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利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晶格内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研究了杂离子类型对脱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离子晶体内原子扩散的空位缺陷理论,获得了掺杂不同半径离子对硫化产物层离子扩散影响的整体规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a~(2+)后的CaO吸收剂脱硫性能最佳,而掺杂Mg~(2+)的效果最差;设计样品中实现了杂离子与Ca~(2+)原子水平的掺混;杂原子掺入引起了CaO相应的晶格畸变,大半径杂离子能增加晶体中的空位点缺陷数量,提高吸收剂脱硫性能,而小半径杂离子则对产物层固态离子扩散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研究了离子注入的能量、剂量、温度等因素与注入后形成的深度、浓度分布的关系,以获得优化的离子注入条件;研究了离子注入后的退火温度、时间、保护层等因素对SiC表面粗糙度、元素分布的影响关系;研究了离子注入后SiC芯片退火时的保护,以防止材料升华等;分析离子注入及高温退火过程中诱生缺陷的形成机理,以获得优化的高温退火条件。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是人们所熟悉的一项工艺技术。所谓“离子注入”就是将某种元素的离子在电场中加速,然后让高速离子打入某种材料的靶片。“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中的应用极其成功和出色,它的优越性远远超出过去的“扩散”工艺。如果有意识地变更注入离子的能量和质量,使注入离子只作用到被轰击表面100A以内的深度。这时,注入离子不但不能打入靶片,反而将靶片材料的原子溅射出来,也就是说“离子注入”变成了“离子溅射”。可想而知,在“离子注入”工艺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离子溅射”的出现。然而,在机加工中,例如表面加工、成形和抛光,“离子溅射”却是一种极有力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机械部北京自动化所和北京仪器厂于1985年研制成功了一台ZLZ-200型离子注入机,并通过了机械部仪表局组织的鉴定离子注入机是生产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它可以准确地控制渗杂剂量的浓度和深度,而且横向扩散很小,在国外已在集成电路生产中普遍使用。七十年代初国际上只有小束流机,七十年代中期已使用中束流机,1978年以后开始发展低能强流机。目前我国中束流半导体注入机刚刚门世,急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 立式催化燃烧漆包机的退火炉,通常采用电加热管辐射法加热,可同时对多根铜导体进行退火。这种退火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退火用不锈钢管置于炉的中央,管口下端用60℃左右的去离子水封闭,利用蒸汽排除不锈钢管内的空气,阻止空气对流,防止管内的铜导体在高温下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磁极线圈通常采用水封式无氧法。退火炉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这种退火炉的密封不很完善,没有做到把磁极线圈与氧气完全隔绝,在加热升温阶段炉膛内仍会有一部分氧气存在,致使退火后的磁极线圈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满足不了线圈表面无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用离子注入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能提高表面硬度,对改善材料耐磨、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收到了显著效果~([1-3])。因为离子注入是一个非平衡过程,不受金属固溶度的限制,可以将所需的元素变成高能离子注入到金属材料的表层,强烈的离子轰击造成高浓度的空位,引起辐射增强扩散,使载能的离子在一系列的动力碰撞下,分布到结晶位错中起钉扎作  相似文献   

8.
橄榄石型LiFePO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LiFePO4的电子电导率极低,Li+扩散速度慢,限制了其实用化,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LiFePO4的晶格中掺杂金属离子,使其产生晶格缺陷,促进Li+扩散,改善晶体内部的导电性能。综述了LiFePO4近几年离子在Li(M1)位和Fe(M2)位掺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预合金粉末  pre-alloyed powder先合金化而后制成的粉末。固相扩散 solid state diffusion固态物质中由于物质或化学位梯度所造成的物质原子宏观迁移过程。合金内氧化 internal oxidization将合金在含氧气氛中加热 ,使氧扩散到合金内部进行选择性氧化 ,而在母体中形成氧化物的一种工艺。单面内氧化 single-face oxidization合金片材进行内氧化处理时 ,主要从一面进行氧化反应的工艺。双面内氧化 double-face oxidization合金片材进行内氧化处理时 ,主要从两面进行氧化反应的工艺。离子注入 ion injection将离子强行注入触头表层的一…  相似文献   

10.
NASICON菱形结构的材料具有三维开放的刚性骨架结构,从这一点上来说,有利于离子在晶格内的迁移.由于这种独特的结构,NASICON型材料被大量研究用作固体电解质和电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和电极活性材料性能的发挥都依赖于离子的扩散动力学,而且新电极材料的开发也需要理解离子的嵌入/脱出机制,因此研究NASICON菱形结构...  相似文献   

