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办学方向、育人根本,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观是立足于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立足于社会现实、来源于实践基础而形成的创新性思想。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刻的时代价值,为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提供顶层设计,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新时代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困境。指出了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公共理性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要求上的耦合关系,从高校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培育的视域思考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对当今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互联网是势在必行。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它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效率,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积极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智慧教育引领下,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授课方式,探讨微课程、直播课堂、雨课堂等创新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智慧教育与思政课结合的创新理念推广不充分;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水平不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资源结合不紧密。从而探讨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路径:树立正确的信息时代教学观念;有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思维能力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法及育人成效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与运用五大思维能力,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谋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局;创新思维能力,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活力;底线思维能力,划定高校思政教育红线;辩证思维能力,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矛盾;历史思维能力,厘清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乃至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也不免受到科技发展的冲击。在此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入手,从网站的建设、推广和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增强网站吸引力的方式方法,进而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产生促进作用,以新的形式与方法,达到做好思政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疫情常态化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需要正视线上线下教育教学交替进行的新情势,因教育场景虚拟化、教育过程碎片化以及教育背景复杂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从思政教育目标、思政教育内容、思政教育方法和思政教育协同体系等角度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引领下,开启了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的新篇章。建设虚实互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VR场馆教学平台,可以为思政课情境化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提供全新的模式和手段。通过对高校思政课VR场馆教学平台建设的价值、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政课VR场馆教学平台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推进高校思政课VR场馆教学平台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扩宽智慧教育的维度和价值,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涉及角色性自我、能力性自我和对象性自我。当前,高校思政教师现实的职业自我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职业自我概念存有相当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要求的有效实施。因此,需要从上述诸方面探究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的构成问题,从而为高校思政教师建构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创新教育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以期逐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由知识达于智慧的"转识成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要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逻辑出发,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激发其参与社会的动力.从教育者而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挑战。怎样占领高校网络的制高点,传播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文化,是本文将要关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包括大学校园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理性地思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是当今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三条生命线;立足政治性,发展科学性,弘扬人文性,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规律。认真梳理高校思政课上述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引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赋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本文从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期望对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成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国人民永葆底色的精神支柱。红色基因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的需要。分析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以及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打造“互联网+红色基因”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和校园文化方面着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是当今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三条生命线;立足政治性,发展科学性,弘扬人文性,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规律.认真梳理高校思政课上述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歌曲是我国历史发展所形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在大力提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高校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对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具体融入策略,对于红色歌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高校为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丰富思政教育手段、提高思政教育成效而上下求索。文章总结了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从制度、管理、模式及服务四个层面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和主动性的典型经验,旨在为高校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为促进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政建设,首先分析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思政应具备的基础,进而提炼出能够融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法律与法规教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等内容。最后通过设计检索案例、设置课程结构和设计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高校文献检索课程,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晓娟 《商品与质量》2012,(S6):158-159
大类招生已成为当下高校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性人才的趋势和必然选择。大类招生模式给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新思考、新思路、新举措。大类招生体制下的新生思政教育工作与传统模式相比,呈现出多方位的特征变化。要做好大类招生体制下的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熟悉并掌握大一新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是重要前提和基础,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适应大类招生模式,加强新形势下的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做好高校教书育人和文化传承工作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