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祥玖  郎亚琴 《酿酒》1993,(3):17-19
木蕃干淀粉含量高,用做酒精原料出酒率高,是制造酒精的好原料,但木蕃干生产酒精杂质含量较高。木蕃干含蛋白质少,发酵过程中产生很多杂醇油,这些杂醇油在精馏塔内不易提出,塔内杂醇油含量高,影响生产操作,影响酒精质量。本文仅就木蕃干原料生产酒精杂醇油的生成及提取提出几点认识: 一对木薯干原料生产酒精产生杂醇油的认识杂醇油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和酒精、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的。杂醇油的生成与原料品种、生产用菌种、生产工艺等诸多因素有关,原料在诸多因素中是主要因素之一。首先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相似文献   

3.
生木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料水比、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是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4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出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为30u/g原料,料水比为1:4.5,酵母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d;发酵生淀粉,发酵成熟醪酒分为7.04%(V/V),发酵率为78.38%。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B淀粉为原料,优化其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的工艺及后续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提高其利用价值。首先对小麦B淀粉基本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其次使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组成复合酶对小麦B淀粉进行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详细考察复合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对还原糖得率影响,对以上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获得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利用酿酒酵母发酵所得酶解糖液生产酒精。结果表明,小麦B淀粉中淀粉含量85.61%,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都达到2%左右,戊聚糖含量接近5%,通过正交优化确定酶解产糖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4 mL,料液比1:25 g/m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 h,pH5.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到94.6%。利用酵母发酵产酒精,最终酒精浓度达到12.76 g/L,酒精原料得率为31.90%。本研究为小麦B淀粉制备酒精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盾叶薯蓣发酵生产酒精的液化、糖化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最优条件为糖化时间40 min,接种量0.05%(w/w),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60 h,盾叶薯蓣的淀粉利用率为97%,淀粉出酒精率为53.5%,最终酒精度为7.8%Vol.利用盾叶薯蓣中的淀粉发酵生产酒精是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老白干酒发酵过程进行的动态分析发现,对于不同月份入池酒醅在发酵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酒醅pH值、酸度、品温、氨态氮存在规律性变化;5月份的入池酒醅生成酒精速度快,出池时酒精含量比4月份的高3.71%;5月份的入池酒醅淀粉利用率高,出池淀粉低于4月份的;发酵进行2d、4d和8d时物质代谢活跃,该阶段为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在发酵过程中甘油的变化情况,发现甘油的含量随发酵时间而升高,且达到一定峰值后会略有降低,逐渐趋于稳定。还发现甘油含量的多少与酵母接种量有直接关系。通过样品结果测定比较发现,本公司啤酒中甘油含量略高于其他公司啤酒样品。通过品评,感官评价其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对酒精生产酵母的甘油生成关系进行比较,以期获取甘油生成的共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高粱为原料,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高粱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将高粱进行自然发酵0~15 d,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高粱的保水力、溶解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的糊化、老化回生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淀粉的保水力、溶解度小幅度的增加,而透明度呈降低趋势;自然发酵使高粱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在不同发酵时间条件下,发酵淀粉的糊化温度较未发酵淀粉最高降低了0.64℃,而糊化焓最高增加34.42 J.g-1;淀粉的回生值与最终黏度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发酵第6天淀粉的回生值较未发酵淀粉的回生值降低了783 m Pa·s。自然发酵后高粱淀粉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淀粉的老化特性改善,更适宜生产利用淀粉老化特性制得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以高粱为原料,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高粱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将高粱进行自然发酵0~15 d,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高粱的保水力、溶解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的糊化、老化回生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淀粉的保水力、溶解度小幅度的增加,而透明度呈降低趋势;自然发酵使高粱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在不同发酵时间条件下,发酵淀粉的糊化温度较未发酵淀粉最高降低了0.64℃,而糊化焓最高增加34.42 J.g-1;淀粉的回生值与最终黏度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发酵第6天淀粉的回生值较未发酵淀粉的回生值降低了783 m Pa·s。自然发酵后高粱淀粉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淀粉的老化特性改善,更适宜生产利用淀粉老化特性制得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跟踪采取白酒生产整个发酵期的酒醅样品,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分析窖池不同空间位置的酒醅中淀粉、还原糖两个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发酵过程中酒醅的淀粉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发酵前期上层酒醅淀粉含量下降最多;发酵中后期三层酒醅淀粉含量缓慢下降;酒醅中的还原糖含量在发酵前期呈上升趋势,下层酒醅中的还原糖含量增加最多;发酵中后期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吴素萍 《酿酒科技》2007,(11):45-47,50
研究复合酶发酵玉米淀粉生产酒精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玉米淀粉发酵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玉米淀粉粉碎度60目、料水比1:3、酶加量1.5%(玉米淀粉原料)、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1 h、pH4.8,在此条件下发酵酒精度为11.5%vol.  相似文献   

