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俊峰  孙禔 《湖北电力》2011,35(5):46-48
文章对中国燃煤锅炉的NOx排放现状和最新的环保标准进行了介绍,对包括低NOx燃烧器、OFA、烟气再循环和CCS在内的低NOx燃烧技术、SNCR和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燃煤锅炉的脱硝工艺选择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台山电厂2号锅炉降氮改造为例,总结了锅炉分级燃烧技术以及SCR脱硝工艺的应用对锅炉的降氮效果.通过燃烧器改造,使燃料在炉膛中经历分级燃烧,主燃区形成欠氧的还原气氛,抑制NOx的形成,在烟道后端增设SCR脱硝装置,利用氨气还原烟气中残余NOx,使烟气NOx含量降至50 mg/3以内,满足国家环保指标要求.低氮燃烧器及SCR脱硝装置改造对1 026 t/h亚临界燃煤锅炉具有明显的降氮排放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晨曦  郑迎九  周昊 《中国电力》2016,49(2):164-169
简述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联合脱硝技术原理,针对某电厂5号机组(装机容量130 MW)氮氧化物(NOx)排放超标问题,通过CFD数值模拟,制定了SNCR+SCR烟气联合脱硝工艺。首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将锅炉NOx排放控制在350 mg/m3以下,并且保证SNCR区域较低CO浓度;其次采用SNCR技术,将SCR脱硝装置前NOx质量浓度控制在200 mg/m3以下;最后采用SCR技术,将锅炉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控制在90 mg/m3以下,实现了重点地区NOx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役W型火焰锅炉普遍存在的炉内燃烧温度高、氮氧化物浓度偏高问题,提出了精细化煤种掺配、燃烧优化调整(低NOx燃烧)、SNCR+SCR催化还原技术相结合的全过程NOx控制技术方案,实现了W型火焰锅炉超低排放目标,满足了国家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W型火焰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伯兴  吕华兵 《中国电力》2016,49(2):159-163
燃煤电厂是NOx生成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某600 MW燃煤锅炉面临的NOx排放浓度高、脱硝装置投入率低和SCR装置NOx浓度分布均匀差等问题。针对NOx排放浓度高,进行低氮燃烧器改造;针对脱硝装置投入率低,采取燃烧调整和有控制的脱硝低温运行;针对SCR装置NOx浓度分布均匀差,进行脱硝AIG氨喷射系统优化调整。通过调整与改造将锅炉NOx排放浓度由450~650 mg/m3降低到280 mg/m3,脱硝装置投入率由55%提高到99.5%,提高了SCR装置NOx浓度分布均匀性和3%的脱硝效率,实践证明有控制的脱硝低温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锅炉烟气脱硝方案选择及其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主流脱硝技术包括低NOx燃烧(LNB)、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SNCR/SCR混合法等。针对具体脱硝项目,将经济学分析模型应用于脱硝技术的经济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总结出各脱硝工艺之间的技术差异和经济性差异。分析表明,LNB工艺投资和维护费用较低,对锅炉和煤种适应性强,为控制NOx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7.
燃烧调整降低锅炉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于现今已采用低NOx燃烧技术的电站锅炉,燃烧调整是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某电厂1025t/h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研究,分析了电站锅炉运行参数对NOx排放量的影响,确定了锅炉低NOx运行方式,为锅炉的低NOx运行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600MW机组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器进行CFD数值计算,探讨了低氮燃烧改造的机理,模拟得到了其改造后的流场、NO浓度场、O2浓度场等。锅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氮燃烧器改造后SCR入口NOx浓度比改造前降低了53.57%,锅炉效率比改造前略有提高,数值模拟对NOx生成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低氮燃烧器改造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低NO_x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与锅炉容量的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锅炉容量特性以及低NOx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煤粉气流燃尽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低NOx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与锅炉容量的匹配性,以及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应用于中小容量锅炉的可行性及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包括SOFA措施在内的深度低NOx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与600MW等级以上的大容量机组锅炉匹配较好,而在300MW等级以下容量机组锅炉上应用需要解决低NOx空气分级技术对煤粉燃尽过程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某电厂一期2×600 MW机组锅炉进行脱硝改造.根据锅炉实际情况,选用低氮燃烧器LNB+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改造方案,即首先利用低氮燃烧器将NOx排放浓度由600 mg/m3降低到300 mg/m3左右,再通过SCR装置将NOx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至100 mg/m3以下.脱硝改造后全年Nx排放量减少了13718t.同时,分析了低氮燃烧改造对炉内燃烧的影响,以及SCR反应器改造对空气预热器、静电除尘器、引风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侯剑雄  刘洋 《广西电力》2014,37(6):83-86
提高SCR投入率,降低SCR入口NOx排放浓度,使锅炉NOx排放满足小于100 mg/m3的最新国家环保要求。通过分析影响金湾电厂锅炉NOx排放的主要因素,制定了降低喷氨温度运行,锅炉降NOx燃烧调整,燃煤掺烧和减少省煤器吹灰次数等调整措施。调整措施实施后,SCR连续喷氨负荷由450 MW降至300 MW,脱硝投入率达90%,锅炉NOx排放月平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分别小于100 mg/m3和300 mg/m3,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2.