11.
静电放电和方波EMP对微电子器件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得到微波低噪声晶体管电磁脉冲的最灵敏端对和最敏感参数以及相关规律和器件的损伤/失效机理和模式,首先采用静电放电人体模型(HBM),针对两类硅晶体三极管(3DG218、3358)进行了静电放电敏感性相关实验,得到该类晶体管的ESD敏感端对是CB结;器件损伤时的灵敏参数是VBRCEO;又采用方波注入法对两晶体管进行实验比较了从CB结反向注入与从EB结反向注入的损伤电压值,发现该类器件的EMP最敏感端对是CB结而非以往人们认为的EB结。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场截止型功率器件的开发,进行了质子在硅中多重注入的关键工艺研究。质子注入后经过400℃的退火激活,在硅衬底中形成了n型掺杂。当注入能量分别为0.5 MeV、0.8 MeV和1.15 MeV时,对应的浓度峰值位置分别集中在6.0μm、11.5μm和19.6μm附近。对注入后的载流子浓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单次注入的杂质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函数。通过对比,发现质子注入后的载流子浓度分布接近英飞凌IGBT的场截止层浓度分布。本研究为下一步确定场截止型器件的工艺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化学锰半导体性质与电池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以直接氧化法生成的初级二氧化锰经过重质化处理后,所研制的化学二氧化锰(CMD)的半导体性质,以及质子在MnO_2晶体内部的扩散速率对MnO_2电池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特征,与初级品相比较,其电子浓度、电子迁移率增大;结合水含量增多;表面OH基团数目减少。在9mol/LKOH溶液中进行放电时,主要是由质子在MnO_2晶格中的扩散来决定MnO_2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正球面上的冷冻结晶目前对晶体有序转变最好的理解是二维冻结,也就是当温度降低到临界值以下时,通过快速根除晶格缺陷来进行冻结。但是,聚集在封闭表面上的晶体的拓扑结构需要具有最小数量的晶格缺陷,称为向错;而聚集在弯曲表面上的晶体会自发形成额外的晶格缺陷,从而减轻弯曲造成的应力。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结晶过程是如何在球体上进行的,(因为)在最简单的弯曲表面上也不可能消除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扩散引起的应力方面,但有关应力引起的位错对锂电池电极影响目前还鲜有报道。建立了一个球位错模型,进而研究了位错机制对球形纳米颗粒电极中应力变化的影响。由于位错的产生和分布,电极的径向和切向张应力都被减轻了,并且电极中的压应力的大小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研究发现减少的张应力转化成了压应力,然而张应力影响电极裂纹的萌生,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引入位错机制可能会优化电极的扩散应力,从而提高电极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张奎元 《华中电力》1993,(4):99-102
1 前言 经热浸渗铝或固相、气相渗铝所制成的各种铝被复钢,由于钢材表面涂敷一层铝,故具有优良的抗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是一种新型被复材料。其中尤以热浸渗铝钢表面涂层最厚,经扩散退火后,上述性能最佳。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广泛用于不同行业的机械制造和户外设施。在国内,还主要用于火电站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过热器、空气预热器等高温腐蚀及省煤器的磨蚀,以及化肥厂、化工厂的热交换器和有关管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触头材料的成分,以抗熔焊为目的而添加的Nb,Si等耐热金属,由于溶渗时的高温加热、使构成触头座和导电棒的高导电金属材料熔化,会与触头中的Cr起反应而改变了溶渗后触头材料的成分。这正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触头材料的成分,以抗熔焊为目的而添加的Nb、St等耐热金属,由于溶渗时的高温加热,──使构成触头座和导电棒的高导电金属材料熔化,会与触头中的Cr起反应而改变了溶渗后触头材料的成分。这正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概述了采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4H-SiC制备脉冲功率开关反向开关晶体管(RSD)所涉及到的关键工艺。包括选择性刻蚀、选择性掺杂、欧姆电极制备以及台面终端造型等在内的多步主要工艺均与Si基RSD完全不同,采用氟基气体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得到了合适的刻蚀速率、表面粗糙度及形貌,采用多次氮离子注入及高温退火完成选择性掺杂,采用Ni/Ti/Al多层金属配合适当退火温度完成欧姆电极制备,采用机械切割斜角完成台面终端造型,最终得到了合理的器件正反向阻断特性。  相似文献   

20.
张贤明  李川 《变压器》2004,41(11):27-28
1变压器油净化加热系统 变压器油在电气设备中主要起到绝缘、冷却散热和熄灭电弧的作用.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1].变压器油是由各种烃类组成的,在运行中受温度、空气、电场等的影响,是要逐渐劣化的.如遇高温过热等设备故障,会加速油质的老化;即使是新油,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被污染,混入杂质和水分,因此油在注入变压器以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2].为了对变压器油进行深度脱水脱气,在油净化过程中通常要求对油液进行加热升温,以达到油净化的效果.但是过高的油净化温度会使变压器油产生裂变、老化,推荐变压器油处理的温度在50℃~7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