12.
膜过滤酒糟滤液回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陶瓷膜过滤酒精浓醪发酵后产生的酒糟,滤液全部回用进行下一批酒精浓醪发酵。结果表明淀粉利用率和发酵醪酒精度在回用5批后达到动态平衡。酒精发酵的主发酵期来得快,36h巳基本结束。运用数学方法地全回用过程固形物含量进行动态分析,其理论值与实验值近似,固形物含量在第5批基本达到动态平衡,整个过程回用次数较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生淀粉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平 《广西轻工业》2010,26(6):12-14
对生淀粉生产燃料酒精的背景、机理、所用淀粉的种类和淀粉酶的性质进行了综述,对生淀粉酒精发酵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生淀粉酒精发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凡含淀粉的物质均可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原料淀粉含量的高低影响酒精含量的多少;正因为如此,只可用作酒精发酵的原料亦可用作食醋生产的原料。本文根据1979年—1980年间的几十次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5.
酒精发酵生酸损失评估的切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庆  胡晓梅 《酿酒》1995,(3):54-58
酒精发酵生酸损失评估的切磋王福庆,胡晓梅,张晓来(哈尔滨白酒厂,150070)(长春市酿酒总厂,130031)酒精生产发酵过程中,淀粉(糖)或酒精的损失,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生酸损失,残余糖份(淀粉)损失,挥发损失,酵母自耗与发酵副产物造成的损失。它...  相似文献   

16.
以雪莲果为主要原料在20 L发酵罐中进行液态发酵,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过程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实验表明,在酒精生成阶段,当糖含量为16 g/dL,接种量8%,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120 h时产生的酒精浓度最高.醋酸生产优化工艺为:酒精度为10%,醋酸杆菌种龄为54 h,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120 h时,醋酸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大米的特性对方便米饭生产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方便米饭的硬度成正相关关系,与大米浸泡吸水率呈负相关关系,直边淀粉含量也直接影响方便米饭的回生;胶稠度与米饭粘性有正相关关系;碱消值与米饭蒸煮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测定大米品质特性参数,并以此调整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可生产出较高质量的方便米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干红葡萄酒发酵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比重下降及酒精生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比重下降与生成酒精浓度的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发酵液比重随时间变化拟合曲线方程为y比重=-0.0418Ln(t)+1.0859,R2=0.94013;发酵液生成的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拟合曲线方程为y酒精=-0.1352t2+2.4702t-2.815,R2=0.9768;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比重下降与生成的酒精浓度之间回归方程为y=1.075974-0.00957x,回归系数为1.075974。当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即只考虑酒精浓度对发酵液比重的影响,生成的酒精浓度增加1%(v/v)对应的比重下降0.00957。  相似文献   

19.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食品中存在的一种致癌物质,该研究以新疆阿瓦提慕萨莱思酒为研究对象,检测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EC含量、尿素含量、酒精体积分数,探究EC的形成与尿素、酒精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发酵结束后EC含量为25.6 μg/L,尿素与酒精含量越高,EC生成速率越快,慕萨莱思酒中EC含量越高,温度对EC的生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液态深层发酵制醋新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液态深层发酵制醋的菌种、通风量、温度、浓度,流加酒精的时机、方法及剩余酒精的浓度与发酵进程的控制等进行试验,寻找最适条件,确定新的液态醋发酵工艺路线。结果表明:采用新的生产醋工艺,发酵30h-32h,能生成总酸8.0g/100mL,58h-62h,能生成总酸11g/100mL;可以减少菌种传代次数,缩短发酵时间,减少酒精挥发量,提高粮食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和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