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龙 《中国食品》2005,(2):8-48
罗勒的英文名称“Bail”是派生于希腊语Baslikon,其词义为“国王”。它中文的名称更多洋紫苏、甜紫苏、巴士力、九层塔、金不换、光明子、零陵香、兰香、香佩兰、香草、毛罗勒、矮慷。罗勒素有“香草之王”之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赋予它极高的评价。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受人崇拜的神圣植物。被广泛种植于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在山丘的向阳坡上繁衍的非常茂盛。  相似文献   

2.
东方神韵--紫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 《中国食品》2005,(3):1-91
国人对紫苏似乎不太熟悉,也许容易将其和罗勒(Basil)相混淆。常有些不甚了解食用香草、而又喜欢做介绍饮食书籍的热心人士.将“罗勒Basil”翻译中文时变成“紫苏”或“洋紫苏”,不经意地误导了可爱的读书人一回。  相似文献   

3.
薄荷之夏     
罗勒、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薄荷都是天然香草,把它们栽种在泥土里或花盆中,每走近它们,就闻到一种好闻香味。按理说,这几种香草都要比我所种的玫瑰、风信子、紫罗兰花容易栽培,然而,不知是气候泥土关系还是自己种植倾注力不够,我总感到在这么多的香草中,还是薄荷最省心,种下后,几乎不用操心,它自己会年年不断生生不息地往上蹿。家里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薄荷,是由数年前邻居送来3株薄荷长成。如今,每年的4~6月里,我都会把它微微发芽的根茎剪成8厘米长短,插在泥土里,也会将肥硕嫩尖摘顶插在  相似文献   

4.
徐龙 《中国食品》2005,(1):4-35
香草,被视为“神圣之草”,罗勒素有“香料之王”之称,在罗勒的原产地印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罗勒有关宗教方面的传说,印度人认为罗勒是蒙受了天神的香气而对其崇敬有加,在印度凡夫俗子是不敢受用的,这就是在印度菜中见不到罗勒的原因,而在地处东南亚的泰国,罗勒便是大众香草了,泰国人不仅把罗勒添加在什锦蔬菜汤中,还加入海鲜咖啡菜中以增添风味,在泰国或东南亚的其它国家则用其叶子来消除体臭,也可作防虫植物。在国内,使用新鲜香草是近10年的事情,以前,制作菜品全都使用干制的香草(香料),现在使用新鲜香草就可以做出用干制香草(香料)无法替代和比拟的风味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罗勒膏?先得介绍一下罗勒:它听起来似为洋人的名字。其实是一种香料,台湾人称其为九层塔(那是由于它的花穗层层如塔);我们多作为药材。有消暑解毒、消食开胃的功效;在烹调中,西洋人使用频繁。日本的岛静代在《森林里的香蕈与皮耶尔先生》一书中说:“我在东京经营一家西餐厅,店里经常推出添加香药草的餐点其中任何菜式都能使用的是罗勒。”把罗勒说成是香药草,很恰当。将罗勒与大蒜一起碾磨成糊状,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加入上等的橄榄油熬炼,做成的便是罗勒膏。  相似文献   

6.
《中国烹饪》2010,(12):18-20
为什么要将分子料理与中餐结合?是要改良过去的烹调方法,选择更优良的烹调方法,而不是要把西餐或分子料理硬加到中餐里来。现在很多人都用罗勒、迷迭香、百里香这些香草、香料,你不要把它想像成西餐的东西,你就想这是一种调料,与中餐的大料、桂皮的属性是一样的。分子料理也一样,你不要想它是西餐的东西,你就把它当做一种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7.
意面鲜滋味     
《中外食品工业》2013,(7):66-68
新鲜的海产、清新的香草,清爽中透着鲜美,是夏天最诱人的滋味!不要再抱怨没有胃口,这样的美味,谁能拒绝?柠檬和香草,是夏日的饮食良伴,有了它们,再挑剔的味蕾也会折服!  相似文献   

8.
香草罗勒     
罗勒是一种味道浓郁的香草,原产于印度,“罗勒”其名为印度语的译音。绿油油的罗勒嫩叶香气扑鼻,只闻其味已经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印度人视罗勒为神圣之物。在法庭上发誓的时候,必须以它为誓,当地人也相信死者胸前必须放上罗勒叶才能进入天堂。  相似文献   

