面极易发生冷凝。当在地面构造下部铺设防潮层时,可有效降低地表面相对湿度,但仍会发生结露,为避免结露现象,可在防水层与地面构造下部之间铺设厚度为140 mm的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脱硫废水的pH进行调节,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不同pH条件下20碳钢、304不锈钢的腐蚀特性,并探究不同pH条件下蒸发脱硫废水时,气态氯挥发量的变化及使用不同pH调质剂对氯挥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脱硫废水pH为9~10时,20碳钢、304不锈钢的均匀腐蚀和缝隙腐蚀较为轻微,氯挥发量较小;Ca(OH)2溶液可以更好地抑制氯挥发,最大程度地实现脱硫废水中盐分的固相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燃煤锅炉中烟气中含有SO_2腐蚀性气体对锅炉尾部烟道常用金属材料20号碳钢冲蚀磨损的影响。在试验台上进行了250~450℃温度范围内,含SO_2的气流对20号碳钢的热态飞灰冲蚀磨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0号碳钢在含SO_2腐蚀性气体中的相对冲蚀磨损量明显大于之前在压缩空气流中的相对冲蚀磨损量,显然由于磨损和腐蚀交互进行,使得金属冲蚀磨损加剧。并且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低温段的影响大于高温段的影响。20号碳钢的热态磨损特性不变,仍然是随温度升高,磨损率先下降而后升高,而临界温度有所提高,为375℃。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Ba(OH)_2·8H2O相变蓄热容器所适合的金属材料,选取20#碳钢、T2紫铜、H62黄铜和304不锈钢这4种金属材料作为测试对象,利用均匀腐蚀全浸试验的失重法,通过搭建试验台,并结合扫描电镜对这4种金属在熔融Ba(OH)_2·8H2O中的腐蚀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最低,与Ba(OH)_2·8H_2O的相容性最好,其次是T2紫铜,相容性最差的是H62黄铜和20#碳钢。  相似文献   

14.
刘炯 《江西能源》2020,(2):63-68
为确保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对以热碱溶液为介质的低压碳钢反应容器定期检验,发现在低质量分数热碱溶液短暂超出温度限定值的工况中,在热碱溶液和拉伸应力共同作用下,在压力容器制造缺陷、形状突变等部位,会产生缺陷被放大和新生缺陷等情形。针对热碱溶液对低压碳钢容器的应力腐蚀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判定此类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模式和失效模式,从而提出此类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选材、优化焊接工艺、增加焊后热处理、避免使用温度超限等预防措施,以及在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应加强对应力腐蚀倾向部位的重点检验。  相似文献   

15.
张亚彬  方智平 《太阳能》2002,(1):14-15,9
利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为无电地区的埋地金属管道实现阴极保护提供电源,是巳前国内外一致认为成功的方法之一,而太阳能供电系统具有无需燃料、无污染、无噪音、少维护的特点,使得金属阴极保护效果更好,寿命更长。一 金属阴极保护的原理和方法1)金属的腐蚀 金属由于受到周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的影响,使金属表面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就叫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过程可以归纳成两大类,即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前者是由于纯粹的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后者是金属在腐蚀过程中伴随有电流产生,该电流通过金属本身,这一般发生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作者所在课题组在Solar Salt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一种低熔点(85.4℃)、高分解温度(612℃)的四元混合熔融盐(Ca(NO3)2、KNO3、Na NO3、Li NO3的质量比为2∶6∶1∶2)。但该熔融盐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未知,为弄清所研制四元混合硝酸盐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规律,采用失重法分别测量5种不同材料(不锈钢201、304、321、316L及碳钢)在不同温度混合硝酸盐中的腐蚀速率。结果发现,混合硝酸盐对不锈钢316L腐蚀性最小,300℃和600℃时腐蚀速率分别为0.003 mm/a和0.20 mm/a,而对碳钢的腐蚀性最大。在此基础上,基于X射线衍射谱图对试验件表面腐蚀成分进行分析,探讨熔盐腐蚀机理,为熔盐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烟气余热利用中换热器低温露点腐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碳纤维换热器。并以碳钢换热器作为对比进行了实验,实验测量了碳纤维、碳钢两种材料换热管的导热系数;利用烟风换热实验监测系统动态模拟火力发电厂锅炉尾部烟道换热器换热过程,在相同工况下实验测试了两种材料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碳纤维换热管导热系数大于碳钢换热管;碳纤维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弱于碳钢换热器,原因是为防止碳纤维换热器渗水,外表面涂敷了一定厚度的树脂材料,导致碳纤维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海上或沿海变压器外壳,长期承受高温高湿的海洋环境影响,以及海水飞溅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从而引发风电场的故障.全球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荷斯韦夫(Homs Rev)在投入运行后不久,部分风机机组的变压器、发电机开始出现技术故障.故障原因较为综合,除了制造问题、安装延迟问题外,离岸的气候条件、空气中盐分侵蚀也被认...  相似文献   

19.
<正> 高速柴油机曲轴轴承的工况是相当恶劣的,最大油膜压力处的载荷高达350MPa,工作表面的滑油温度达160℃。为使轴承不至于因此降低抗失效的能力,在轴瓦表面电镀一层厚约0.025mm的铅锡或铅锡铜来改善轴承性能。但是镀层中的锡将随工作时间的延续而向减摩层扩散,即使在镀层与减摩层之间加入镍栅层来抑制扩散,但也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镀层中的锡含量仍会逐渐减少。久而久之,镀层的抗腐蚀能力、硬度和强度下降,在酸性滑油中镀层表面将出现腐蚀,在轴心运动剧烈变化区域,滑油产生的真空气泡会使局部表面发生气蚀。  相似文献   

20.
合金材料与容器壳体的相容性是影响传热储热系统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用前期开发的Sn-Bi-Zn系传热储热合金,添加In元素进行改性,研究700℃下液态合金对20碳钢、304不锈钢、316不锈钢结构材料的腐蚀作用.实验采用恒温全浸泡腐蚀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EDS光谱仪分析腐蚀前后合金基体和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