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结合陕西榆林地区地表土质类型多数为砂土,承载力低的特性,针对砂土地基几种常用的加固方法,从加固机理、加固成本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本地区砂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闽江中细砂层为对象,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的小型振动台试验,定性探讨闽江砂土液化特性;同时基于Finn模型,在FLAC3D数值平台上对典型试验过程开展动力时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Finn模型可有效模拟地震动作用下饱和砂土孔压的增长与有效应力的降低,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饱和砂土的液化效应,Finn模型中的关键参数C1、C2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以超孔压比峰值及超孔压比稳定值为指标,通过大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对上述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建议闽江饱和砂土液化Finn模型的关键参数取值为C1=1.30、C2=0.31。饱和砂土激振过程中呈现出轻微剪胀趋势,大致与液化现象同步出现。 相似文献
4.
饱和砂土地基液化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饱和砂土地基试验是研究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性能振动台试验的先导和必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简易单向专用振动台和大型叠层剪切变形模型箱完成了两个饱和砂土地基模型的三次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模型箱的性能和模型地基内部的均匀性。通过量测振动过程中砂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得到了饱和砂土地基液化规律以及振动加密对其抗液化能力的影响。同时,探索了饱和砂土地基液化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技术,如饱和砂土模型地基设计与制备、传感器布置、试验加载方案确定等,为今后开展此类试验提供一般的研究思路,并且为后续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台试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灌浆加固液化砂土地基的动力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饱和松砂地基在地震等周期性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而松砂边坡在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易发生“静态”液化,这些都易造成路基沉陷、滑坡、地下管道及隧道的上浮等与液化相关的工程灾害。相对传统的地基加固技术,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是利用一项微生物成矿学的最新进展,即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结晶技术,通过向松散砂土地基中低压传输微生物细胞以及营养盐,最终在砂土孔隙中快速析出碳酸钙胶凝结晶,改善地基力学性能。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具有扰动小、工期短、加固效果明显和低耗能等优势,是目前地基加固研究的前沿问题。通过标准动三轴及振动台试验来检测微生物灌浆是否能够用于液化地基加固。首先,概要介绍了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发展水平,给出了适用于液化砂土地基加固的微生物灌浆方法。其次,通过标准动三轴及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微生物灌浆加固液化砂土的抗液化性能,以及其它动力性能,并与传统的液化地基加固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灌浆加固砂柱及模型地基的抗液化性能显著提高。可以说,微生物灌浆技术在液化砂土地基加固方面具有潜在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砂土液化机理和碎石桩加固机理,并对碎石桩加固砂土液化地基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数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建筑物性质、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对某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加固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采用水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以消除可液化细砂层的液化性,提高地基承载力.通过现场测试,表明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饱和松散的砂土在机器振动力、车辆荷载、地震力或其他动力的反复作用下,易发生液化,使地基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引起工程结构的破坏.文章在详细阐述碎石桩加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碎石桩加固液化砂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地区一处联合办公楼液化砂土地基强夯法处理的事例,阐述了强夯法处理液化砂土地基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及其应用发展前景,并根据试验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管桩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管桩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内力反应的主要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管桩结构体系的加速度峰值反应在高度上呈“K”型分布,位移反应沿高度呈“S”型分布,在桩身距离桩顶5~6倍桩径处弯矩最大.本试验为管桩的抗震研究提供了试验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软土桩基础的沉降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其长期沉降计算一直困扰着广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笔者基于Burgers模型,建立了桩身和桩端的黏-弹性荷载传递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考虑群桩效应,建立了桩-土-承台变形耦合的软土桩基长期沉降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CLPS。该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多层软土桩基的长期沉降,而且适用于刚性承台和柔性承台桩基的长期沉降。使用该方法对2处软土桩基进行了长期沉降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两者最大相差不超过18.8%,最小仅为4.6%;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两者最大相差不超过6.7%,且该方法计算效率远高于有限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长桩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土时的基础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设计实践中 ,长桩持力层下面常遇到软弱下卧层 ,为了保证所设计的长桩安全有效 ,关键是软弱下卧层土的沉降量的计算 ,而按规范JGJ94— 94方法计算往往偏大。采用文中根据多年工程实践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沉降计算 ,结果与实际沉降较吻合 ,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简化的Mesri蠕变模型参数简单 ,所需的三个参数可通过常规的三轴流变试验获得。本文采用该模型描述桩底土的蠕变行为 ,用桩的Mindlin附加应力公式计算桩基桩端平面下的附加应力 ,建立了一套计算桩基工后沉降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同时对相应桩基的工后沉降进行了现场长期监测。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可用于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铰桩-人工土复合地基,并分别对刚性地基-框架结构体系模型及铰桩-人工土复合地基-框架结构体系模型进行了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在铰桩-人工土地基-框架结构体系的模型试验中,采用了木屑土以及层状剪切土箱模拟实际场地的人工土,用两端带铰的桩模拟产生端塑性铰的桩,并在振动台上输入ElCentro波。试验结果表明,其地震反应较之刚性地基-框架结构体系有很大变化。在铰桩-人工土复合地基上,框架结构各层加速度、层间剪力明显减小,自振周期增大,特别是阻尼有很大的提高,说明此复合地基有明显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