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浓度,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催渗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渗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可使渗层深度提高约25%,硫化物层牢固,表面硬度增高且渗层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2.
张翔  张俊 《表面技术》2004,33(2):40-42
对1Cr18Ni12Mo2Ti奥氏体不锈钢在稀土催渗条件下进行了加与未加辅助铁板的离子硫氮共渗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稀土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在与辅助铁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奥氏体不锈钢的氮化温度降低60℃,减小了零件的变形;在相同的共渗温度条件下,可使氮化层深度比离子硫氮碳共渗增加30%以上,比未加辅助铁板的稀土离子硫氮碳增加10%.且稀土元素可渗入钢表层,细化渗层组织,促进氮碳化合物弥散细小析出,提高渗层硬度.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的激光工艺参数条件下,对经调质,离子渗N、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的42CrMo钢进行相变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离子NC共渗和稀土催渗NC共渗渗速度快,渗层深度大,渗层和钢表面的碳浓度高,使Ms点降低,增加了复合处理的硬化层深度,提高了硬化层的硬度,硬化层组织不高于其它复合处理,在滑动磨粒磨损条件下,其耐磨性比其它复合处理的更好。  相似文献   

4.
球铁曲轴稀土催化气体氮碳共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对球铁曲轴气体氮碳共渗工艺及渗层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共渗时间可缩短30%;稀土催渗后,渗层硬度梯度趋向平缓.应用效果表明:稀土催渗的球铁曲轴使用寿命提高10%。  相似文献   

5.
钢中稀土对化学热处理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钢中稀土对离子氮化、离子硫氮碳共渗及气体渗碳的影响,提出了钢中稀土促渗的“气团-通道”模型。指出稀土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来加速氮、碳的扩散与氮、碳化物的形成。因此,钢中稀土具有显著的促渗作用,并提高渗层硬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CrB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离子SNC共渗和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三种工艺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工艺可有效地提高2CrB钢共渗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稀土元素的加入有利于γ′相的形成,减小ε相;明显地细化渗层组织;促进复合型(FeCr)_3(N,C)_2化合物弥散细小析出,弥散强化效果明显.2CrB鼓风机叶片经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后,能够保证整个叶面的硬度HV_5≥800,渗层深度δ>0.25mm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稀土在离子氮碳共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俄歇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及稀土加入量、共渗时间对渗层厚度、硬度及渗层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对离子氮碳共渗过程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尤其是一些难渗氮的奥氏体不锈钢。在给定条件下,稀土的催渗效果有一最佳含量。稀土对渗层相组成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稀土在离子氮碳共渗中的作用及对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利捷  张翔 《表面技术》1996,25(2):15-18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磨损对比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稀土加入量对渗层厚度、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催渗机理。研究表明:稀土对离子氮碳共渗有明显的加速作用,且存在一最佳值;共渗层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氩离子对35CrMo钢离子硫氮在碳共渗层进行了阴极溅射,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电子探针氮碳硫分布,分析了阴极溅射对离子硫碳共渗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溅使共渗层中ε相和γ′相减少,白亮层呈典型粒状晶形貌,沿渗层深度氮碳的分布变化,峰值下降,次表层氮碳含量增加,离子硫氮碳共渗与阴极溅射良好的匹配,可使共渗硬化效果显著,渗层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钟厉  门昕皓  周富佳  韩西 《表面技术》2020,49(3):162-170