9.
一个朋友推荐了一家意大利餐厅,与她共进晚餐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这里的罗勒酱用的是新鲜的罗勒叶,混合一些刚下市的橄榄冷榨出的果油,用来蘸刚刚烘焙出来的松软面包,这样的搭配真令人词穷啊。"她眨巴着眼睛浅浅一笑。我顿时对自己刚刚匆匆吞下的食物表现出愧疚之情,它们还未经我粗糙的味蕾体悟,就已经在胃液的侵蚀中消失殆尽。多少次我们在哄嚷的餐桌上,将食物匆匆塞入嘴里,甚至忘记了它们的味道和模样。但我依然相信,有些食物因为一点"小东西"就会让你觉得很神秘很特别。如果撕扯一块羊排,肥美多汁就是全部的期待的话,那么这一点点迷迭香的神秘味道,就会丝丝缠绕在小羊排骨肉之间,在唇齿之间留下一些微妙。羊肉的香嫩肥美和迷迭香的清雅显得那么相得益彰,在整个口腔弥漫开来。而就在那个短暂的瞬间,我们甚至去深呼吸,试图将这样的味蕾感受传递到每一个神经。于是,当我们谈及香草的时候。我们谈及的不单是嗅觉和味觉,而是一种极为综合的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陈烨  汪昊图 《上海调味品》2010,(10):130-130
让一颗有历史感的巧克力在舌头上慢慢融化,使之充分与味蕾接触,你尝到的不只有甜味,还有淡淡的酸涩、一些独特的可可口味,甚至会令你联想到牛奶、香草、鲜花、水果、香料或烟草……  相似文献   

11.
香豆素是存在于香豆、车叶草与肉桂等多种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因香味明显.常被添加到一些假的或不纯的香草提取物中.以增加香草气味。但由于香豆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EC指导准则88/388/ECC规定食品中的香豆素限量为2mg/kg。  相似文献   

12.
香草烤时蔬     
《中外食品工业》2012,(7):56-57
炎热的天气让你食欲不振,却又把你的味蕾变得格外挑剔?你是否懒得钻进厨房煎炒烹炸,但又想轻松享受健康美食7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一定要试试这道香草烤时蔬,味道鲜美自不必说,制作起来简单省时,而且,还非常健康!  相似文献   

13.
提起罗勒、迷迭香、百里香这类自远方来的食用香草,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有一种认识上的距离感。除了觉得它们的名字比较好听之外,可能很多人都想当然地把它们和我们最常见的葱姜蒜联系起来。但其实,对比我们的熟到不能再熟的老朋友葱姜蒜来说,外国的这些调料同行们其实还是有相当多不为我们所知道的神奇特点。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下面就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这些极具异域风情的香草使者有何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品工业》1995,(6):27-29
<正> 楔子—香草的故事早在四百多年前,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发现了香草香料(Vanilla),而从此以后,香草香料便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香料之—。香草香料来自一种兰花的果实,其独特的香味需要以熟化过程酝生。在引进香草香料的初期,种植者还不能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使香草结果。直到1836  相似文献   

15.
紫苏香气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日本30份紫苏试材的香气成分,通过GC和GC-MS分析,将紫苏成分含量大于1%17种物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PA、EK、PP、PAPK、MY五种精油系统,日本爱知县西山渍物公司及中大连的皱紫苏的香味与色泽最佳。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用该结果不仅可区分不同香气的紫苏品种,而且还可它所建立的模式预测未知紫苏香型。  相似文献   

16.
《美食》2013,(6):26-29
你可能不知道的意大利食材 意大利面、火腿、特级初榨橄榄油、芝士、罗勒……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意大利菜式中最常见、最主要的食材以及配料,而有一些平常较少被人提及的特殊食材,它们在意大利人的心目中同样有着重要地位,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7.
迷迭香之谜     
一盆清水一缕香草,拂去尘埃洗去罪恶,花园、客厅时常能看到迷迭香的身影,不知道人们在种植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它净化驱魔的含义呢?厨房里,一碟美食几叶香草,迷迭香以其辛辣、微苦而有茶香清新的味道拉开美食盛宴。迷迭香的普遍象征意义在烹饪中更是淋漓尽致,它适合与各种食材相配,尤其是适合烹饪各类肉类食材。和罗勒一样,迷迭香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香草,它略带苦味的清香,与羊肉、猪肉、土豆、红萝卜、炖煨菜、腌料鱼、禽肉和面包都合味。肉类与香草的搭配,一合便不可分。如果没有迷迭香弹压,是镇不住肉类的腥味的。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拼内力,正负相抵之后所有的味道都汇集成为一股独特的浓香。迷迭香与肉类食材相搭去除腥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原  相似文献   

18.
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但易氧化不耐贮藏。以紫苏油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空气和水分含量对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光照、空气和高水分均可促进紫苏油氧化,在贮藏中控制紫苏油水分含量0.10%以下,在25℃以下的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密封贮藏。  相似文献   

19.
罗葳  吴易玲 《美食》2014,(8):86-91
<正>夏天来了,大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因而会吃更多的新鲜水果。但有时候因为水果买了太多,有的受挤压摔坏了,难免会吃不完而浪费。如果这些"残次"水果可以被好好利用,你愿意将它们变废为宝吗?这个夏天,做一个懂得环保、制造美味的人,你的钱包和味蕾都将会感谢你!  相似文献   

20.
香草胡椒味鸡腿排是在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添加了香草粉和黑胡椒碎。试验以鸡腿排通过添加香草粉和黑胡椒碎,研究不同配比对鸡腿排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香草粉用罗勒粉与迷迭香以7∶3的比例混合,50目黑胡椒碎和30目黑胡椒碎以3∶2的比例混合使用时,产品风味浓郁,口感鲜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