林鹏云  罗永浩 《上海电力》2005,18(5):452-455
结合当前国际上燃煤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介绍了空气分段燃烧和气体再燃技术降低NOx排放的原理。对某电厂300MW机组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了空气分段低NOx燃烧系统改造,NOx减排效果达42%;对某电厂50MW燃煤锅炉进行石油气再燃实炉改造示范,NOx减排效果可达61%,证实了这两种技术对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燃气轮机NO_x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降低电站燃气轮机NOx排放的主要技术,对注水/蒸汽、干式低NOx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3种控制NOx排放技术进行讨论,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认为,干式低NOx燃烧技术(DLN)是目前燃用天然气的燃机应优先采用的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但是干式低NOx燃烧器面临燃烧不稳定的困扰,燃烧稳定的区间很窄,采用该技术后燃机的调峰范围变小。  相似文献   

14.
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技术的运行费用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昌 《中国电力》2011,44(7):49-52
将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所造成的各种锅炉热损失视之为该技术的运行费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与烟气脱硝设备的运行费用的比较,提出了空气分级技术的临界分级热损失等概念,从基础理论与运行费用两方面阐述了合理选择空气分级深度的重要性及其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与烟气脱硝设备相比,已不再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势,在考虑锅炉NOx减排方案时,应以临界分级热损失为依据,对空气分级技术、烟气脱硝设备以及两者结合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切忌过分追求空气分级深度,或强求采用烟气脱销技术。机组投产后,应围绕NOx减排进行空气分级深度专项调整试验,求得最佳空气分级深度值以指导锅炉运行,使锅炉NOx减排的运行总费用达到最低,并为后续的进一步NOx减排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锅炉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机理,针对国产锅炉结构特点和节能减能的要求,采用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对燃烧器进行改造,测试数据表明节能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低NOx改造方案中煤粉再燃风喷口位置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某热电公司410 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基于CFD软件平台,采用常规煤粉做再燃燃料,在额定负荷下分别对原有方案和4种不同再燃风喷口位置的改造方案的炉内燃烧及污染物生成进行数值模拟,选择出最优方案实施改造。结果表明,再燃改造燃烧器区间增大,燃烧器区域容积热负荷qv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炉膛最高温度,从而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主燃区低氧燃烧可以抑制NOx的生成,使得进入再燃区具有较低的NOx浓度,还原效果更好。再燃风喷口位置越低,受主燃区的干扰越大,还原效果差;再燃风喷口位置越高,停留时间短,还原效果也差,同时炉膛出口烟温越高,飞灰含碳量也越高;选择合适的再燃风喷口位置,可以取得较好的还原效果。通过采用主燃区低氧燃烧,选择合适的再燃风喷口位置,以及燃尽风的作用,使得改造脱硝率达到47.66%,而且锅炉各参数运行稳定,同时锅炉热效率也略有增加,因此对于灰分较低的易燃尽烟煤来说,实施常规煤粉再燃改造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工程实践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六角切圆燃烧褐煤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NOx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670t/h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NOx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NOx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级送风和水平浓淡燃烧相结合,NOx排放浓度下降了23%以上,达388.3mg/m^3,而锅炉效率有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