目的探索38CrMoAl喷丸预处理与稀土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新工艺的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优处理工艺,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测定渗氮后各试样的表面硬度及渗层厚度,观察其金相组织,利用SEM和能谱分析研究每组试样渗氮层的性能及产生原因。结果 38CrMoAl钢喷丸预处理与稀土催渗离子多元共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渗氮温度540℃,氨气流量2.0 L/min,保温时间9 h。38CrMoAl钢试样的最大硬度为1221HV,渗层厚度为355μm。38CrMoAl钢试样的金相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喷丸预处理、稀土催渗对等离子多元共渗有促进作用,两者复合工艺的多元共渗作用效果大于单一稀土催渗和等离子多元共渗工艺。38CrMoAl钢试样渗层的能谱检测结果显示,复合处理工艺与单一处理工艺相比,在同一深度渗入的氮、碳、氧元素含量以及渗层深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喷丸预处理与稀土催渗离子多元共渗工艺优于普通多元共渗和稀土多元共渗,喷丸和稀土的复合处理可以显著增强渗层厚度和渗入元素含量,有利于材料表面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对Cr12钢进行了稀土诱导离子溅射渗氮试验,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试样表面渗氮层的硬度与层深,结合XRD衍射仪分析了复合渗氮层的相组成,最后用摩擦试验机检测试样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稀土能够影响Cr12钢离子溅射渗氮效果,且其效果随两者距离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当稀土与Cr12钢试样距离小于25 mm时,试样表面硬度相对普通离子渗氮工艺明显减小,表面摩擦因数及磨损率略差,但其渗氮层深度却明显增加;当两者距离超过25 mm时,稀土诱导效果明显减弱,试样表面的硬度及摩擦因数与普通离子渗氮工艺基本相同,但磨损率明显增大。分析表明,稀土元素能增大试样表面氮离子的吸附能力且为其渗入提供路径优势,当两者距离过大时稀土离子吸附性减弱,诱导效果消失,同时也使试样表面产生晶格缺陷,降低了其表面抗磨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土对45钢低温盐浴渗铬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低温盐浴渗铬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增加渗铬层深度,而且有助于其硬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童进军 《模具制造》2008,8(9):74-76
在煤油渗剂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对Q235钢耐火砖模具进行稀土高浓度渗碳,可使渗速加快,渗层碳浓度增高,层深尤其是过共析+共析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较高且硬度梯度较缓;渗层组织中的碳化物数量增多,且呈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生产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耐火砖模具,使用寿命可比常规气体渗碳处理的模具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4.
实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稀土和硼对硅黄铜组织细化作用较好,锆的作用不明显,0.01%硼细化效果最好,其次为0.03%稀土.测量腐蚀层深度和失重量的对比发现,脱锌层深度与脱锌的严重程度是不一致的,硅黄铜中晶粒越细小,脱锌腐蚀层深度越深,晶粒越粗大,脱锌腐蚀程度越严重,0.004%硼变质的脱锌腐蚀最轻,其次为0.05%稀土变质的脱锌腐蚀.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40Cr钢氮碳共渗渗层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对40Cr钢氮碳共渗渗层的性能及组织,包括渗层深度,硬度,白亮层和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有利于渗层性能的提高和组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稀土元素对T10钢离子渗氮后低温盐浴渗铬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能增加渗铬层深度,有助于提高渗氮层的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17.
稀土对Q345钢渗硼层的影响及其催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渗硼剂中添加氧化铈稀土对Q345钢渗硼层组织和厚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催渗工艺。分析表明:适量地添加氧化铈稀土,可显著改善渗层组织,并能使渗层厚度增加10%以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催渗工艺为:渗硼温度920℃,渗硼时间7h,氧化铈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添加稀土镧对热浸镀渗铝钢渗层的组织和耐H2S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渗层中富铝层增厚。当稀土添加量由0%升至0.3%时,渗层的耐蚀性逐渐提高,当稀土添加量大于0.3%时,渗层的耐蚀性反而逐渐降低。添加0.3%稀土渗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为不加稀土的2.5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进行了三种离子多元共渗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添加稀土、硼对氯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离子轰击化学热处理过程,稀土同样具有活化、催渗的作用。加入稀土提高了离子氮化层的硬度并增加渗层厚度。对渗层表面氮浓度分析表明,以加硼、稀土离子氮化的试样表面氮浓度最高,而以纯氨离子氮化最低。离子探针分析证实了稀土、硼的渗入,并在渗层中形成了浓度梯度,俄歇电子能对材料表面杂质元素如硫、磷的分析表明,稀土促进了试样表面硫、磷的富集,这一方面净化基体的晶界,另一方面聚集在表面的氧、硫、磷在零件承受磨擦负荷的情况下,有润滑、减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镀液中的稀土元素对Ni-P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镀液中的稀土元素对Ni-P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邵光杰,王玉林,沈德久,于金库(燕山大学材料工程系秦皇岛066004)1前言电刷镀Ni-P合金镀层作为设备的局部防护处理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单纯的Ni-P合金镀层还不能满足某些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